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學期等待孩子再繪五彩生活

2023-02-09 14:11

本報記者 馬丹 陸梓華 王蔚 易蓉

在經歷了較長一個時期時而線下、時而線上教學的不安,在享受了「超長」寒假的悠閒與孤寂后,下周三,滬上中小學生將迎來2023學年春季學期。

連日來,許多學校已經進入了臨開學前的「興奮期」。老師們正在策劃一項項活動,設計一個個妙招,旨在幫助同學們克服對集體生活的「陌生感」,重構對課堂學習的信心,重繪菁菁校園的五彩斑斕。

「心」守護

減輕開學綜合徵

久違學校,久違老師,久違同學。從線上教學重回課堂學習,長久以來只在屏幕上相見的老師和同學,即將在校園里喜相逢,同學們會興奮還是忐忑?上海市少工委聯合市衞健委團委推出了領巾「心」守護活動,圍繞少年兒童開學前的小困擾、小焦慮、小擔憂等,邀請校外輔導員為家長和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截至目前,活動已經推出了超過50條「錦囊妙計」。

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的校外輔導員們説,從寒假到開學,是從一種相對輕松的度假階段進入到緊張的學習階段,相當於要走出原來的舒適區,有焦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面對這種情緒,我們首先要正視它,並接納它;其次,行動纔是打敗焦慮的最好「武器」。調整心態的第一步是收心,建議先從改變不良的作息習慣開始,即便做不到像學期內那樣早起早睡,最大化利用白天時間,但可以戒掉熬夜,將睡眠時間逐漸向上學時的狀態靠攏。第二步是需要逐步地規範每天的學習計劃,從過年比較放松的狀態調整到正常的生活學習狀態,適當地安排娛樂活動。

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的馬銀珠醫師建議,制定計劃可以由易到難來安排。「首先可以統籌一下目前所剩的作業和時間,將作業按難易程度劃分。比如,哪些是需要高強度腦力的,如數學題、物理卷子等;哪些是簡單易完成的,如謄抄的古詩、英文單詞等。一天的精力有限,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大腦在早上時候往往更清醒,適合完成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而下午或傍晚,神經則相對較疲勞,適合完成相對輕松的作業。」

寒假「余額」告急,不僅孩子焦慮,家長也緊張,尤其是當父母不斷催促寫作業時,親子關係也日趨緊張。心理治療師趙雅娟説,正在經歷此類學習生活的孩子會感到難過,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總被父母催促,另一個是個人時間完全被寫作業所侵佔,似乎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了。「邀請父母做作業規劃師,重新制定合理的作業方案,能改善當前面臨的困境。當有效完成作業后,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那麼,曾經的疲憊無力感就會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滿足感和獲得感。」

楊浦區平涼路第三小學為學生們準備了《春季開學家庭教育指南》,5個「時間錦囊」解鎖最長寒假「收心」辦法。關注生活時間,調整作息和飲食;調整勞逸時間,減少娛樂,適當開展複習和預習,創設樂於學習的家庭氛圍;開展「總結時間」覆盤寒假收穫;設定預熱時間,創造儀式感,讓孩子自己設定新學期計劃;創造陪伴時間,增進親子關係,進行心理調適。指南里建議家長,面對孩子可能出現的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緊張焦慮等「開學綜合徵」,不要只對孩子説一句「你要收心啦,馬上開學了」。還可以給予孩子一個温暖的擁抱、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個輕柔的撫摸……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堅強的后盾,會永遠陪伴他們。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適時的心理調適,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家長可引導孩子回憶校園活動、同伴趣事等,喚醒孩子對老師同學、校園生活的想念,讓孩子重新燃起對學校生活的憧憬,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心」啟航

開學多些儀式感

居家生活愜意而輕松,有的孩子不刷牙洗臉直接就上起網課,有的孩子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晚。如何才能找回學習的狀態?多位校外輔導員建議,不妨給開學來點「儀式感」,比如,寒假作業查漏補缺很難進入狀態,可以嘗試通過整理書桌、文具這種儀式來調整心態,給自己「開始學習」的心理暗示,而乾淨整潔的學習環境也有助於更好地投入學習狀態。開學前,孩子們可以和父母一起採購些自己喜歡的文具或書籍,給自己來點新鮮感和期待感,也讓自己有個新的開始。親手整理返校需要的東西,列一個「開學清單」,包括學習資料、作業、學習用品等,都是「喚醒」學習狀態的一種「儀式」。

「趁着假期還有幾天,趕緊約上小夥伴,一起先來個小組活動暖暖身。可以線下一起看電影、踢足球、打籃球、分享好吃的食物,也可以組隊開一個在線視頻會議。或者,不如問問還有誰沒有完成作業,一起來參與‘寒假作業清零行動’,同學們在一起,有了學習的氛圍,難題也會變得容易起來。」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兒少科主治醫師張樺説,如果時間不充裕,無法參加開學前的熱身活動也沒關係。「師生間分別的時間並不那麼久,只要開學后朝夕相處,記憶中熟悉的感覺就會被喚醒。我們可以帶着假期里經歷的有趣的事,通過分享來擁有新的話題。」

寶山區給新學期賦予了一個嶄新定義——「心」啟航,鼓勵全體師生從「心」出發,共同制定班級目標、個人目標。區教育局提出,要在開學之際組織一次「萬名教師走萬家」,發揮中小學全員導師制作用,重點走訪困難學生家庭、有特殊需求學生家庭等,與屬地社區居委、社工組織積極聯繫,形成良好的家校社聯動態勢。兔年的開學典禮要緊緊圍繞「氛圍感」「參與感」「互動性」「教育性」「延伸力」,學校的書記、校長要利用開學典禮上好新學期思政第一課。此外,各校還要發動一次「新學期家長寄語」活動,積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表達出對學校、對孩子的新學期祝願,從而增進家校互動,達到家校協同共育的目的。

「心」放飛

少些迷茫多憧憬

「面對生活的變化,我們感到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一般在兩周之后我們都會慢慢地迴歸正常的軌道。」上海12355心理諮詢師、敬業中學心理老師姚項哲惠寬慰同學們。她建議,爲了儘量弱化這種不適應感,更快地給自己加好油重新出發,同學們不妨試試「五感提升法」,儘快讓自己的心靈得以放飛。

第一,增強適應感。除了調整作息和飲食外,可以利用假期的末尾,給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設立一個緩衝期,比如,提前列出新學期準備清單,或者想想有哪些小愛好仍舊可以保留下來,給即將到來的忙碌學習生活增加一些「調料」,讓自己有所期待。

第二,創造成就感。重回校園,意味着重新回到快節奏生活中去,不能閒適地穿着睡衣上網課,也不能假裝斷網偷偷「放羊」開小差。面臨新學期實打實的考驗,有些學生會緊張感陡增,對於畢業班學生來説,越來越厚的複習資料和越來越近的考試日期,都讓人手足無措。

這時,你不妨試試按照日程規劃,將「大任務」拆解成數個小任務,分散到日常,你會忽然發現,原來,我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如果你覺得「新學期背誦800個單詞」聽上去有點艱鉅,那麼試着想想「我一天背3個單詞,一個學期不到就能完成」,是不是就感覺好多了!隨着每天小任務的達成,你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了。都説萬事開頭難,所以,想辦法給這個開頭增加一些令人愉悦的元素吧!比如,整理一下書桌,擺上一盆小盆栽,或者添置一些新的文具用品。本周末是寒假最后一個雙休日,如果還有一些特別想完成的假期小心願沒有完成,比如看某個展覽,或者做完一個手工,那就去完成它,然后安心和假期告別。

第三,提高存在感。站在一年的開始,其實有很多的迷茫和不確定。面對類似有點自我迷失的情況,可以通過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通過深呼吸或者練習正念冥想等方式進行自我調節,還可以通過對當下的投入來提高存在感和確定感。

第四,培養希望感。人們之所以非常捨不得假期,是因為覺得下一個假期還在遠處。不妨多一些憧憬,清明小長假也很快就來臨,努力一下,即將到來的春天多麼值得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