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端訪談】抓住數字化轉型窗口期 加快人工智能部署升級——訪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澤奇

2023-01-17 09:03

新華財經北京1月17日電(記者張斯文)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企業規模化應用人工智能的外部和內部驅動力日漸增強。人工智能對企業現代化道路有何作用?人工智能如何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應用智能業務主管兼首席數據科學家陳澤奇就此回答了記者。

提升人工智能成熟度將成企業必修課

陳澤奇表示,過去幾年,隨着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期不斷壓縮,企業規模化應用人工智能的外部和內部驅動力日漸增強,提升人工智能成熟度將成為中國企業現代化道路上的必修課。

「埃森哲是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企業與全球最大的上市諮詢公司,在數字化、雲計算與網絡安全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能力,為廣大企業提供戰略與諮詢、互動體驗、技術服務和智能運營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陳澤奇説,「我們堅信,將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在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推動下持續轉型,推進企業全面重塑,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期,埃森哲發佈的「人工智能成熟度評估」指出,大部分中國企業仍處於應用人工智能的試驗階段,企業需要加大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力度,從而推動企業持續轉型和全面重塑。

埃森哲發佈的《人工智能成熟之道:從實踐到實效》研究報告引入這一全新的評估框架,將AI成熟度定義為企業掌握相關基礎能力與差異化能力的程度(以0-100分值計)。這項評估基於對250家中國企業的調研。其中,基礎能力指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核心,例如雲計算、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差異化能力則衡量企業領先行業所需的人工智能戰略、首席高管的支持、治理架構、人才和創新文化等。

人工智能成為企業新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陳澤奇表示,從此前的評估結果可以看出,13%的中國受訪企業展現出較高的人工智能成熟度水平,成為應用人工智能領軍者,其成熟度平均得分為64,是其他企業的一倍多。同時,領軍企業的營收增速也較其他企業高出了50%。超過半數(52%)的受訪企業依舊處於應用人工智能試驗階段,有待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價值潛能。通過機器模型預測,埃森哲認為,到2024年人工智能領軍者的比例將達到34%。

陳澤奇説,隨着人工智能成為企業新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中國企業正在計劃加大相關投入。2021年,約三分之一(34%)的受訪中國企業表示,其用於人工智能開發的預算超過了技術總預算的三成。到2024年,預計將有三分之二(64%)的企業達到這個投資比例。

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數據。針對企業自身算力不夠是否會影響人工智能部署的問題,陳澤奇指出,「整個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必定是慢慢延伸的,算力不足並不會導致阻礙轉型,有很多應用的算力並不需要那麼高。在商業應用領域,很多是以數據比較基礎的分析,就能夠產生價值了。」

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將釋放出更大潛能

        在不同行業,人工智能的應用重點和成熟度存在明顯差異,但行業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陳澤奇舉例説,目前,高科技等行業的人工智能成熟度較為領先。隨着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駕駛技術更為成熟,汽車製造和供應企業的成熟度有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很多零售企業也在堅定地進行人工智能轉型,追趕其他行業。

        陳澤奇補充道:「對於企業來説,規模化應用人工智能是一門技術課題,也是一門管理學問。在加速提升成熟度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需要考慮短期和長期投入,將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企業整體戰略重點,以人才為基石,打造AI核心能力,一以貫之地堅持包容和可持續,方能發揮人工智能開創、啓發和引領的實際作用。」

        「比如從金融機構看,保險公司的人工智能發展在中國是走得比較靠前的。銀行稍微慢一些,這可能是因為此前銀行的傳統系統太大了,因此轉型起來比較慢。」陳澤奇説,不少大型保險企業,十多年前就開始做大數據分析,未來我認為工業方面會有更多的應用和推廣。」

        在陳澤奇看來,人工智能在工業方面的應用是在互聯網和消費之后的,因為工業涉及到了物理世界,而互聯網公司天生就是數字化的行業。人工智能的成熟度與行業屬性有關。是否已經自然擁有很多大數據。

        「工業本身不是數字化,而工業應用需要把一個還沒數字化的環境,比如工廠、生產、機械,先數字化,再智能化。」陳澤奇説,「工業相對於互聯網等行業來説開始走得比較慢,但工業的潛能釋放出來將非常大。」

編輯:王春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