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09 21:06
財聯社2月9日訊(記者 王海春)新力控股(02103.HK)走到一個關鍵的叉路口。
市場傳出消息,新力控股債權人近日在一個會議上就相關委任事項進行了表決,債權人選定一家名為Kroll的企業作為該公司的清盤人。
對此,一位接近新力控股方面人士2月9日對記者稱,公司未接到與此相關的信息。該公司另一位人士也表示,「目前並不清楚,如有可公佈的信息,請以公告爲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多家內地房企收到了清盤呈請,新力控股是繼陽光城的境外發債主體嘉世國際收到清盤令后,第二家被頒佈清盤令的房企。
「如果一家公司已經被法院頒佈清盤令,那就意味着其要被清盤了。」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衝表示。
不過,黃立衝補充稱,在部分條件成熟情況下,已被頒佈清盤令房企也可以申請撤銷清盤令。具體情況包括:可通過資產重組、債務重組或資產轉移方式,向債權人償還債務並獲得債權人諒解來避免清盤;引入新的「白武士」並獲得其財務支持;也可以嘗試向更高一級的法院上訴,爭取不被清盤的機會。
對於新力控股而言,黃立衝稱,法院提名了清盤人是法院的決策,並非代表公司的決策,不過如果新力控股無法在停牌前獲得債權人諒解並撤回清盤令,就會被清盤。
據黃立衝介紹,Kroll是一家有名的國家企業挽救機構,也經常擔任清盤官。即便Kroll擔任新力控股清盤人的消息屬實,於新力控股而言,挽救的難度已較高。
事實上,新力控股除面臨被清盤命運外,其還面臨被摘牌風險。
「清盤需要變賣資產,因此可以長達5-10年,除牌只需要18個月。如果一家公司停牌超過18個月,仍無法按照聯交所的要求復牌,就可能被除牌。雖然聯交所也可能延期和豁免,給公司更多的寬限期,但是如果公司被清盤,那麼復牌所需達成的條件顯然已經很難滿足。」 黃立衝補充道。
據悉,新力控股自2021年9月20日下午停牌至今,已停牌16個多月,距離18個月停牌期間已不足2個月。
「倘本公司未能於2023年3月19日前就導致停牌的事項採取補救措施、使聯交所信納其已履行復牌指引及全面遵守上市規則以及恢復股份買賣,則聯交所上市科將建議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取消本公司的上市地位。」新力控股方面曾稱。
新力控股於去年8月接到清盤呈請。該公司2022年8月29日披露,涉及公司一份私募債券(為其他境外融資安排中的一項)的清盤呈請,於2022年8月23日該呈請被提交至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
新力控股未披露是哪筆私募債的投資人提交了清盤呈請。彼時,新力控股續稱,該呈請將損害其價值,公司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其合法權利,尋求通過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清盤呈請。
此后,有關清盤呈請聆訊多次延期,2022年11月新力控股公告稱,法院對該清盤呈請聆訊延期至2022年12月7日,隨后香港高等法院在當日的聆訊會上向新力控股頒佈了清盤令。
在房地產界,新力控股有着地產黑馬之稱,此前一度被稱為江西地產「一哥」。
這家2010年才成立的房企,擴張速度之迅猛曾令業內側目。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在江西南昌起步時僅一個項目,但至2019年5月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時,其已擁有101個住宅項目。
2019年11月,新力控股在聯交所成功上市。然而上市不到兩年時間,該公司便出現了資金問題。
新力控股於2021年9月20日一度引發股價閃崩。當日,新力控股總市值蒸發123億港元,市值僅剩17.85億港元。
2021年9月30日深夜,新力控股公告稱,受宏觀經濟狀況影響,公司面臨不曾預期的流動資金問題,公司未能如約支付兩項境內融資的應付利息,利息合計約3874萬元,因此發生逾期付款。
經營業績方面,該公司的運營數據公告仍停留於2022年10月。該公司披露,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合同銷售金額約31.37億元,其中2022年10月份錄得約4.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