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ChatGPT爭奪戰」誰贏?

2023-02-09 14:11

誰是兔年開市以來最火的妖股?答案可能非漢王科技(002362.SZ)莫屬。開市7個交易日,漢王科技強勢走出一波七連板,縱使深交所已下發關注函,也擋不住股民的熱情。2月8日,漢王科技盤中再度觸及漲停,新年以來累計漲幅超110%。

而漢王科技股價的拉昇,則得益於蹭上了近日爆紅的「ChatGPT概念」。無論外網還是國內,無論資本市場還是輿論場,ChatGPT的熱度都高得驚人。

這款Open AI公司於2022年11月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上線僅兩個月月活用户就突破了1億。對比之下,TikTok月活到1億用了9個月,Instagram則花了2年半。

谷歌、百度相繼宣佈將推出對標ChatGPT的產品,騰訊、阿里、華為等也在緊鑼密鼓地佈局。顛覆移動互聯網的新應用,已經出現了?

 

萬物皆可「ChatGPT」?
 

資料顯示,開發ChatGPT的Open AI是一家2015年成立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包括美國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前總裁阿爾特曼、馬斯克、PayPal聯合創始人蒂爾立等。2019年,微軟10億美元的注資讓Open AI開啟了商業之路,至今其估值已達到近300億美元。

而ChatGPT則是Open AI推出的文本類AI應用,是一種強化過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也是AIGC(人工智能內容生成)技術進展的成果之一。

不同於蘋果的Siri、百度的小度,ChatGPT更加智能,其可以與用户在一個語境下持續聊天,並且根據上下文進行互動,甚至能完成寫論文、寫代碼、做題等任務。


 

有調查顯示,89%的美國大學生承認使用ChatGPT做家庭作業,53%的學生用它寫論文,48%的學生使用ChatGPT完成測試。比爾·蓋茨甚至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稱:ChatGPT的意義不亞於PC和互聯網誕生。

在此背景下,ChatGPT被稱為「人工智能歷史上里程碑式的產品」,有「跨時代的影響」。面對這樣一個「革命性」的風口,資本市場已經嗅到了炒作的機會。

除了漢王科技,其他ChatGPT概念股近期也都有不俗的漲幅。Wind數據顯示,兔年開市至今,A股ChatGPT板塊的27支個股中,有13支累計漲幅在30%以上,5支在50%以上,漲幅最高的海天瑞聲達到了178.82%。

 

圖片

來源:Wind數據

港股相關概念股的表現亦十分火熱。其中百度2月7日單日漲15.33%,知乎更是在2月8日盤中一度漲至36.6港元/股,漲幅超50%,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

市場分析認為,這與知乎社區的積累的海量數據有關。截至2022年三季度,知乎社區的內容量累計超5.79億條,問答量累計超4.82億條,還有大量的用户點贊投票數據,這都有利於AIGC模型的訓練和開發。此外,2月8日微軟公佈了集成ChatGPT的新版必應搜索,而必應中文網頁回答的問題中,就有不少答案來自知乎。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已經享受到了「ChatGPT概念」紅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積極尋找自身與ChatGPT和AIGC的聯繫。

2月6日,曾多次被申請破產的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表示,將對AIGC和ChatGPT相關技術進行深度研究與拓展,通過ChatGPT技術實現類似真人的交互式對話,進一步提升奢侈品相關文字與視頻內容、商品賣點説明等相關內容的豐富程度並大幅提升轉化率。

話音未落,寺庫美股股價盤前暴漲145%,單日收漲124%。而在此前,寺庫股價距離歷史最高點已跌去98%。

2月7日,三六零也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提問時稱,集團正計劃儘快推出類 ChatGPT 技術的demo(試用版本)應用,旗下人工智能研究院自2020年開始就在包括類似ChatGPT技術在內的AIGC上有持續性投入。當日,三六零即刻收穫一個漲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8日15時,包括寺庫、三六零在內,國內已有至少15家公司通過互動平臺、調研紀要、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對ChatGPT業務進行了表態。

其中,有公司是在澄清自身業務與ChatGPT無關,但更多公司還是在強調自身與ChatGPT的聯繫。

百度搶跑,勝負未分
 

儘管概念股遭到市場熱炒,但其中的含金量還有待觀察。

同樣是上述A股ChatGPT板塊的27支個股中,有9支截至去年三季度的淨利潤都出現了虧損,其中虧損最多的是漲幅排名第三的雲從科技,漲幅第二的漢王科技則是虧損第三多。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在ChatGPT方面有實質性動作,且能落地商業應用的企業並不多。

百度是其中一個。據「澎湃新聞」,目前百度已投入開發類似ChatGPT的相關技術,項目名稱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3月,該項目將面向公眾開放,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線前的衝刺。

 

 

圖片

來源:罐頭圖庫

「自然語言處理這塊,百度是最有機會能做好的,這也是他的強項。」AI相關領域從業者小杰表示。

而百度之所以能在ChatGPT熱度走高的情況下及時響應,也是得益於公司此前的積累。2019年,百度已經開發了文心繫統,其是一種與ChatGPT所基於的技術類似的深度學習模型,已被用來使其搜索結果更具相關性。此外,百度在搜索業務上的沉澱,也是公司的重要優勢之一。

不過,百度目前仍面臨羣狼環伺的競爭局面,拋開投資Open AI的微軟和即將推出Bard的谷歌,國內也還有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另外,騰訊、阿里、華為近期也都公佈了「人機對話」的相關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小杰指出,想要做出ChatGPT需要消耗不小的成本,因為其訓練難度非常高。「只有大公司玩得起。」

一個事實是,通過增加數據量、提高算力來提升模型性能的Open AI,創立之初就獲得了1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2019年又獲得了微軟的10億美元注資,有着豐厚的家底。

另據媒體報道,Open AI的燒錢速度超乎想象。2020年,公司曾發佈大型語言模型GPT-3,ChatGPT正是在此模型基礎上構建的,而GPT-3的單次訓練成本高達460萬美元;僅2022年,Open AI就花費了約5.44億美元,而收入僅有3600萬美元。產品上線后,Open AI還要在運維方面耗費重金。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布萊恩·諾瓦克估計,ChatGPT單次查詢的成本大約是谷歌傳統搜索查詢成本的七倍。

資金的壁壘之外,ChatGPT的技術壁壘也不能忽視。小杰稱,在ChatGPT橫空出世前,沒有多少人相信Open AI能真正做出來。

國內發展起來的,例如小米的小愛、華為的小藝、百度的小度……都是用個人手機就能實現的小模型,而ChatGPT的內核則是大語言模型(也稱大模型)。

 

圖片

來源:罐頭圖庫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指出,GPT機器人需要設計巨大語言模型和語料庫,動用巨大算力進行訓練,為此需要投入鉅額資本,只適合巨頭公司。

更何況,中文的多義性天然在自然語言理解方面有着高門檻,相關應用在國內還會涉及合規等問題,這就對搶灘中國版ChatGPT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想要真正推出中國版的ChatGPT並非易事。「誰能成為中國版ChatGPT,還是可以再觀望一下。但我認為5年內,國內肯定會出現比ChatGPT更厲害的產品。」小杰表示。


 

 

ChatGPT革了誰的命?

作為學會內容創作的人工智能,ChatGPT已經引發了部分網友的失業焦慮。

「我看到幾個羣里用與ChatGPT聊天拿老胡開涮,還有人預言它將讓老胡失業。」《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胡錫進就發微博對此事進行了迴應。

 

圖片

來源:微博

客觀上來講,ChatGPT的確能實現解放部分人羣雙手的目標。
 

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孫志峰表示,針對某項法律諮詢,ChatGPT可以毫不費力地生成結論和依據,也可以生成普適性的初步法律文書,彌補了律師在記憶容量、學習廣度和回覆效率等方面的不足。

而在醫學領域,《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的研究性簡報顯示,ChatGPT具有輔助臨牀工作的潛力,有助於加強患者教育,減少醫生與患者溝通的壁壘和成本。

但現階段的ChatGPT,也還有着很明顯的不足。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經過對ChatGPT的測試后,認為其具備幾個問題:缺乏具有觀點性、態度性的內容、目前大概率是對網上現有知識的檢索和總結、且對於專業性知識的理解還不足。

「現在的ChatGPT確實有一定的思考、邏輯性。但這就像一個會下圍棋的新手,距離高手還有很大差距。」小杰表示,「不過,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且是指數級的成長,未來會越來越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亦並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資意見。有關內容不構成任何專業意見、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招攬或建議。本頁面的內容可隨時進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須另作通知。本公司已盡力確保以上所載之數據及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本公司不會對任何因該等資料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以上內容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