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15 19:52
美國數字媒體巨頭Buzzfeed正在嘗試利用AI生成內容賺錢。
據彭博社2月14日報道,BuzzFeed(BZFD.US)發佈了使用人工智能(AI)作答的測試欄目quizzes。該項目通過AI技術創建面對用户的個性化測驗,並根據用户反應生成個性化的文本內容。
BuzzFeed網站執行董事傑斯·普羅布斯(Jess Probus)表示,雖然BuzzFeed的測試通常是多項選擇題,但人工智能輔助版本讓讀者輸入一個單詞或短語就可以產生更多、更個性化的結果。「有了這個,我們就有能力得到無限多的結果。」
BuzzFeed希望這一策略能創造出更吸引人的小測試,最終提高廣告和訂閲收入。其中一個測試只對BuzzFeed+的訂閲者開放,該服務每月收費2.99美元,訂閲者可享受無廣告內容。
公開資料顯示,BuzzFeed創立於2006年,是美國的一個新聞聚合網站,「病毒式傳播」的小測試是該公司最著名的爆款內容。2021年BuzzFeed通過與一家SPAC公司合併上市。
園藝巨頭Scotts Miracle-Gro(SMG.US)是BuzzFeed的長期廣告商,已決定增加預算來贊助AI測試項目。該公司首席營銷官帕蒂·齊格勒(Patti Ziegler)認為這是「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接觸消費者」的機會。
在Scotts Miracle-Gro贊助的一項與情人節有關的測試活動中,AI機器人會詢問讀者他們在浪漫伴侶身上尋找什麼,包括他們理想中的周末,然后匹配一種植物作為靈魂伴侶。例如,測試顯示一位讀者的「植物靈魂伴侶」是「一株富有想象力和快樂的中國金錢草」,名叫格特魯德。
根據讀者給出的答案,BuzzFeed機器人寫了一段關於讀者和這株植物的故事。故事中出現的語句包括:「他們會悠閒地嘲笑愚蠢的故事,格特魯德完全沉浸其中,她的根高興得發抖!」甚至還有讀者和植物的對話片段:「答應我你不會忘記我,我勇敢的綠葉朋友。」「如果沒有格特魯德,我就迷失了。」
此前,BuzzFeed首席執行官喬納·佩雷蒂 (Jonah Peretti)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提到,今年由AI創造的內容將從研發階段轉變為核心業務的一部分。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突破將會開啟「創造力的新時代」,預計在15年內,人工智能和數據將幫助「創建內容本身、個性化內容和將內容製作成動畫」,而不僅僅是展示已有的部分。
今年1月,Buzzfeed宣佈使用OpenAI公司提供的AI技術來協助創作個性化內容。微軟旗下的OpenAI與谷歌旗下的DeepMind、Meta旗下的FAIR (Facebook AI Research)被認為是全球領先的三大AI實驗室。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自去年11月面世以后火爆全網,也吸引了商界的目光。
宣佈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當天,BuzzFeed股價暴漲近120%,創下上市以來最大漲幅,市值一度達到近3億美元。自2021年12月上市通過SPAC上市后,該公司股價下跌近80%,去年一年股價下跌近40%。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BuzzFeed實現營收1.0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淨虧損2700萬美元。BuzzFeed高管表示,業績虧損主要是由於來自Facebook的流量下降,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廣告商也變得更加謹慎。
爲了實現業務盈利,BuzzFeed去年削減了新聞部門,並計劃將創作者網絡規模擴大一倍。面對企業未來是否將用人工智能取代員工的擔憂,普羅布斯表示,「我們並不認為這是人類的替代品。」據其迴應,BuzzFeed正在將更多員工投入AI項目,以幫助創建新的測試形式。
據報道,近期CNET、《男性雜誌》等媒體都在被迫修正人工智能寫作文章中出現的錯誤。對此,普羅布斯表示,如果沒有經過編輯的審閲,BuzzFeed不會發布AI生成的文章。另外,該公司在內容取向上更偏向娛樂,而非偏嚴肅的新聞報道。
BuzzFeed的員工發現AI只囊括了截至2021年6月的信息,於是他們對測試問題進行了調整。據普羅布斯介紹,雖然AI已經可以根據讀者的輸入內容生成連貫的句子,但目前這些機器人有一項很大的缺陷,沒有人類的協作時它會缺乏幽默感。
截至美東時間2月14日收盤,BuzzFeed股價報1.65美元/股,跌3.51%,總市值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