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為何黯然離場

2023-02-17 14:56

轉自: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日,波音公司最后一架747飛機交付阿特拉斯航空,標誌着這一機型半個多世紀生產歷史的結束。至此,波音747的生產數量停留在1574架。同樣作為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的「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也於2021年停產。事實上,這不僅是747和A380的落幕,也是四發寬體客機時代的結束,類似的四發寬體客機A340、伊爾-86、伊爾-96等早已停產。

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為何匆匆離場?

未來什麼機型可能成為航司的新寵?

「空中女王」「空中巨無霸」淡出歷史舞臺

747的生產始於1967年,是世界上第一種雙通道飛機和超大型飛機,曾擁有「空中女王」的美譽,其獨特的機頭隆起設計和上艙載客能力贏得了航司的青睞。可以説在那個時代,747成爲了真正改變世界的飛機,它使得航空公司能夠提供跨洋直飛服務。

2007年,半路殺出的A380接替了747「最大」的位置,無論從體量還是載客量都超過了747,成為全球最大的噴氣式客機,被稱為「空中巨無霸」。A380通常搭載約500名旅客,雙層客艙、寬敞的空間讓其機艙內擁有多樣化的功能分區。

據瞭解,A380項目總投資約250億美元,有數據統計,至少要銷售420架才能實現該項目的收支平衡。然而,A380的實際交付數量卻遠不及空客此前預期的1000架,僅交付了250多架。

雖然曾經舉世矚目的「巨無霸」們已經停止生產,但作為人類歷史上建造的大型民用航空器,它們匯聚了領先的航空航天企業及其全球供應鏈。無論是A380還是747都對全球民航製造業的技術發展有着積極影響,部分創新技術也將被用於后續機型上,為旅客提供更好的飛行體驗。

為什麼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停產

747和A380的停產,並不意味着飛機本身不好,而是市場導向的結果。巨無霸之所以被航司「拋棄」,主要是因為造價昂貴。民航新型智庫專家韓濤認為,本質上是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導致航空製造公司和航空公司都難以「消化」這種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

從技術方面分析,發動機在推力和可靠性相比之前已有很大進步,目前發動機的推力就足以推動雙發寬體客機跨越兩大洋,同時也可以滿足飛機運行的安全性要求。

另一方面,全球航空市場的運輸模式也在不斷變化。A380項目初期,空客預計未來一些重要樞紐航線上的客流量會急劇增加,商業航空可能會轉變成以樞紐航線為中心,再輻射到周邊中小城市的航線模式。因此,空客A380的市場定位為擁有超大客容量、執行超遠程航線的超大型客機,直接連接世界上距離較遠的樞紐航空中心節點。但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全球航空運輸業嚴重萎縮,任務柔性好且航線適應性強的飛機的市場需求量擴大,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的市場空間被壓縮。

顯然,空客這一研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失誤。現階段,超大寬體機賴以存在的「樞紐擺渡式」航空運輸模式,已經不適應目前「點對點」的時代。「國際樞紐機場的航線時刻都是比較飽和的,因此‘點對點’的航線模式也符合航班時刻分流的需求,同樣也更適應旅客多樣的出行選擇。」韓濤説。

其次,這種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的起降噸位和機型尺寸大,對起降機場的要求「苛刻」。A380雙層客艙的佈局導致在上下客時,機場必須提供專業的登機廊橋配合服務,只有現代化水平較高的機場才能夠滿足其起降要求,此外不少機場爲了達到A380起降的條件,還要改造跑道。遇到需要備降的特殊情況,可供A380降落的機場十分有限,多數情況下,它只能選擇返航,這一系列門檻都進一步收窄了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的市場範圍。

什麼樣的機型更受航司青睞

當下,燃油經濟性更好、航程更遠,但是座位無需更多的飛機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此外,用「小飛機」飛大航程也正在成為航空公司的新選擇。

韓濤認為,在航空企業經濟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誰的飛機更省油、運營成本更低,維護保障更便捷,誰就更具備競爭優勢,比如遠程窄體機有望成為許多航司青睞的機型。

目前,能夠承擔洲際航線這樣長距離飛行的飛機已經不再是寬體機的專屬,先進的窄體機也能擔此重任。比如空客的超遠程型飛機A321XLR(Xtra Long Range),航程最高可以達8700公里。

去年,空客A321XLR完成一次13小時15分鍾的超長試飛,這次試飛展現了它執行洲際航線的無限潛能,首飛時就已獲得超過500架訂單。

「又能飛遠距離,還能省錢,這種飛機是航司最喜歡的一類機型。」韓濤解釋道,投用一架飛機的費用,不僅包括飛機本身,還有運營、航材儲備、儲備人員培訓會等,同等情況下如果把寬體機替換為窄體機,將為航司節省一大筆錢。而且窄體機的機票價格還有更大的下降空間,低價機票可以引來更多客流。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聯手研製的CR929,其設計定位就避開了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的彎路。CR929基本型航程為12000公里,標準三艙280座,「這個座級的飛機實際上對標的是現在的寬體機,但不是類似於A380、747這種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飛機制造不能單純地追求‘大’,或者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技術,遠離了市場需求。」

韓濤認為,四發大飛機時代的結束也許會給國產大飛機CR929帶來一些啓發,比如進一步提高飛機設計的靈活性,增加設計延程型版本,解決飛機不經停、直飛的需求;另外,還可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的客艙結構選擇。對於低成本航空公司,可以改為全經濟艙佈局,把280座擴展至更多座位,專門運營熱點城市間的通勤航班;對於客貨兼營航空公司,提供客艙快速改裝成貨艙的版本,及時滿足貨運旺季時的運輸需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