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10 12:24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旭
在延宕多年后,賈躍亭造車進度被業界調侃為「就像某購物平臺的砍一刀,永遠是99.99%」。隨着又一筆融資的到來,其量產交付的「最后一刀」似乎越來越近。
2月10日,法拉第未來(FF)官微發佈消息,稱收到1.35億美元融資承諾中的首付款。在不久前,其宣佈獲得1.35億美元的融資,這筆融資將充分滿足2023年3月實現FF91 Futurist量產里程碑所需資金。在公司按預期收到全部融資后,公司預計將於2023年3月底開始量產可銷售的FF91 Futurist,並在4月底前交付。2月8日,FF還發文表示,已將FF 91 Futurist的最新準量產車運送到中國進行本地測試和驗證。
在跳票多次后,「下周回國」賈躍亭的造車夢或許真的要實現了,而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是湖北黃岡市。
爲了造車,賈躍亭曾走遍中國的大江南北,許下無數承諾。
早在2016年8月,樂視控股曾宣佈要投資近200億元,在浙江德清建設LeSEE生態汽車超級工廠和汽車生態小鎮。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數據顯示,其初期規劃面積就高達4300畝。
2017年和恆大合作后,FF在廣州南沙區註冊成立睿馳汽車,又以3.64億元的價格拍下南沙區的地塊。2021年IPO前,FF又在珠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法法汽車(珠海)有限公司」,當時業界普遍認為FF將落户珠海。
在上述規劃不了了之后,黃岡成為賈躍亭的最新一站。早在2021年11月,就有消息傳出法拉第未來要落户湖北。時任法拉第未來全球合夥人、中國CEO陳雪峰被曝與多位高管曾到訪長江基金管理公司,洽談公司戰略佈局以及中國總部和FF91、FF81、FF71等系列車型的整車研發、生產、銷售、運營等合作事宜。
1月17日,FF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張帶有「回家」字樣的海報,圖中配文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在古黃州創作了這首詞,而古黃州正是如今的黃岡。
1月18日,FF宣佈與湖北省黃岡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黃岡市設立FF中國總部公司,實現中美雙基因、雙主場戰略的落地。選定中國總部的同時,FF將同時保留其位於加州洛杉磯的全球總部。
根據雙方簽訂的《框架協議》,雙方應在投資、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區位、政策等方面貢獻各自的優勢。預計黃岡市政府將積極協助FF在黃岡市進行產業佈局,調配相關資源。同時,黃岡市政府還將為FF在黃岡市的創業項目提供包括但不限於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同日上午,「黃岡政府網」微信公眾號也宣佈,FF中國總部公司將落地黃岡。為加快新能源產業佈局,黃岡市正積極與外資企業法拉第未來接洽合作事宜,雙方已於2022年第三季度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業內人士指出,重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一般會配套宣傳,與FF的協議簽署於去年三季度,黃岡市卻一直諱莫如深。時代財經查閲了1月5日公佈的《黃岡市政府工作報告》,無論是2022年工作回顧還是2023年工作安排,均未提及FF中國總部將落户一事。黃岡市政府官網也從未提到過FF,相關痕跡似乎只存在於公眾號。
更值得注意的是,FF落户黃岡的消息是由「黃岡高新區管委會」公眾號1月18日首發,至今已半月有余,黃岡市多個部門仍表示「不知情」。
2月9日,時代財經撥通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消息不是我們發佈的,也不屬於我們管轄的範疇。」隨后,時代財經分別致電黃岡市委宣傳部以及黃岡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雙方也都表示對於FF落户事宜「不知道,不清楚」。
最終,黃岡市招商服務中心給出了措辭模糊的答覆:「FF落户黃岡一事目前尚未確定,關於是哪個部門牽頭,以及進展如何都不方便告知。最新進展將通過黃岡政府網發佈,感謝關注。」
儘管黃岡與賈躍亭的合作還沒有落地,但資本市場已經給出了強烈的反饋。要知道,2022年10月底,FF就曾因為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收到退市警告。在釋放諸多利好消息后,2月4日FF股價達到1.08美元,這是FF自2022年9月每股股價跌破1美元以來,首次以高於1美元合規線的價格收盤,對於賈躍亭意義巨大。
在業界看來,黃岡之所以選擇做賈躍亭的白衣騎士,或是希望能達到FF復刻蔚來之於合肥,寧德時代之於宜春的作用,以鏈主的身份帶動上下游一大批企業的落地,促進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湖北省是全國汽車產業鏈條最完整、集羣最突出的省份之一。湖北省經信廳數據顯示,2022年全省生產汽車189.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9.3萬輛,同比增長98%。
不過,湖北省汽車產業實力最強的是武漢和襄陽,黃岡的優勢並不十分突出。據湖北省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官微2022年6月發佈的消息稱,應黃岡市經信局邀請,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湖北省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領導和專家一行來到黃岡市出席黃岡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座談會,為地方政府部門做專家諮詢。與會專家直言:黃岡市存在汽車產業鏈不完整,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弱;市場推廣力度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企業生產要素不足,人才引進和融資相對困難等問題。
近年來,黃岡市委市政府為補齊短板,大力開展招商,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黃岡產業園規劃近2000畝土地,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
2021年4月,格羅夫氫能汽車產業園落户黃岡,擬建設氫能汽車整車、氫能電池、制氫基地等,計劃3年內達到年產整車2萬輛、6年內達到8萬輛規模。2022年7月,格羅夫首批5輛氫能重卡交車,實現商業化運營,但和以萬為單位的計劃還相差甚遠,而且並非和消費者關係最密切的乘用車。
在新能源乘用車上,黃岡現有的項目只有星暉新能源,也就是威馬黃岡智能製造基地。2018年,威馬汽車在黃岡投資約202億元,打造了規劃年產能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一期建設已於2020年建成投產,計劃2025年完成整體項目投產。不過,由於銷量慘淡,威馬黃岡工廠的產能大量閒置。
威馬在2019年曾拿下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二名,但如今的威馬過得越發艱難。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威馬銷量不到3萬輛,同比下降33.3%。作為對比,「蔚小理」全員突破10萬輛。
在2022年發出「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的感慨之后,威馬CEO沈暉被曝在2月3日又發出一封內部信。沈暉在信中表示,威馬「正搏鬥在兇險殘酷的角鬥場中」,全體員工都必須有「退一步山崩地裂,進一步力拔山兮」的信念和堅持,面對未來威馬沒有退路,只有推進改革,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沈暉同時表示,未來威馬要積極擁抱合作,開放共贏。2023年,威馬的研發能力與量產能力將全面對外開放,率先打破「同行是冤家」的桎梏與成見,接軌全球汽車生態。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着威馬可能會與其他車企合作,提高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向時代財經表示,黃岡市與FF合作,或許是爲了盤活威馬在當地的資源。
甚至有市場傳聞稱,威馬黃岡工廠將轉讓給其他企業。對此,威馬汽車2月9日迴應時代財經時表示:「發改委目前不允許轉讓生產資質,該消息不實。」
在黃岡當地,威馬工廠「沒活干」或已是公開的祕密。多位曾在威馬黃岡工廠工作的一線員工向時代財經透露:由於缺少訂單,員工只發基本工資,沒有績效。還有員工表示,上班也沒什麼事干,所在的部門從2022年10月就開始放假,他自己在一月份選擇了辭職。
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威馬汽車方面的確認。「(黃岡威馬工廠)目前還在做,但基本沒什麼活。」
威馬難當大任,FF的到來能夠實現黃岡的新能源汽車夢嗎?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早在2017年1月,FF 91就已正式發佈,原定於2018年開啟交付,但此后的連續多次跳票,讓旗下首款車型的量產時間成爲了「薛定諤的貓」。
2018年10月,FF 91首次推迟交付時間,交付時間點被推迟至2019年;
2019年11月,FF在宣傳中表示,「計劃於2020年交付首款超豪華量產車FF 91」,這是第二次跳票;
2021年3月,FF重新定下交付時間:「FF 91計劃在與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簡稱 「PSAC」)合併結束后約12個月交付。」2021年10月,FF表示「保證FF 91於2022年7月按時交付目標的完成」。這是FF 91第三次跳票。
2021年7月,FF 91第四次跳票。FF稱,由於現金短缺和供應鏈問題,不得不將FF 91的交付時間推迟到2022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
第四季度FF 91依然沒能交付,這是第五次,也是黃岡不得不面對的一次跳票。根據FF的規劃,FF 91 Futurist預計將在2023年3月底開始量產,並於4月初下線,4月底之前完成交付。但前提是1.5億至1.7億美元資金及時到位,並及時獲得股東對增加授權股數的批准。換句話説,第六次跳票依然存在可能。
公開資料顯示,FF此次融資完成后累計融資將達到50億美元,但其財務狀況依舊令人擔憂。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FF第三季度的運營虧損為8060萬美元,2021年同期運營虧損為1.86億美元;淨虧損收窄至1.03億美元,2021年同期的淨虧損為3.04億美元。截至9月30日,FF總負債為2.53億美元。
歸根結底,FF還是缺錢。但50億美元去了哪里,和賈躍亭何時回國一樣,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另外,即使成功量產,能有多少消費者買賬,也是未知數。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時代財經表示,並不看好FF91的前景。「賈躍亭佈局新能源車可以説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FF91發佈多年沒能量產,技術或許已經落后,而其他競爭對手早已度過產能爬坡階段並且不斷迭代,FF缺乏競爭力。而且首款車型FF91屬於高端型號,消費者也很難接受一個新品牌賣到高價,註定很難走量。」
FF曾宣稱已收到14000份FF91訂單,但隨着時間推移,訂單不增反減。2022年2月1日,FF公司獨立董事特別委員會經過審查得出結論:FF在業務合併前的聲明中稱,它已收到超過14000份FF91車輛的預訂,這可能具有誤導性,因為其中只有數百份預訂已支付,而其他是未支付的。
截至2022年3月31日,法拉第未來共接到401份支付定金的FF91預訂單。2022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11月17日的預訂單為369份。截至2023年1月15日,FF的預售訂單再次下降至348份。
一邊是僅擁有幾百份訂單的現實,一邊卻又提出了宏大的藍圖。按照2021年1月FF提出的規劃,未來5年,FF的乘用車將包括FF 91系列、FF 81系列和FF 71系列。當時,FF 81預計將於2023年量產上市,FF 71預計將於2024年底量產上市。不過,目前看來都需要延后。
除乘用車外,FF還計劃利用其專有的VPA平臺推出「最后一英里智能運輸車」(SLMD)。FF預計未來銷量將超過40萬輛。
隨着其產品量產落地,其訂單可能會增加。但面對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動輒過萬的單月銷量,賈躍亭和FF,能實現黃岡的夢想嗎?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