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早報丨巴菲特大幅砍倉臺積電,加倉蘋果!特斯拉重返200美元

2023-02-15 08:30

編者按:美國通脹連續7個月下降,美聯儲指加息、抑制通脹仍為首要任務;高瓴Q4加倉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中概股;特斯拉逆市飆漲7.5%,歐盟通過禁售燃油汽車議案>>

一、熱點要聞

美國CPI年率連續7個月下降 但下降速度趨於停滯

美國勞工部周二公佈,受汽油和住房成本的提振,美國1月CPI環比上升0.5%,同比上升6.4%,低於去年12月份的6.5%,CPI年率已經連續第七個月降温,但下降步伐開始顯示出趨於停滯的跡象。

美股隔夜表現反覆,納指最終震盪高收0.57%,道指收跌156點。通脹數據加上1月份強勁的就業報告,突顯出儘管美聯儲採取了激進的政策,但經濟和物價仍具有韌性和持久性。

美聯儲地區主席齊發聲 加息、抑制通脹為首要任務

數位美聯儲地區主席就美國經濟前景及美聯儲貨幣政策發表講話,認為美聯儲需要繼續「漸進式」地加息,直到看到通脹出現「令人信服的」降幅。「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加息的時間可能比之前預期的更長。

巴菲特Q4減持臺積電86%持倉 蘋果仍居持倉第一寶座

伯克希爾Q4對蘋果增持33萬股至8.95億股,持倉佔比調整至38.9%,總市值達1163億美元,仍居其持倉第一寶座。Q4伯克希爾減持臺積電5176.8萬股,減持幅度達86%。四季度,伯克希爾還減持雪佛龍238萬股,減持動視暴雪742萬股。

image
伯克希爾Q4持倉前十大重倉股

高瓴HHLR四季度加倉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中概股

高瓴HHLR在去年四季度集中配置中國資產,加倉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中概股,中概股合計持有市值佔比接近70%,四季度繼續增持微軟,較上季度持倉數量提升15%。前五大重倉股為:百濟神州、京東、貝殼、阿里巴巴、唯品會、傳奇生物。

大摩Q4全面增持科技股 小幅調整中概持倉

大摩4季度對微軟、蘋果、亞馬遜均增持超10%的持倉,這三隻股票佔據其持倉市值前三。大摩還對谷歌、Meta Platforms、英偉達等進行增持,其中對特斯拉增持幅度達26%。中概股方面,Q4大摩增持臺積電705萬股,並小幅增持阿里巴巴、攜程網,小幅減持京東、貝殼。

降息預期遭重挫,經濟學家多數預計今年美聯儲不會降息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3月加息25個基點至4.75%-5.00%區間的概率為90.8%,到5月累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74.8%,到6月累計加息75個基點概率為49.7%。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經濟學家(80人中有54人)預計今年美聯儲不會降息。

加息2.png

美聯儲痛失鴿派大將 拜登將任命佈雷納德為首席經濟顧問

據報美國總統拜登預期將在本周宣佈提名美聯儲副主席佈雷納德,擔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任一職。此舉意味着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竭盡全力地抗擊高通脹之際,「二把手」佈雷納德的抽身將造成美聯儲副主席職位空缺。

美銀調查:超6成基金經理稱美股新低未至

美銀針對全球基金經理的最新調查顯示,雖然美股在預期經濟增長強勁和通脹降温的樂觀情緒中不斷走高,但大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漲勢不會持續。其中約66%的受訪者表示美股正處於熊市反彈中,預計還將跌至新低。不過,預計全球經濟將出現衰退的投資者比例從11月77%的峰值降至24%。

特斯拉逆市飆漲超7.5% ,歐盟議會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汽車議案

隔夜大盤波動向下之際,特斯拉逆市飆漲超7.5%,股價重返200美元,市值一夜勁升近500億美元。歐盟議會周二正式通過一項議案,從2035年起在歐盟範圍內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預估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達2964萬輛。

二、隔夜美股

美股周二漲跌不一,盤初三大股指一度拉昇,道指最高漲近80點,納指倒升0.8%,隨后美股表現反覆,三大股指再度轉跌,納指最終震盪高收0.57%,道指收跌156點。特斯拉收高7.51%,英偉達收高5.43%,Palantir大漲21%。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熱點美股:

愛彼迎Q4營收同比增長24% Q1業績指引遠超市場預期

受高於預期的業績指引,愛彼迎盤后一度漲近10%。公司Q4營收為19億美元,同比增長24.2%,超出市場預期的18.6億美元;淨利潤為3.1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500萬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0.48美元,上年同期為0.08美元。

可口可樂Q4營收同比增7% 2023業績展望超市場預期

可口可樂Q4淨營收同比增長7%至101.25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的99.2億美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3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4.14億美元,同比下降16%;Non-GAAP會計準則下的可比每股收益為0.45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傳馬斯克有意收購曼聯,報價料最少逾45億英鎊

據稱,馬斯克正密切關注曼聯收購戰,考慮加入角逐。據報,如馬斯克加入收購,將需在周五(17日)截止前,提出最少45億英鎊(54.7億美元)價格。此外,據悉沙特不少財團亦有意收購,英國首富拉特克利夫旗下化工公司英力士亦已宣佈,正式啟動收購曼聯競標程序。

為削減成本 福特汽車計劃未來三年在歐洲裁員3800人

福特汽車周二表示,由於成本上升以及在將生產轉向電動汽車的過程中需要保持組織更精簡,該公司計劃於未來三年內在歐洲裁減3800個產品開發和管理職位,該公司還表示,裁員是重振歐洲業務所必需採取的措施。

臺積電將向亞利桑那州工廠增資至多35億美元

臺積電周二表示,董事會已批准一項計劃,將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廠的資本增加至多35億美元。去年12月,臺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芯片廠的投資增加了兩倍,至400億美元。該廠於去年底開始建設。該工廠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之一,預計將在2026年生產3納米芯片。

三、港股前瞻

截至周二收盤,恆生指數跌0.24%,報21113.76點;國企指數跌0.48%,紅籌指數漲0.3%。恆生科技指數跌1.01%,蔚來跌3.76%,小鵬汽車跌2.25%,騰訊跌2.07%;香港航天科技大漲14.75%。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熱點港股:

傳小米汽車接近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小米迴應:不予置評

據報小米汽車接近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對此小米方面迴應稱,對此不予置評。公開信息顯示,小米汽車工廠項目位於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2024年首車將在北京經開區下線並實現量產。

中國平安(02318.HK):1月份原保費收入約1397.62億元

中國平安(02318.HK)公佈,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分別約為人民320.82億元、1029.41億元、19.87億元、27.52億元,合計人民幣約1397.62億元。

綠葉製藥(02186):擬折讓約8.25%配售2.12億股 淨籌約7.94億港元

飛天雲動(06610.HK)盈喜:預期年度收入大增68.0%至84.8%

中國財險(02328.HK):1月份原保費收入達611.73億元 同比增長1.2%

量子思維(08050.HK):前三財季淨虧損收窄至1068.2萬港元

有線寬頻(01097.HK):有線電視獲批終止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 明日復牌

貓眼娛樂(01896.HK):與騰訊計算機訂立騰訊營銷推廣框架協議

新百利融資(08439.HK):擬回購不超300萬港元股份

光大證券(06178.HK):2022年淨利跌8.79%至31.78億元

國聯證券(01456.HK):擬7.2億元購買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24.5%股權

復宏漢霖(02696.HK):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HLX02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獲美國FDA受理

長城汽車(02333.HK):2月14日耗資1.26億港元回購1133萬股

中聯重科(01157.HK):2月14日耗資5617.5萬元回購868.9萬股A股

四、債市觀察

短期美債收益率升至今年高點 CPI數據刺激6月升息預期

短期美債收益率周二升至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因上月CPI促使交易員提高對美聯儲的升息預期。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10個基點至4.62%附近,創11月以來最高水平,距離去年觸及的多年高點相差不到20個基點。3年期和5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觸及2023年高位。市場預計,最終的政策利率將達到更高的峰值, 7月合約升至5.27%,與1月中旬時不同,現在交易員認為今年年底前降息25基點的概率並非100%。

小摩知名分析師再度警告:衰退終將到來 敦促投資者轉投債券

摩根大通策略師科拉諾維奇表示,他正在「轉向更具防禦性」的投資組合,其建議投資者淡化今年的股市漲勢,因為「經濟衰退目前尚未計入影響股市。本月,他通過覆蓋政府債券「減持」和略微「增持」,加強了其投資組合模型的風險防禦性,同時降低了其股票、信貸和大宗商品的投資風險。

五、財經預告

美股財報

Roblox | 盤前

渤健公司 | 盤前

Roku | 盤后

Shopify | 盤后

美國雅保 | 盤后

美股新股

Alopexx $ALPX 

Interactive Strength $TRNR 

NFT Gaming $NFTG 

SONDORS  $SODR 

以上就是今天的早報,祝您新的一天投資順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