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03 20:4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券業行家
東證資管子公司參股的上市公司東方材料,5000萬理財踩雷+信披違規被罰
在公告宣佈總額五千萬的理財「踩雷」后,東方材料(603110.SH)因信披違規收到了監管罰單。而這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方中,行家發現了東證資管的身影。
監管點名信披違規
日前,安徽證監局發佈的【2022】47號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直指上市公司新東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材料)的信披違規事項。
安徽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2018年,東方材料披露了關於使用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事項,但至今未進一步披露該產品涉及優先級受益權轉讓安排等交易進展信息。
依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安徽證監局對東方材料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將相關情況記入誠信檔案。要求其深刻吸取教訓,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杜絕類似違規行為再次發生。
而這份監管函中提到的理財產品,也因此出現在行家的視野中。
時隔多年公告踩雷
在監管罰單公佈前,東方材料曾在公告中披露了一項信託理財的進展。
2018年5月,東方材料發佈公告稱,為提高公司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合理利用自有閒置資金,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理財。
經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和第三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東方材料全資子公司新東方油墨有限公司(簡稱:新東方油墨)出資5,000萬元認購華寶-寶洛豐盈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華寶-寶洛豐盈」)。信託資金用於QDII產品及股權收益權投資(視情況而定)以間接參與普洛斯私有化項目。期限五年(已運作5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5%。
「普洛斯」這個頗為拗口的名字,究竟指的是什麼?公告中並沒有説明。同樣沒有説明的,還有可能損失的風險。
時隔五年,東方材料在2022年12月29日披露了這一筆理財的細節:信託計劃資金用於認購高瓴資本設立的股權投資基金,從而參與普洛斯(Nesta)私有化項目。
同時披露的,還有延期兑付事項。
東方材料表示,鑑於此次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並基於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故存在本金5,000萬元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主營不及投資理財
行家注意到,東方材料自上市以來多次提及以閒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相關公告至少有62則。投資的理財產品均為結構性存款等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比如,最近一起公告發佈於2022年11月,東方材料購買浦發銀行台州分行的一款單位結構性存款產品,期限90天,保本收益率為1.30%或2.85%或3.05%。
由此看來,這家上市公司在理財方面選擇了謹慎,將保本作為最重要的訴求。近年來唯一一次不保本的理財,偏偏就踩了雷。
5000萬元當然不是小數目,對這家上市公司正常經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據東方材料近期發佈的業績預減公告,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75.10萬元到2,075.10萬元,同比減少71.72%到62.74%。取個平均值,本次踩雷的5000萬,大約是2022年淨利潤的3倍。
對東方材料現有的8,199家股東來説,恐怕不是好消息。
東證資管間接參股
瀏覽東方材料的主要股東列表,行家深吸一口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據東方材料2022年三季報披露,其第三大股東中出現了一家「東方」——成都交子東方投資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交子東方),持股比例為5.37%。
公開信息顯示,交子東方成立於2020年1月。現有三家股東:成都交子金控股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交子金控)持股50%;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東證資管)持股49.9%;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東證資本)持股0.1%,東證資本同時也是交子東方的執行事務合夥人。
行家注意到,交子東方是東證資管旗下唯一一家子公司,而東方材料又是交子東方唯一持股超過舉牌線(5%)的參股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交子東方也是蓮花健康(600186.SH)第四大股東,春秋電子(603890.SH)第三大股東,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持股比例分別為4.65%和3.46%,未到舉牌線。
九折受讓是盈是虧
讓行家好奇的是,兩家「東方」,究竟是如何搭上線的?
2022年2月,東方材料名譽董事長樊家駒將其持有的1,080萬股(佔總股本的5.37%)轉讓給交子東方。協議轉讓價格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90%,即34.884元/股,轉讓價款共計3.77億元。轉讓完成后,樊家駒持股比例降至舉牌線之下;交子東方由此成為東方材料主要股東。
2022年4月,這一筆股權完成過户。就在當月,東方材料正式發佈了2021年年報:2021年營業收入下降4.60%,歸母淨利潤增長11.88%,歸母扣非淨利潤下降83.85%。
其后的2022年中報和三季報,東方材料業績均有大幅下降。據2022年業績預告,全年淨利潤預計下降六到七成。
當初「打九折」受讓的股票,究竟是「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如今想來,東證資管這家知名財富管理機構,是否會后悔間接舉牌這家上市公司呢?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