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項目成果發佈 千年古樂煥發新生

2023-02-13 22:03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為響應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中提到的「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學術指導下,騰訊遊戲開展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項目(以下簡稱「傳統器樂數字化」項目)。日前舉辦的「2022年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國風遊戲論壇」上,騰訊遊戲針對中國傳統器樂數字化保護方向進行了探討和項目分享。

闊別千年,曾侯乙編鍾1:1複製件首次在數字世界中被「敲響」,磅礴的旋律噴湧而出,莊嚴訴説着先秦燦爛的禮樂文明和中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歷史;「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古拙而意味深長的古琴減字譜也在數字世界中記錄歷史遺音,復刻古人指尖與心中的綿長意藴。

在介紹項目成果時,騰訊互娛整合品牌負責人高宇表示:「‘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提出,讓我們積極探索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字化載體的融合,讓互聯網和新媒體等數字化技術和能力,成為保護和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的新手段。騰訊遊戲,基於‘超級數字場景’理念,我們將發揮我們的能力和優勢,助力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

如今,諸多傳統音樂日漸式微,不少珍貴的樂音、樂譜因為缺少系統記錄而消逝,保護工作迫在眉睫。騰訊遊戲計劃以遊戲音頻設計及算法能力,數字化存儲中國珍貴傳統器樂的樂音、樂譜,在音色採集保存、古樂譜研究等方面展開保護和科普工作。

項目第一期重點圍繞編鍾、古琴的標準化模式展開探索。其中,對曾侯乙編鍾1:1複製件的音色採樣,是該複製件面世以來,行業內首次對其進行系統化、高標準、高品質、高精度的數字採樣和還原。

在湖北省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編鍾樂團的支持下,騰訊遊戲NExT Studios音頻團隊製作了完整的編鍾音源,包括64個鍾體正擊和側擊位,總計613條有效單音音源。在國家級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林晨的指導下,對於古琴音色的採樣也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已試錄入49種常用指法技法,產出2996條音源。

爲了讓傳統器樂更好地走進日常,項目在線音樂戰略合作伙伴QQ音樂,創新啟動了「古樂療愈」音樂特別企劃,邀約國樂大師馮滿天領銜,跨界先鋒音樂家朱序芝、3D療愈音樂家秦毅、青年作曲家、鋼琴家常樂等,基於曾侯乙編鍾1:1複製件的音色採樣,進行多元風格的煥新創作,出品「古樂療愈」音樂特輯。

整張專輯計劃在2月15日上線,包含6部作品,9支單曲,涵蓋了編鍾(數字音源)、阮咸、鋼琴、電吉他、電子合成器等多種器樂,有古樂樂音的神妙化境,亦有強烈的華彩、即興的浪漫。希望公眾可以在此聆聽歷史的迴響,在傳統器樂的跨界作品里,感受到中華的哲思與智慧,重獲內心的平靜。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責任編輯:郭韶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