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01-20 21:00
財聯社1月20日訊(記者 成孟琦)2023年對港股而言,變化無疑是巨大的。隨着港股漲幅領先全球,港股IPO打新熱情也重新歸來。開年以來接連出現的明星新股大漲,猶如給參與打新的股民提前發了春節紅包。
無論是否參與打新,或許都會好奇這份打新「紅包」到底有多厚實?春節過后是否也有值得期待的新股?
美麗田園、百果園、樂華娛樂接棒大漲
2023年以來,港交所已迎來10只上市新股,包括美麗田園、百果園、樂華娛樂等受關注較高的個股,他們的共同特點為討論度較高,而暗盤與首日均創下了較高漲幅。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上市頭幾日的上漲,有些新股已經出現回調,或意味着部分投資者已套利離場。
公開發售認購方面,10只新股的平均公開發售認購超購倍數高達17.25倍,其中粉筆、樂華娛樂及美麗田園的公開發售認購倍數最高,分別為約34倍、29倍、及22倍;而億華通則是今年新股中唯一出現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現象的。
一手中籤率與公開發售認購相關聯。新股中,粉筆與升能集團的一手中籤率均低於10%;百果園與潤華服務一手中籤率次低,為20%;其余新股中籤率均在30%-50%左右,而全部新股的平均一手中籤率為36.28%。
新股漲跌上看,上市首日破發的新股僅有淮北綠金股份與潤華服務,當中以最晚上市的淮北綠金跌幅最大,達44.5%;而首日漲幅最大的新股為美麗田園與樂華娛樂,分別為53%與48%;首日新股破發率20%,上漲率70%,平均漲幅近8%。截至1月20日壬寅虎年收市,今年10只新股中破發率依然為20%,上漲率70%,但平均漲幅較首日下降不少,僅為5.2%,反應新股缺乏后續上漲動力。
行情較2022年大為好轉
雖然截至目前來看,港股新股在2023年打新熱情大幅提高,但平均上漲幅度並沒有特別驚艷。只是,與剛剛過去的2022年相比已是大為好轉。
2021年港股新股后續乏力,隨后是2022年的打新活動雪上加霜,新股破發更為頻繁,公開發售認購不足額在第三季度達到了近年來的頂峰。在全年有公開發售的75只新股中,51只出現了首日破發,破發率高達68%,比2021年的58%破發率再上升10%。
除破發率高企外,2022年更是遭遇打新遇冷。受大市環境影響,股民參與打新的熱情直線下降,平均每隻新股的公開發售超購倍數只有11倍左右,新股發行大多以區間下限定價,全年僅有4只新股能以上限定價。
港交所2023年祭出多項「大招」
雖然2022新股市場「丁財兩不旺」,新股數量、集資額和打新熱情均驟降,但2023年港交所祭出多重「大招」,期望助新股市場重拾活力,包括:推出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中概股迴流潮持續,研究允許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儘快完成推出「互換通」等。
當中,對新股市場影響最深遠的為有關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的諮詢文件,新規定若獲採納,將會為來自五個科技行業的公司提供於香港上市的新渠道,並將進一步發展香港資本市場活躍而多元化的新經濟生態圈。
普華永道香港資本市場合夥人黃金錢表示,政府及交易所一直致力改革及完善上市監管,使香港IPO市場更加多元化。不少特專科技公司均具有潛力,且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同時,普華永道預計2023年約有10至15間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募資總額約為500至600億港元;而募資超過100億元的大型IPO項目或可達4-6只。
兔年新股當中有沒有「黑馬」?
而在港交所已遞表及已通過聆訊的后備新股中,包括衝刺港股「創投第一股」、且投出過的奈雪的茶、愛回收、小紅書、周黑鴨的天圖投資;二次遞表港交所的大麥植發則趕上了近期的「脫發」熱點,根據《2022都市人羣毛發健康消費白皮書》數據,中國超五成人受脫發困擾,52%的00后已有脫發困擾。
同時,有機構展望2023年港股新股募資額或將較2022年翻倍。
普華永道預期2023年在加息見頂、資金充裕、企業集資需求龐大等因素支持下,資本市場日趨回穩,同時憧憬特專科技上市新規於明年上半年實施,預測香港將有100間公司上市,募資將達到1800億至2000億元,較2022年增長近一倍。估計隨着跨境理財通優化及拓展等措施實施,香港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補優勢,明年本港有望重新躋身全球三大新股集資市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