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裁員潮:為何白領最遭殃?藍領招不回?

2023-01-25 09:05

一.微軟也開始裁員了

據報道,微軟計劃從本周三開始裁員,且裁員幅度將顯著大於過去一年的幾輪裁員。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硅谷的裁員潮就不斷升溫,連輕易不裁員微軟也加入了裁員大軍,顯示美國科技行業真的步入寒冬了。

金融業裁員潮也越演越烈,新年伊始高盛便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知名資管公司貝萊德也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500人,佔其員工總數的2.5%。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高薪白領被裁的同時,許多藍領工人的生活卻變得更加滋潤了。從反映供需矛盾的薪資增速來看,去年低收入居民的時薪同比增速,明顯高於中高、高收入居民。

過去經濟衰退來襲時,最先接到裁員通知書的都是藍領,這次遭殃的卻是在大企業領着優渥工資的白領,這是怎麼回事?

二.裁掉白領並不尋常

歷史上衰退來臨之際,低收入工人都是最脆弱的一環。在2001年、2007-09年和2020年的經濟衰退期間,美國酒店業、製造業、建築業、零售業的藍領工人的失業率都比白領工人更高。

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疫情衝擊,勞工部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減少940 萬,創有數據以來最大降幅,低薪工人在大流行期間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休閒和酒店業的失業人數最多。

不過疫情衝擊來得快去得也快,2020年5月美國就業就開始復甦,當年5月、6月、7月和8 月這四個月創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月度就業增長。

招工需求的釋放極為快速,將不同行業的非農就業總人數與2019年12月進行對比可發現,美國勞務需求早在2022年6月就收復了疫情衝擊以來的全部失地,總量來説已經不缺工了。

但問題是結構上並不均衡。商貿運輸、信息技術、專業商業服務這三個行業進入過熱階段。截至到最新的2022年12月,信息技術、專業商業服務就業人數在裁員潮下小幅下降,但與2019年12月各自的總就業人數相比,仍分別多增了5.8%與4.8%。

過度招聘為眼下的白領裁員潮埋下伏筆。以科技業為例,受疫情下居家辦公、宅經濟等樂觀情緒推動,美國互聯網巨頭員工數量出現了明顯的超額增長。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這一年,微軟、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員工人數都增加了20%以上,當樂觀預期沒有兑現,科技公司全力轉向緊縮開支時,這些冗余員工便成為極大的拖累。

另一方面,工資較低、密接性的行業,就業人數修復滯后。以疫情期間裁員最嚴重的休閒酒店業為例,雖然近年來就業人數穩步增長,但相較於大流行前仍存在約72萬個缺口,這是美國所有行業中最大的就業赤字。

三.為什麼這次藍領招不回來了?

低薪行業的就業供給缺口難補,與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美國整體勞動力供給下降。目前美國勞動參與率為62.3%,明顯低於2019年末,很多人退出了勞動力市場。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提早退休。美聯儲學者Montes,Smith,and Dajon在去年11月底發佈的工作論文顯示,在美國當前350萬人的供給缺口中,超量退休貢獻了超200萬人,余下的近150萬人由疫情導致的人口死亡、移民的減少、人口老齡化等多種因素導致

疫情對老年羣體的健康威脅最大,疊加美國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年齡已經達到59歲至77歲,大多超過了65歲的傳統退休年齡,集中提早退休另嬰兒潮轉向退休潮,降低勞動力供給。

另一方面,就算回來就業的人,在長疫情影響下,也面臨着反覆感染、記憶力減退、體力下降等多種問題,變相壓制美國就業供給。如下圖所示,出現因病而無法工作的美國在職者人數較疫情前已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在勞動力市場整體供給不足的背景下,結構上,移民鋭減又加劇了中低端服務業招工的難度。美國外來移民從事教育保健、休閒酒店、建築業等中低端行業的佔比總計接近3/4,但2018年特朗普執政時期收緊美國移民政策,截至2021年,美國淨移民人數已經從100萬以上回落到25萬左右。

此外,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向居民部門進行了多輪大規模財政轉移支付,這部分超額儲蓄主要集中於美國低收入羣體,低收入羣體可支配收入明顯上漲,也降低了其工作意願。(詳見「儲蓄被」掏空」,低收入勞動力「跑步」迴歸)

整體來看,雖然美國就業人數已超疫情前,但多出來的許多員工集中於科技、金融等高薪領域,而供給缺口卻在低薪的服務業領域,求職者很難快速和就業匹配,導致美國勞動力市場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困境。

四.白領裁員潮后續?

被裁的白領員工很快就能找到工作。

根據華爾街日報以及人力公司ZipRecruiter的研究,由於當前崗位空缺數依然維持高位,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裁員大潮中失業的勞動力約83%可在3個月內實現再就業,這也與服下強勁的美國就業數據相符合。

但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證券李超指出,再就業的過程可能存在"向下兼容",例如原本所在的IT等高薪行業裁員,轉向零售等薪酬相對較低的行業。(根據ZipRecruiter統計,跨行業再就業的比例約為25%)。

若白領真的開始搶走本屬於藍領的工作,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白領裁員是否也會向藍領行業蔓延?特別是疫情期間超額招聘的領域。

建築業就業或值得關注,截至去年12月,建築業就業人數比疫情前增長了3.3%,而高利率正令美國房市快速降温,或面臨較大的裁員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