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卷」拼多多,京東將升級「百億補貼」為一級入口

2023-02-21 16:30

宣佈將「低價」作為今年京東零售的主題后,京東終於有所行動。

36氪獨家獲悉,京東將於3月初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直接對標拼多多,目前已進入商品池選定以及競價系統上線前的衝刺階段。

與此前只在6·18或者雙11等大促期間出現在「京東秒殺」子頻道中不同,這次「百億補貼」將在京東app內擁有一級入口,由以往的「大促」模式變為「日銷」模式。

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此次百億補貼將覆蓋全品類,並不只侷限於3C等京東傳統優勢品類,且自營和POP商家都將參與其中。

據悉,京東將在后台設置全網比價系統,「也會安排採銷實時進行跟價,商品價格一旦高於外網,將實行‘雙倍賠付’」,上述人士告訴36氪。不過,「雙倍賠付」有一定的商品池,並不覆蓋全品類商品。

多位商家都在近期收到了京東採銷的通知,要求其調整產品結構。一位家電POP商家表示,「百億補貼可能會設置差異化商品,與原有的自營和POP店鋪商品做一定區隔。」

早在前兩年,京東就開始「百億補貼」的嘗試,但因為預算有限,且選品侷限——以自營商品或者3c品類為主,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對於此次百億補貼的改版,早在去年雙11前后京東內部就已有討論。有知情人士透露,去年雙11前夕,京東已經開始拿着李佳琦、羅永浩等主播的價格與廠商比價,要求重新拿到最低的報價。但彼時商家反映普遍冷淡,京東得到的反饋並不好。

「立項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一位京東零售的中層告訴36氪,不同部門之間分歧很大。「百億補貼的定價體系會不會衝擊原有自營和POP生態?流量和搜索權重如何分配?GMV和利潤怎麼保證?」都是討論會上爭議的焦點。

上述中層透露,直到上周,這一項目才最終由京東零售CEO辛利軍拍板,並在預算層面不設上限。但該中層也表示,目前內部還暫時沒有確定的GMV目標。

2019年6月,爲了彌補自己在一二線城市高價值用户的不足,拼多多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根據官方説法,其補貼的商品SKU在1萬上下,貢獻的GMV已佔到總GMV的10%左右。

依靠對蘋果、戴森、茅臺等大牌動輒補貼500元的巨大優惠,拼多多從天貓和京東手中搶走了大量的用户訂單,獲得了GM爆發的同時,也帶來了平臺美譽度的升級。

早從2021年開始,京東內部就已對此警惕,但直到去年3C品類增長的持續疲軟,內部的焦慮才愈發明顯。去年三季度,京東在3C電子的收入同比僅增長8%。

「百億補貼」獨立頻道的上線,能幫助京東穩住一二線城市的用户,而延伸全品類的覆蓋,或許也能讓京東在「京喜業務」撤退后,重新找到對下沉市場的抓手,「穩住存量,繼續追求新增量」是「百億補貼」應該起到的作用。

作為一家有着傳統零售基因的互聯網公司,京東過去十幾年的立足根本是「成本、效率和體驗」,但在過去幾年這一優勢正在被蠶食。

去年底的內部管理會上,劉強東痛批了一眾高管,並強調「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不要以為掌握了定價權,絲毫不再關注我們的低價優勢,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在這之后,京東零售內部就把2023年的主基調確定為「低價」。

劉強東的洞察無比準確。多位京東零售內部員工反饋,過去兩年,在很多品類上京東的商品價格已經高過天貓,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很多品類上京東的佣金抽成要高於天貓;處於用户體驗的考慮,京東會要求POP商家採用京東物流的服務,這變相提高了商家的履約成本。

一位內部人士還告訴36氪,「拼多多的很多品類並不要求展示好評率,但京東會要求商家的好評率在90%,甚至95%以上,達不到就可能被降權」,這一嚴苛的要求也增加了商家的服務成本。

爲了實現「低價」,在近期的內部管理會上,劉強東反覆強調「要實現自營和POP商家的良性競爭,不能單純追求GMV,誰能做到低價就給誰流量」。爲了降低商家的物流成本,劉強東也表示,「要允許POP商家選擇其他物流服務,不必強制採用京東物流。」

在「百億補貼」之前,關於如何做「低價」,過去幾個月京東已經開始做嘗試。

允許「個人商家開店」就是一個重要信號。之前因為對商品質量和服務的擔憂,京東對個人店的門檻很高,甚至會取締,此次放開也證明了京東做「低價」的決心。根據官方消息,「約60%的類目的個人商家可以享受技術服務費率低至0%,部分類目商家保證金降幅達80%」。

近期,京東的「個人商家」已經迎來入駐高峰,這很大程度豐富了京東三方商品供給。因為運營成本較低,個人店未來也會更多承擔京東零售「低價」俘獲下沉用户的任務,這是劉強東一直以來不想放棄的戰場。

不過對於「百億補貼」能否做大,無論是內部還是商家都相當謹慎。

因為常年利潤微薄,一位內部員工對京東「百億補貼」的預算到底有多大,持懷疑態度。在與商家的對談中,他也表示「大家的反應並不強烈」,這似乎也可以理解。

與拼多多「百億補貼」以經銷商的貨品為主不同,京東「百億補貼」難免要兼顧自營和POP生態的商家。以拼多多補貼最多的兩個品類「蘋果」和「戴森」為例,這兩大品牌均未在拼多多開出官方旗艦店,但在京東和天貓平臺卻均有官方旗艦店。

「拼多多大量補貼經銷商商品,對自身生態的影響並不大,相反還可以收穫一眾高質量用户,但京東做低價補貼,很可能破壞整個生態的定價體系」,上述員工表示。

在去年雙11,因為在京東售賣的商品價格遠低於線下渠道商,五糧液就曾要求暫停與京東的合作。「如果真的實行百億補貼,類似的事情或許還會發生」,一位商家告訴36氪。

無論如何,「低價」已經成為2023京東零售的主線,但決心有多大,執行力有多強,將相當考驗京東的管理層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