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20 19:22
轉自: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徐家匯書院」的建築設計是如何體現中西融匯的?閲讀空間和公共展陳的背后是怎樣的設計與思考?一座本應安靜的圖書館「網紅」后會有壓力嗎,如何做到網紅和常紅?……昨天下午,徐家匯書院的設計師俞挺、徐家匯書院「光盒空間」策劃者黃若谷、徐匯區圖書館館長房芸芳和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吳冠軍教授匯聚徐匯區的「匯講壇」,探討徐家匯書院如何體現「現代性」、徐家匯書院之於上海意義何在?
「徐家匯書院」的建築設計是如何體現中西融匯的?閲讀空間和公共展陳的背后是怎樣的設計與思考?一座本應安靜的圖書館「網紅」后會有壓力嗎,如何做到網紅和常紅?……昨天下午,徐家匯書院的設計師俞挺、徐家匯書院「光盒空間」策劃者黃若谷、徐匯區圖書館館長房芸芳和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吳冠軍教授匯聚徐匯區的「匯講壇」,探討徐家匯書院如何體現「現代性」、徐家匯書院之於上海意義何在?
沐光而生,向光而行。從「徐匯區圖書館」到「徐家匯書院」,這個巨型盒子包裹下的是一個傳統圖書館向全開放複合型圖書館的變革探索之路。
俞挺認為,圖書館的內容是靈魂,把圖書館作為一個內容體置入外殼立面,它就有了靈魂。書院的旁邊是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來自西方的宗教儀式空間,在宗教儀式空間里有一個最重要的建築形式語言叫巴西利卡。「我把巴西利卡作為建築符號提煉出來,同時考慮到徐家匯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發源地,它有一個象徵物:土山灣牌樓。我把巴西利卡放到書院里,再把土山灣牌樓放進巴西利卡空間里,這樣就用建築符號去表達上海的海納百川,也就是中西交融、古今交匯。」因此,呈現給讀者的是,用最先進的機械臂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一個現代人「解釋」過的牌樓。這樣就把技術和文化結合,把西式建築的語言和中式建築當代化的提煉組合在一起,「到這個點上建築就有了靈魂。」書院里還擺放着一張長桌,長桌這是讓讀者可以回憶起讀書時,在圖書館里看到儀式性的長桌,「這個空間就被提煉成對普通人來説對知識信仰的精神性空間,因為我們在柴米油鹽外需要一個讓靈魂得到提煉和昇華的場所。」
至於説到「網紅」,俞挺説,當你遇到一本好書,你在公交車上、在馬路上、在海邊手不釋卷,根本不余有他,這個時候如果再關心別人干擾你的時候,其實你的心也不在書上,「所以我希望每個圖書館都是網紅,都有那麼多人。」
作為徐家匯書院「當家人」的徐匯區圖書館館長房芸芳介紹説,徐家匯書院從過去的圖書館走到了如今的3.0版本,除了傳統的閲讀功能之外,也賦予它更多新的功能,「有很多還在不斷的努力實踐中,我們希望它是一個開放的、親切的、智慧的一個圖書館,所以這里不僅有圖書外借、報刊閲覽、數字資源,也有智能書庫、虛擬圖書館、24小時閲讀、文旅諮詢、海派文創、咖啡茶飲,這些都可以在這個空間里享受到。」至於有為什麼是徐家匯書院而不是徐匯區圖書館的疑問?房芸芳説,書院和圖書館在功能和社會價值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之所以是徐家匯書院是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圖書館,還有文化地標的意義。「徐家匯書院是一個可以對話的圖書館,在書里我們與作者的思想對話,當我們坐在陽臺向外望的時候,和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對話,而當我們參加一些閲讀活動的時候,我們又是人與人在對話,總而言之在這里我們給讀者提供更多的可對話的空間。至於書院是‘網紅’還是‘長紅’,肯定的回答是以閲讀為核心元素,這樣纔是能長長久久。」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袁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