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寒盡春來,你準備怎樣迎接春天?

2023-02-04 18:46

轉自:新華社

詩歌有話説

今日話立春

2月4日 立春

二十四節氣開啟了新的輪迴

立春

為「二十四節氣」之首

「立」有開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和生機

  在元稹的《詠廿四氣詩 立春正月節》里,立春是春天的迴歸。立春一詞,最早見於周朝,據《周禮》記載,每逢立春,周天子會率公卿、諸侯、士大夫在東郊舉行迎春大典。

迎春神

  最初的迎春活動主要是國家祭典,影響到民間之后就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比如「報春」,就是在立春前一日和當日,會有春官敲着小鑼鼓,一路高喊「春來了」,挨家挨戶「報春」,唱着讚詞送春牛圖和曆書。主人家聽了吉利話,通常都會送上一些錢米。

打春牛

  楊萬里的《觀小兒戲打春牛》中描寫的是古人立春打土牛的場景。這里的「牛」並不是真牛,而是用泥土塑造的一個牛狀物,稱為「春牛」。立春當天,古人舉行隆重的「打牛」儀式,並認為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隨后,人們歡笑着搶泥牛的土塊帶回家入牲圈,象徵槽頭興旺。隨着朝代更替,「打春牛」逐漸成為立春迎春重要的儀式和內容。人們以鞭打春牛為樂事,稱為「打春」。

戴春勝

  「春勝」又稱剪勝、綵勝,古代女子將烏金紙或布帛剪成燕子、柳枝、花卉、蝴蝶等樣式,戴在頭上,和現代人春節前夕熱衷燙頭發的習俗有些類似,頗有點新年「從頭開始」的味道,是春日里一道曼妙的風景。

吃春餅

  春盤,又稱「五辛盤」。但光吃五辛難以下嚥,春盤逐漸發展成春餅,用五辛配合其他的食材用麪皮捲起來吃。立春日試春盤、吃春餅,也被稱為「咬春」,有喜迎春天、祈福納祥之意,寄託着人們對萬物復甦的希望。

萬物含新意

同歡聖日長

那麼

你準備怎樣迎接這個春天呢

1月30日,廣西興業縣石南鎮的一處蔬菜種植基地內,當地羣眾在平整土地。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1月23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現場,工人在進行鋼結構材料拼裝作業。

記者:陳兵、孫青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