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未來大會」難瞭網易元宇宙未來

2022-12-23 16:07


文|元宇宙日爆,作者|凱爾,編輯|文刀

最近,「2022網易未來大會」線上、線下全開麥,元宇宙再次成為主角之一。網易連續兩年將元宇宙放在其品牌峰會的C位議題中,足見這家互聯網公司對這個新風口的重視,而它自己也是元宇宙賽道的重度玩家。

今年,網易在旗下游戲《逆水寒》中復刻了一座元宇宙版的稻城亞丁,同時也在數字藏品和虛擬人等元宇宙內容方向發力,平臺類元宇宙產品「瑤臺」更被網易力推。

相比互聯網科技巨頭推出的全景式虛擬空間,網易在元宇宙平臺產品上依然走得是場景化路線,瑤臺主打「會議」這一細分場景。小切口、重場景幾乎是「網易製造」的一貫風格,但這種路線這麼多年來一直讓它與互聯網科技巨頭的角色失之交臂。

當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紛紛在大數據、雲計算、雲存儲等互聯網基礎設施市場爭奪疆域時,網易忙於打造有道、雲音樂、公開課等「小而美」的產品。在互聯網公司的序列里,網易如同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但對互聯網基礎資源未能形成自主自控。

而被視作「下一代互聯網」形態的元宇宙,既需要強大的數據、算力、存儲等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支撐,也需要虛擬現實軟、硬件的投入。在資源資金與BAT對比都不佔優勢的局面下,你就不難理解提到網易的元宇宙佈局時,CEO丁磊會在「跑得比誰都快」的前面謹慎地加了一個「可能」。

元宇宙連登兩屆「網易未來大會」為哪般?

12月19日至23日,2022網易未來大會如期舉辦。本屆未來大會以「熵變·啟程」為主題,帶來了三場「思想之夜」和為期兩天的線下峰會。從議題設置來看,本屆未來大會的重頭戲當屬元宇宙。在三場思想之夜中,有兩場話題分別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和「企業家精神和市場經濟」展開思想碰撞,這些議題雖然體現了人文關懷和時代深度,但也被一些觀眾吐槽欠缺點「未來味兒」。唯一富有「未來感」的話題則交給了「元宇宙專場」。在杭州舉辦的線下峰會中,元宇宙同樣處於C位,不但作為三大分論壇的主題之一,探討XR、AIGC等新產業話題,還在會場中設置了「未來之境體驗館」,與虛擬人互動,讓與會者直達網易的元宇宙技術。

今年的網易未來大會可謂「元氣」十足,去年更足,直接是「門面擔當」。AI虛擬人、數字藏品藝術展、未來人居展都曾在上屆的未來大會亮相,探討的話題和探索的方向,相比今年也更有吸引力,包括「數字與物理融合的未來世界」、「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等,網易公司副總裁胡志鵬直接以「下一站,元宇宙」為題展望了未來。

也就在去年的未來大會中,沉浸式活動平臺「瑤臺」亮相,網易號稱將製作一個元宇宙會場,可以讓參與者用定製的虛擬分身進入並進行實時的互動社交。由此外界也產生一種認知,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前50強的網易,也要進軍元宇宙了。

2年時間,網易對元宇宙的佈局不少,以內容產品居多。

2021年12月,正是元宇宙概念蔚然成風的時候,網易推出了虛擬人軟件開發工具包「有靈」,支持3D智能捏臉、3D動畫合成、語音合成等功能。網易還投資了兩個幫助用户構建虛擬化身的產品Genies以及IMVU。

2022年1月,網易基於五年前自主研發的區塊鏈上線了網易星球數字藏品平臺,提供數藏一站式服務。

在頗為倚重的遊戲業務板塊,2022年,網易以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逆水寒》為場景入口,注入元宇宙元素,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亞丁國家自然保護區聯動,在遊戲內塑造了一座元宇宙版的稻城亞丁。

瑤臺作為網易唯一的平臺型元宇宙產品,被傾注不少品牌資源的投入,除了復刻元宇宙版的品牌峰會「2021網易未來大會」外,還在2021年12月2日網易雲音樂掛牌上市時舉辦了元宇宙敲鍾儀式,網易創始人、CEO丁磊以虛擬形象現身瑤臺,一度成為社交網絡的熱門話題。

網易對元宇宙的野心也隨着丁磊的發言展露出來。去年11月,丁磊在一場電話會議中豪言,網易已做好元宇宙的技術和規則準備,等到時機成熟的一刻,「網易可能跑得比誰都快」。

互聯網「好學生」25年未拔尖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耕耘25載,網易沒能像BAT一樣成為互聯網科技巨頭,那麼,它真能在被譽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元宇宙時代衝破格局、跑得比誰都快嗎?

從各大互聯網科技巨頭在元宇宙的佈局來看,Meta(Facebook母公司)選擇耗資數百億美金打造元宇宙全景平臺「Horizon Worlds」,百度也選了這條路造出「希壤」。反觀網易,在平臺型產品的開發上找了一個更細分的場景——會議活動。

瑤臺由網易旗下專業從事遊戲與泛娛樂AI 研究和應用機構「網易伏羲」一手打造,放到2020年8月上線前,這樣的研發背景很容易讓人以為網易會從最拿手的遊戲場景切入元宇宙賽道,結果並沒有。

據悉,網易開發瑤臺源於一場線上會議的需求。瑤臺產品總監郭冠敏曾對外介紹,2020年5月,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俞揚老師找到網易提出想將一場國際會議挪到線上舉辦,經過深度溝通,網易決定立項瑤臺,以打造沉浸式的線上會議場景。

官方口徑中,瑤臺的定位是「沉浸式活動平臺」,進一步釋義為「用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打造全新的線上活動模式」。為此,瑤臺上線了屏幕共享、PPT 嵌入式播放、實時翻譯、視頻暢聊、多分會場自由切換等功能,有一種在線教育、在線會議混合體的既視感,相較理想中能將人類的現實生活映射甚至超越現實的虛擬空間,瑤臺更像是一個三維化的會議軟件,只不過注入了虛擬空間和虛擬人等技術,刻畫出了一個元宇宙的輪廓。

據悉,截至目前,瑤臺已經打造了超過200場線上活動,包括行業峰會、展會展覽、藝術展廳、學術會議、線上發佈會等,包括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網易雲音樂 IPO 大會、第二屆分佈式人工智能國際會議、《永劫無間》職業聯賽發佈會等等。可見,依靠細分場景,瑤臺已經進入了商業化的階段。

在品牌性上,網易瑤臺從不誇大自身的輻射廣度,不套「未來世界」這樣的虛招子,直接投身了一個具體的場景。這樣的定位和網易的發展風格一脈相承。

從1997年創立至今,網易身上的標籤是各種軟件產品。創造了中國第一家免費郵箱系統Coremail的網易,曾將80年代末期就已經在海外普及的通訊工具帶到了中國市場。網易郵箱至今長盛未衰,始終佔據着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此后,從門户網站(網易新聞)、遊戲(《西遊》系列)到在線翻譯(有道)、音樂(網易雲音樂)、電商(考拉海購),每個賽道都有網易的身影。

在打磨產品上,網易無疑是一把好手,且善於用產品做其他場景的衍生。典型的例子是,在翻譯賽道,網易推出有道詞典App,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有道詞典筆、AI學習機、翻譯王等硬件產品,同時衍生了有道精品課這一線上課堂業務。有道也不負網易期望,修成正果,於2019年10月25日在紐交所上市。大眾更加熟悉的另一個網易系產品是網易雲音樂。自2013年上線以來,網易雲音樂用一款音樂軟件打入了社交領域,抓住了一批文藝青年的心。

但值得思考的是,在互聯網行業存續25年,網易始終沒能成為BAT一般的巨頭,給外界留下「網易是一家好的產品公司,但卻始終難以獨佔鰲頭」的印象。

明明是「好學生」,網易為何在互聯網行業不拔尖?

從2014年到2018年,互聯網從改造傳統行業的藍海進階到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紅海階段時,網易沒有向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方向轉型,陷入了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追逐中,產出好產品了,但失去了抓住未來型資源的機會。

反觀BAT,即使他們各自從搜索引擎、電商、即時通訊這些具體的互聯網場景起家,但在佔住市場地位后便快速轉向,開始向平臺型的互聯網基建過渡,瓜分了大數據、雲計算、雲存儲等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市場,奠定了大廠的江湖地位。要知道,數據、計算、存儲之於互聯網的發展來説,就如同石油、鋼鐵、電力對工業的重要性一樣,屬於支撐產業的核心資源。而這些資源逐漸被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企業以與網絡運營商合作的方式納入了麾下。

相比資源型互聯網公司,走產品路線的網易逐漸進入了互聯網企業的第二梯隊。

瑤臺元宇宙難通「下一代互聯網」

網易也並非沒有嘗試過向基礎設施轉型,但從結果看,路很難走寬了。

以雲服務為例,網易也有云。但提到「網易雲」,大眾最熟悉的是網易雲音樂。事實上,這個客户端只是網易雲對「場景化雲服務」的后來落地。真正與雲有關的「雲計算及大數據」業務是由后來更名為網易數帆的這家公司為主,也是網易「場景化雲服務」的主要提供方,其特色是以通信、視頻、安全、基礎服務等具體落地場景為核心,提供大數據服務。

但無論是在在線音樂市場還是大數據雲服務市場,網易都算不上佼佼者。

網易雲音樂雖然拿下了「文藝青年」羣體,但始終難以撼動騰訊音樂在在線音樂市場的」老大哥」地位。儘管兩家在線音樂平臺在2020年就佔據了中國音樂市場97.3%的市場份額,但根據MiDiA有關《2021年Q2季度全球流媒體音樂平臺的市場份額報告》,騰訊音樂的市場份額佔比為13%,位居全球第四,網易雲音樂佔比6%,位居第六。以此推算,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幾乎是三七開的狀態。

網易雲音樂證明了「場景化雲服務」的可行性,進而可向對大數據服務有需求的客户賣產品,但沒能將網易數帆這個雲服務提供商推上市場的頭部位置。

全球獨立研究諮詢機構Forrester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和中國雲計算市場Forrester Wave報告》中,阿里雲牢固地佔據着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領導者地位,也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唯一盈利的雲廠商,跟在阿里身后的是華為、騰訊、京東和百度。在雲服務市場,網易名不見經傳。

擅長場景化、產品化的網易能推出優秀口碑的產品,但大多數產品總是難以成為賽道上的絕對王者。

以網易最大的「現金牛」遊戲業務為例。2021年網易在線遊戲服務業務淨收入628億元,佔總收入71.69%。但在中國遊戲產業,網易一直是「千年老二」,難以與騰訊分庭抗禮。根據來自伽馬數據、華鑫證券研究的數據,2016年至2021年間,騰訊在中國遊戲產業的市佔率均在40%以上,而網易遊戲的份額始終在15%左右。

在電商領域,網易於2015年1月上線網易考拉海購,主打全球購細分市場,最終的命運則是被阿里巴巴收購,沒能在電商的細分賽道「海淘」中成就霸業。網易也曾大舉進入直播賽道,於2013年上線網易BoBo直播平臺,主打明星直播,但一直不聲不響;2017年,網易上線薄荷直播平臺,僅運營了一年多時間,便在2018年底宣佈關停。

在遊戲行業,網易也難以翻過騰訊這座大山;電商領域,「網易嚴選」只是瓜分一部分家居市場;直播賽道,網易乾脆沒了一席之地。

當新風口「元宇宙」到來時,網易又來了,但瑤臺既不是元宇宙的底層平臺,也不走全景化平臺的路線,會議這個細分場景,很難不讓網易再度陷入「產品不錯但難以成為王者」的固有境地。

對於目標是映射現實甚至超越現實的元宇宙,這個虛擬空間需要強大的數據、計算和存儲這些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支撐,而在互聯網發展資源上沒有主控優勢的網易,給瑤臺用上了阿里雲的服務器。

在元宇宙硬件上,網易已經展現了意識,在2018年推出過AR眼鏡HoloKit,但生不逢時。 HoloKit被買家吐槽為「塑料盒子」,因為還需要通過前端插入手機來實現AR功能。相比於時下流行的Pico4、YVR 2等產品,網易HoloKit成了「過時產品」。

網易從具體場景出發、佈局元宇宙,從商業化看是一條出路。但是,當前的元宇宙賽道尚未進入需要用差異化、商業化打天下的時候,除了資源,技術、內容、硬件都尚處一片荒蠻。這對擅造產品的網易來説,機會仍然是大把的。但單就瑤臺而言,當人們從疫情中恢復正常生活、逐漸走出家門時,在線會議、在線演唱會這種場景,再沉浸、再立體又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