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2年汽車風雲|到底誰給誰打工?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失衡」

2023-01-19 09:16

2022年,身處產業鏈下游的電池企業和 整車 廠,對原材料價格的高企一直有怨言。隨着7月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 廣汽集團 吐槽車企都是在給 寧德時代 打工、而寧德時代喊冤並指責上游炒作,這些抱怨全面公開化。

從數據上看,下游對上游的指責無可厚非,碳酸鋰價格持續高於40萬元/噸,鋰礦企業前三季度業績也普遍暴漲,其中「鋰業雙雄」 天齊鋰業 、 贛鋒鋰業 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2916.44%、498.31%。

部分上游礦企也有讓自己心安理得的賺錢邏輯:前幾年鋰價低迷導致業績差的時候,可沒人替他們喊冤,現在好不容易撐到苦盡甘來,當然不能放過增收增利的機會。

當然,光有怒氣於事無補,下游企業也掀起了去上游搶奪鋰礦的浪潮,並創造了不少令人咋舌的紀錄。

2022年1-7月, 億緯鋰能 、 比亞迪 、寧德時代、 國軒高科 、 福特汽車 等電池企業和車企參與的鋰礦交易超過10起,總交易金額摺合80億元人民幣以上。

其中,比亞迪豪擲20億元獲得鋰礦企業 盛新鋰能 5%以上股權,億緯鋰能則豪擲30億元在湖南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年產9萬噸鋰鹽項目,兩家電池企業將搶礦大戰的「燒錢」程度拉昇到了新的高度。

11月25日,手握鋰礦的斯諾威公司54.2857%股權拍賣啟動,起拍價2億元,截至目前已觸發9次熔斷,第十輪拍賣起拍價已高達20億元,價格竟然翻了10倍。

除了搶礦,車企自建電池工廠的案例也不在少數。11月,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0億元。12月,廣汽埃安、廣汽乘用車、廣汽商貿聯合投資的因湃電池工廠動工,小鵬汽車也投資50億元成立了動力電池公司。

面對下游客户的「獨立」傾向,寧德時代則加強了與車企們的捆綁,12月,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入股奇瑞汽車的母公司奇瑞控股,同時寧德時代還與華為達成合作,華為將推薦寧德時代作為華為智選車動力電池第一合作伙伴。

爲了提高對上游的掌控力,不少車企還有意扶持了 中創新航 、 欣旺達 等新興電池企業,其中中創新航10月6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動力電池企業。

但這無疑也威脅到了寧德時代的地位,並使得寧德時代與新興電池企業摩擦不斷。2月,寧德時代對蜂巢能源提起訴訟,案由為不正當競爭糾紛,7月雙方達成和解。11月30日,寧德時代向中創新航提起的5項專利權訴訟中的首個判決結果出爐,福州中院判決中創新航應賠償寧德時代經濟損失263.25萬元。

雖然原材料價格高漲讓電池企業壓力倍增,但卻並未影響它們的出海積極性,遠景動力、國軒高科、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年內都在歐洲或者美國啟動了新的海外工廠項目,並在海外捆綁上了奔馳、大眾等跨國汽車巨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