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2-02 15:18
2月1日,港股市場迎來「開門紅」,恆指收漲1.05%,重回22000點關口,引起不少投資者雀躍。
在眾多上漲的板塊中,相關嬰童概念股更是憑藉政策利好表現亮眼。寶寶樹集團(01761)收漲62%,盤中一度漲逾100%。童園國際收漲近50%,盤中一度上漲超145%。中國育兒網絡收漲近40%,盤中一度漲超90%。此外,就連與嬰童食品概念蠟筆小新還錄得了超30%的漲幅。
與此同時,A股嬰童概念股也在午后異動,金發拉比直線漲停,榮信文化漲超7%,華特達因、愛嬰室、孩子王等紛紛衝高。
港A嬰童概念股全面飆漲的原因,與多地鼓勵生育政策不無關係。消息面上,四川衞健委近日發文稱,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取消了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等。此外,近期以來各地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生育。如安徽、廣東等地的生育登記實施意見或管理辦法中,目前已不再將「是否已婚」作為進行生育登記的前提條件。
鼓勵生育政策刺激股價上行,對於嬰童概念板塊來説,這是擺在明面上的利好。但更進一步來看,政策指引的價值或許更加值得我們關注。
因為,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催生大作戰」,它也因此讓母嬰、早教、輔助生殖等細分賽道,從此鍍上了一層黃金。如果效果顯著,在未來這些賽道將會誕生非常不錯的投資機會。
催生,勢在必行,行在當下
先來看兩組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中國總和生育率從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1年僅1.15,2022年或不到1.1,僅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數。
與此同時,在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三孩政策效果尚未顯現等因素影響下,2022年中國總人口開始負增長,是1949年以來除三年自然災害期外,第一次負增長。具體來看,從2017年開始,我國出生人口便開始連續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比2021年減少106萬人,創歷史新低,開始出現負增長。
關於人口規模的重要性,法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孔德曾感嘆説:「人口決定命運」。
事實上,這一感嘆可謂鞭辟入里。覆盤中國歷史,人口增長往往是盛世的一個重要標誌,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莫不是人口高峰。從國際上看,印度被不少人認為發展潛力巨大,無非是其巨大的人口規模和非常年輕的人口結構。2015年印度人口年齡中位數僅26.7歲,而中國、美國分別為37.0、37.6歲。到2050年,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將達50歲,而美國、印度分別為42.3、37.5歲。當然,人口的質量也非常重要,隨着受教育程度提高等,人口質量紅利將部分抵消人口數量紅利消失的影響。
那麼,低生育率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又將產生哪些影響呢?
較為直觀的影響就是:勞動力萎縮,老齡化加速,人口即將見頂,人口紅利消失,剩男問題嚴峻。
從老齡化來看,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1年中國老齡化達14.2%,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2031年左右進入佔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而從剩男問題看,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990-2010年期間一度超過120,2008年后逐漸開始改善,2022年已降至104.7。但農村「剩男」問題仍較突出,且隨着女性意識覺醒和婚姻匹配問題,單身女性規模日趨上升,或將加大「剩男」規模。
日本的「失落三十年」便是一個很好的反面例子。雖然關於日本「失落的三十年」原因,廣場協議是被提到頻次最多的一個詞,但實際上主要還是日本無「人」為力了。
由於製造業所需的年輕勞動力補給不足,日本勞動力中從事工藝的比例從1993年的34.3%下降到2009年的27%,從事中工業的勞動力人口作為從2200萬下降到1700萬,並且結構呈現老齡化,出口佔全球的9.9%,下降到4.8%。
而造成年輕勞動力補給不足的原因,則是因為彼時的日本民眾失去了激情和進取心,年輕人既不搞對象,也不生孩子。而日本政府也是有計無力,印了一堆錢、發行一堆國債來增加福利措施,結果超發出來的貨幣全堆在銀行倉庫,日本年輕人依然還是即不消費,也不生孩子。
由此可知,爲了阻止人口結構失衡,提高人口生育率,國家出臺積極催生政策,是「勢在必行,行在當下」之舉。
先是,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措施」;二十大報告強調,「優化人口發展戰略,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再到如今的,各地政府積極響應,不斷出臺鼓勵生育政策。就拿近期四川省出台的鼓勵生育政策來説,可謂當下熱度最高的生育政策,它取消了是否結婚的限制、取消了生育數量的限制、簡化了生育登記、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的要求,從多個方面簡化生育流程,盡最大的可能達到催生效果。
不僅如此,有些政策還直接從輔助生殖項目開啟。2022年2月,北京市醫保局出臺政策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範圍;同年11月,杭州市和荊門市都出台了輔助生殖有關項目的專項補貼或項目報銷政策,降低患者接受輔助生殖服務的費用壓力,以促進家庭和諧幸福和地區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由上,可以看到,目前國家的確正在從多個方面促進人口出生率,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國家有能力應對低生育率警報,畢竟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大國,我們也相信通過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中國生育率有望觸底回升,人口有望實現結構優化和長期均衡發展。
鼓勵生育政策下,利好哪些產業鏈條?
人口作為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誌,生育之策的確是國之大計。
而反映到二級市場,智通財經認為,在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利好及消費升級驅動下,母嬰、早教、輔助生殖等相關行業未來有望迎來不錯的發展契機 。
母嬰市場:伴隨着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的出臺和積極落實,我國母嬰行業市場有望迎來較大發展。根據艾媒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已超過 40000 億元,隨着三孩政策的落地以及一些生育的配套措施發佈,未來人口生育率可能小幅上升,母嬰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攀升,預計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將增至 75460 億元。
用户端來看,80 后、90 后作為當前母嬰消費的主力軍,從備孕到生育,從教育到生活,精英化育兒理念受追捧,新生代奶爸寶媽們對母嬰產品的品質消費要求不斷提高,母嬰產業鏈持續升級,專業化、高端化市場將迎來增長契機。對於母嬰產業鏈上市公司來説,是一個業績增長的好時機,建議A股市場可關注貝因美、愛嬰室等母嬰生態企業,而港股市場則可以關注寶寶樹(01761)、愛帝宮(00286)等企業。
愛嬰室(603214.SH):據悉,該公司國內中高端母嬰連鎖龍頭,長期聚焦「品牌+全渠道」運營戰略,目標羣體為孕前至 6 歲嬰幼兒家庭,為其搭建一站式母嬰 用品採購及孕嬰童服務平臺。經營產品涵蓋了嬰幼兒乳製品、紙製品、餵哺用品、洗護用品、棉紡品、玩 具、車牀等品類,產品品種逾萬種。同時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集團公司建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
寶寶樹(01761):該公司是國內用户規模最大、最活躍的母嬰類社區平臺。旗艦平臺寶寶樹孕育,依託優質內容和論壇交流互動,聚合海量人氣;小時光等工具產品,滿足消費者記錄、分享等細分需求,提供全鏈路服務體驗。廣告、電商和知識付費構成公司流量變現三大渠道:依託海量用戶數據畫像和精準營銷,廣告業務蓬勃發展;電商業務與阿里建立戰略合作,依託天貓等渠道重新起航;知識付費業務由零售往會員制發展,高毛利特徵顯現。
愛帝宮(00286):該公司為國內月子中心行業龍頭,業務主要為月子服務、健康產業以及其他業務。其中,月子服務指的是為客户提供母嬰健康護理服務,健康產業則涵蓋了醫藥產品貿易、健康產業投資及養生住宅項目開發等。截至2021年12月31日,愛帝宮總共擁有688間月子房,同比增長58.2%,且主要聚焦在深圳、北京、成都等熱門城市。同年4月和9月,新開設了擁有70間月子房的深圳僑城輕奢院,以及擁有89間月子房的深圳花卉小鎮院,初步印證了超輕資產模式。
輔助生殖市場:伴隨着多地積極出臺鼓勵生育政策,並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國內輔助生殖行業的滲透率未來或有望進一步提升。統計數據表明,我國2018年的輔助生殖滲透率僅7.0%,遠低於美國同期的30.2%,未來隨着人們對輔助生殖技術的認知加深,中國輔助生殖的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至2025年,中國輔助生殖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854.3億元,CAGR將達到14.5%。
不過,由於輔助生殖服務機構介入門檻較高,牌照稀缺,審批難度大,因此這也意味着已經具備核心技術能力、牌照資源和擁有口碑的龍頭民營有望獲益於需求的擴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截至20年底,在44家持有 IVF 牌照的民營機構中,進行超過5000 個以上的IVF治療周期的民營機構僅有3家,錦欣集團醫院佔其中兩家。
錦欣生殖(01951):該公司為民營輔助生殖龍頭公司,旗下醫療機構已遍佈國內成都、深圳、香港、武漢、昆明等地以及海外的美國和 老撾,全球化連鎖運營平臺進一步完善,2021年共完成2.7萬個周期,公司成功率及單位醫生產出均高於行業平均。其核心競爭力在於通過不斷內生外延構建了以輔助生殖為核心的生育全周期服務模式。
而除了上述母嬰、早教、輔助生殖等細分賽道概念股受益於政策利好迎來發展機遇之外,其余奶粉、童裝、育兒、醫療保健等公司亦直接受益,建議可關注細分賽道具備規模效應特徵、或極具成長力等優質企業。畢竟在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的催化下,這些賽道均是一些蓄勢待發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