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男星公開指責電視收費亂象:「打開全要收費、要包月VIP!」你為這些買過單嗎?

2023-01-10 16:43

近日

演員李嘉明發視頻

指責電視收費亂象

直呼:「太噁心」!

李嘉明稱

花大幾千買的電視看不了

打開全要收費、要包月VIP

李嘉明表示

自己已經有3年不打開電視了

李嘉明的經歷

也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共鳴

一臺電視十幾個會員年費上千

看個電影,20元一個月。看個電視劇,29元一個月。孩子的動畫片是最貴的,39元一個月。這兩天,山東煙臺一位媽媽在視頻里吐槽智能電視的內容收費,如果都要看,每年光是會員費就高達600多元,最讓她氣憤的是,手機充了會員也不能和電視會員互通,投屏要再花一筆錢,「你什麼都不能看,看個東西就要花錢,那我花錢買個電視干啥?」

無獨有偶,杭州的徐阿姨最近也收到了幾條自動續費短信,都來源於孫子在家充的電視會員,零零總總算起來也要100多元。「我們平時已經不看電視了,操作太複雜,看節目找了半天發現還要會員。孫子回家是天天要看電視的,但這麼多收費項目我也是沒想到。」徐阿姨查了手機賬單,幾次充值分別是少兒VIP29元、芒果VIP30元、奇異果VIP35元,還有兩部動畫電影又另外花了8元。

這讓她很不理解;「以前的電視打開就能看,現在這些節目都要充會員才能看,會員還有各種門道。大人看電視劇要充平臺會員,小孩看動畫片又是少兒會員,看電影還得再交錢。真的太坑了。」

裝完寬帶再裝機頂盒

還要充會員

結果換個節目還是看不了

智能電視「套娃式」的內容收費

再次被吐槽

「所以我花幾千塊

只是買了個顯示屏?」

「連看衞視頻道都要會員,

還不如以前的老式電視。」

「明明充了會員,

可是會員里還有超級會員、

頂級會員,

沒完沒了。」

有人給自家的電視算了筆賬,光是平時手機上在看的三大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電視會員的年費都在250元左右。家里有孩子的還得再開個198元的少兒會員,「還有教育頻道、音樂頻道、K歌頻道,看起來功能很多,其實都要單獨收費,十幾個會員加起來一年要上千塊。」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情況,爲了讓用户不必再各大視頻網站和內容平臺上頻頻花錢,一些電視廠商和主流平臺合作打造了聚合型平臺,只是在價格和服務上依然無法讓用户滿意。

海信視像旗下品牌「聚好看」,涵蓋愛奇藝、華數、芒果、埋堆堆等平臺海量內容。海信電視工作人員介紹,充值「聚好看」影視VIP年費598元,幾個平臺的會員內容都可以免費看,「一般家庭的觀看需求基本都滿足,要看最近的熱播劇、綜藝都沒問題。不過少兒頻道還要單獨再充兒童VIP。」

作為近幾年智能電視的「銷售冠軍」,小米電視推出的小米電視影視會員,包含奇異果TV,酷喵影視,極光TV,芒果TV提供的部分會員資源。12月16日,小米電視影視會員(電視端)和小米影視會員(移動端)整合升級為小米影視VIP會員,年卡348元。

小米影視VIP會員打通了電視和手機兩屏的壁壘,但也有用户覺得這個制度對多臺電視的家庭非常不友好。「客廳和卧室的兩臺電視不能同時看,問了客服説是同一時間點,同類型終端只能有一臺設備看VIP內容。」

智能電視看片為什麼越來越複雜?

説起智能電視這套內容收費體系,最早還得「卷王」樂視説起。從2012年起,樂視致力於打造「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系統,樂視超級電視在行業內異軍突起。2015年底,賈躍亭執掌的樂視推出「生態補貼硬件」戰略,即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樂視超級電視,通過廣告和內容服務付費再把錢賺回來。

以樂視推出第4代超級電視X50 系列為例,三款產品定價在2499-2999元,而當時主流50寸4K智能電視價格在3000-6000之間。售價不僅低於同類產品,甚至低於可量產成本定價,引領整個電視行業打起了硬件負利的價格戰。

硬件上吃虧,樂視想着在內容端能夠讓用户持續掏錢,只是好景不長。樂視的生態系統崩塌了,這套玩法卻已經成了智能電視的標配。

有業內人士透露,電視廠商製造硬件已經不掙錢了,現在利潤的主要來源是預裝App平臺、開機廣告、第三方會員抽成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電視廠家本身不製作內容,所以只能和視頻平臺合作,而視頻平臺在提供相關內容的時候,不僅需要符合各項規定,還得考慮自身的營收需求。

以最受詬病的電視會員為例,一直以來消費者都在質疑,為什麼買的愛優騰會員無法在電視上直接使用。一方面,因為電視端的管理方是廣電總局,多了一道牌照和審覈要求。所以,優酷的電視端App叫酷瞄,愛奇藝叫銀河奇異果,騰訊視頻叫極光TV,都與手機端做了區分。這是客觀原因。

但是,這些平臺在電視會員的價格制定上有自主權,可以依據自身成本情況設置。一些平臺針對電視大屏推出了清晰度更高的視頻內容,藉此收取更高的會員費用。一些平臺爲了徹底阻斷手機和電視會員之間的聯繫,還推出了投屏費,剛好是電視會員與手機會員的差價,倒逼大屏用户花更多的錢買高階會員。去年,優酷就因為這筆費用被送上了熱搜。

律師:電視視頻平臺的收費項目應當公開透明

對此,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行為,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消費者享有知情權,電視視頻平臺的收費項目應當公開透明,涉及到消費者權益的條款應當做出提示説明。若用户在開通權益時,平臺未通過明顯方式告知限制性條款導致用户者產生誤解,屬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你們家在用智能電視嗎?

在付費觀看內容時

還遇到哪些問題?

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