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06 07: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長江商報
一面是極具成長性的發展前景,一面是增收不增利的經營現狀。科大訊飛面臨「冰火兩重天」。
2023年伊始,「AI第一股」科大訊飛(002230.SZ)發佈一款重磅智能機器人產品,這是訊飛超腦2030計劃又一次創新實踐。
但科技不斷突破的科大訊飛,仍未脱離虧損的「火海」。公司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2022年科大訊飛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4.67億元至6.23億元,同比下降60%至70%。從2022年一季度以來,科大訊飛連續4個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科大訊飛增收不增利主要是由於主營業務尚未建立護城河、重營銷輕研發、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依賴政府補貼等因素造成。
2021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誇下海口」,提出2025年千億營收目標,此后科大訊飛開始四面八方多點佈局,攤子鋪得非常大,步子邁得非常廣,橫跨機器人、教育、醫療、城市運營、房地產、消費、汽車、金融等多個條線的相關業務,幾乎集合了不同時期的風口行業。
不過,兩年過去,公司營收仍在百億規模,且出現放緩趨勢,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實現營收183.14億元至20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至10%。2023—2025年,科大訊飛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要達到70%以上才能完成目標,以目前的營收速度來説或難以實現。
陷增收不增利
2022年,科大訊飛營收增速放緩,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實現營收183.14億元至20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至10%。
與此同時,淨利潤大幅下降,預計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4.67億元至6.23億元,同比下降60%至70%;扣非后淨利潤3.92億元至5.38億,同比降幅為45%至60%。
營收放緩,淨利腰折,科大訊飛對此解釋稱,公司業績增長未達預期主要系因新冠疫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不斷持續,全國各地項目招投標延迟,尤其是第四季度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所致,但相關項目並未取消。
事實上,科大訊飛近年盈利增速下滑趨勢明顯。2019年—2021年,科大訊飛扣非淨利潤分別為4.89億元、7.67億元、9.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52%、57%和27.54%。2022年扣非淨利潤更是出現預降。
毛利率也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財報顯示,2017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毛利率分別為51.38%、50.03%、46.02%、45.12%、41.13%、40.12%。
2021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提出2025年千億營收目標,相對於過去10年來超25%的營收年增長率,公司2022年營收僅實現小幅增長,增速未超10%,2023—2025年,科大訊飛營收復合增長率要達到70%以上才能完成目標。
主營業務薄弱
2008年5月,科大訊飛以「語音識別龍頭」稱號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AI第一股」 ,經過十多年發展,科大訊飛業務越發寬泛,尤其是教育產品和服務挑起大梁。
目前,科大訊飛營收主要由教育領域、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以及智慧城市三大業務板塊構成,總營收比例超過8成。
不過,經過多年發展,三大主營業務發展勁頭不足,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品牌護城河。
教育領域是科大訊飛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板塊,2022年上半年,對科大訊飛業績貢獻超過20%的只有教育領域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佔營收的比重為27.49%。
近年來,教育板塊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學生對交互性強的AI學習機需求增大,吸引了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學習機玩家涉足,並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按零售市值計,在2021年中國智能學習設備市場份額中,步步高(維權)佔比最多,達28.9%。其次分別為讀書郎、網易有道、優學天下、科大訊飛,佔比分別為6.1%、5.2%、4.3%、4%,其他尾部品牌總佔比達51.5%。
智慧城市業務,覆蓋面廣但盈利能力不足。財報顯示,目前科大訊飛智慧城市主營業務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共50多個地市。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智慧城市營收21.8億元,同比增長42.5%,佔公司總營收比例為27.17%。但與此同時,該業務板塊毛利率同比下滑3.95個百分點。
開放平臺業務營收佔比明顯下滑,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開放平臺業務營收增長為4.15%,增速並不顯著;同時該業務營收佔比也從2021年同期的20.46%下降至去年的16.78%,
業內認為,拋開疫情和大環境,主營業務難成科大訊飛護城河,背后缺乏的是技術優勢和市場競爭力。
多點佈局造血不足
在劉慶峰「誇下海口」提出五年奮鬥目標后,科大訊飛開始四面八方多點佈局,「多條腿走路」,橫跨教育、醫療、城市運營、房地產、消費、汽車、金融等多個條線的相關業務。
但作為以語音起家的企業,想在汽車、金融等行業分一杯羹,難度着實不小。
從2015年開始,科大訊飛陸續投資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科技三家公司,初始投資成本僅約0.22億元。
后來這三家企業又陸續IPO成為上市公司,依靠三家企業,科大訊飛在2020年、2021年分別盈利3.7億元、3.03億元,佔當年利潤總額的25%、20.7%,為當年利潤增色不少。
不過,在過去一年時間里,三隻股票的股價走勢並不樂觀。尤其是寒武紀、商湯兩隻科技股,仍於破發狀態。
在2022年報中科大訊飛提到,2022年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科技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5.87億元,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當期歸母淨利潤。
萬聯證券認為,企業對外資產投資、業務拓展轉型均應圍繞自身核心主業進行,重點打造核心競爭力,避免盲目多元化,這纔是公司成長的優先選擇。
多元化發展、輻射面廣泛的科大訊飛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依賴政府補貼。財報顯示,2020、2021財年,科大訊飛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4.25億元、4.38億元,佔淨利潤比例分別為31.18%、28.15%;去年上半年,若刨去2.28億元政府補助,公司淨利潤鋭減超過82%。
科大訊飛作為一家AI企業,對於營銷的投入也非常「重視」。2021年銷售費用為 26.92億元,同比增長29.19%,而研發投入為29.3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1.5%。去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0.46%,而銷售費用增長幅度遠高於研發投入增幅,同比增長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