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字節鏖戰美團的關鍵一役

2022-12-23 10:45

「團購、外賣、直播,從搶奪商家資源到配送運力的補位,抖音蠶食本地生活的步伐正在提速。」一位分析師向虎嗅表示,在抖音兇猛攻勢下,本地生活賽道格局正在悄悄起變化。

以 2022 下半年為例,先是 8 月抖音與餓了麼聯手探索「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新體驗;接着 12 月 5 日,抖音與達達、順豐同城、閃送達成合作,為抖音商家提供「團購配送」服務,逐步實現團購套餐「全城平均 1 小時達」——從達人探店到團購配送,字節跳動正試圖撬動美團到店、到家兩大核心盈利業務,足以顯示出抖音對本地生活業務縱深的野望。

不僅如此,抖音還在世界盃期間上線「餓了麼外賣」小程序,雙方聯合打造的「即看即點即達」新服務已在南京試點。

「餓了麼需要抖音的流量入口,抖音需要餓了麼補齊后端配送,雙方聯姻最難受的無疑是美團。」餐飲圈資深研究人士高強向虎嗅表示,抖音算法能將低價團購精準推給用户,視頻展示又豐富了消費場景落地,其正成為本地生活格局生變的「鮎魚」。

尤其,在流量引領潮水走向的敍事慣性中,字節跳動在美團版圖撕開了一條口子,本地生活賽道也在新(抖音、快手)老(美團、阿里)玩家這一輪角力下充滿雄性荷爾蒙——字節跳動攪動商業江湖的點在於,不論切入什麼賽道流量都是其最具顛覆性的力量,即便暫時不被看好但其業務團隊首要任務是留在牌桌上,這樣便能保持市場、公眾對其成長的預期,即字節跳動依舊是一家年輕、向上攀爬且充滿可能性的公司。

抖音猛攻,加速挺進美團腹地

知名投資人、今日資本徐新曾經提出過一個「超級平臺」理論:「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了區域老大,所有競爭都是全國性戰役,所有生意都集中在手機 App 上,在這樣一個新時代,互聯網企業要麼做大成為超級平臺,要麼出局。」

那麼,最近幾年出現的規模最大的新型社交平臺是什麼?你可能一時間沒有答案,因為連 Facebook 也沒能推出任何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新社交產品, 但抖音是個例外。

張一鳴帶領字節跳動一頭撞進騰訊、阿里的狩獵禁地,遭遇重火力阻擊后,竟無意間改寫了版圖,催生出一個全民型娛樂平臺。其可貴之處在於,新生代巨頭陣營中,京東是在騰訊陰影下長大,滴滴、小米在新領域壯大,不過是在填補 BAT 時代老版圖的空白,唯獨字節跳動展示出了改寫版圖的實力——尤其抖音所向披靡的算法與商業效率,成為其左突右奔試水新業務的「殺手鐗」。

眼下,抖音鏖戰美團莫不如此,通過美團的流量之困撬動頭部優質商家「變心」出逃。

首先,過往美團經營策略是主打頭腰部商家,儘量綁定付費能力與品質較優的商家;抖音則是通過前期給商家免費合作推廣吸引部分尾部商家,通過幫助其開拓市場吸引頭部商家合作——單從攻守局勢來看,抖音正在步步緊逼美團的核心業務,進而倒逼預算有限商家不斷向抖音加大資源投入,這無疑掐準了美團的命門。

久謙中臺專家紀要數據顯示,抖音本地生活 2022 年上半年除廣告費外團購 GMV 超過 240 億元,而到餐佔比達到 50%(此外,酒旅佔比 1/4 ,到綜非酒旅佔比 1/4),且抖音與美團餐飲類目的商家重合度高達 87%~90% 。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向虎嗅表示,美團與抖音在團購方面重合度較高的商户投入中,商家抖音預算佔總預算比例達 60%~70%,腰尾部品牌超 30% 預算投放也在被抖音「消化」——要知道,餐飲品牌於抖音的預期投入佔比不包括佣金,僅為市場支出費用,足見抖音搶走了美團多少蛋糕。

對此,產品經理判官表示:「美團外賣是掙辛苦錢,容易賺的錢還是競價排名、到店業務;抖音流量充沛,從線上倒灌到線下商家自然願意付費投放。所以,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

虎嗅還了解到,抖音本地生活常見團購主要分成兩類:一是找到聯聯周邊遊、實物主義等第三方拿抖音特色授權,再將商户抖音團購掛在自有小程序下,此類收費較高,要求商户具有 50% 的折扣率,再抽走 18%~30% 的佣金,部分公司採用五五結算;二是商户利用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資質在自己的抖音號下申請開通抖音團購,未存在額外費用。

其次,美團與抖音具有不同的推薦邏輯,美團是搜索推薦,抖音是興趣推薦;美團上的流量接近固化,商家獲取新客難度越來越高,而抖音通過前期給商家免費合作推廣吸引了部分尾部商家,並以低價團購、達人探店、直播等方式在疫情期間不斷拉攏品牌商家、吸引頭部商家加入合作。

國海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抖音本地生活商家呈現出明顯的頭部效應,頭部商家佔比高。以肯德基、麥當勞、瑞幸咖啡、奈雪、茶百道、小龍坎等 KA 客户為例,這些品牌背后均有抖音城市整合營銷服務的助力,據合作過的某品牌華東市場負責人向虎嗅透漏,「抖音整合營銷價格約為 100 萬左右。」

不過,卡思學苑合夥人大旗向虎嗅分享過一個案例:國內某知名珠寶品牌在抖音 2021 年退貨率達到驚人的 64%,如此高的退貨率導致庫存積壓,雖然其財務報表優秀但估值虛高。

「某些珠寶品牌希望抖音走量粉飾報表,雖然珠寶(不分碼、不分人羣)貨值極高,但不能二次銷售就會變成庫存,越低客單價產品工費佔比越高(尤其抖音促銷百元內珠寶工費佔比高達 70~80%,料錢僅 20%),不溶成黃金時資本市場認可財務報表殘值,但只要將這部分滯銷/退貨飾品回爐融成黃金,工費損耗會讓其殘值大打折扣。」大旗向虎嗅説道。

事實上,抖音入駐商家主要分為三類,即入住抖音企業號、開通 POI 及開通團購的商家。久謙中臺專家紀要數據顯示,截止 2022 年 8 月,抖音全量商家約 141 萬家;美團到店業務與外賣商家總量為 500 ~ 600 萬家。

不過,據媒體報道,2022 下半年抖音生活服務 GMV 保持高速增長:9 月 GMV 超過 80 億,10 月超過 100 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22 年前 10 個月抖音生活服務累計 GMV 已經逼近 600 億。另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抖音生活服務 2024 年計劃完成超 2500 億元的交易額——這一數字與市場測算的美團 2021 年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交易總額接近。

「美團經過長期市場教育逐漸養成了用户主動搜索的心智,這其實是接住私域轉化,某種程度是品牌承接,交易鏈路自閉環,弊端在於流量自主權全被平臺剝奪,導致直達成本越來越高,這為抖音撬動本地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虎嗅表示。

上述招式拳拳到肉打過來,抖音咄咄逼人的攻勢已然引起美團的警覺。

據《晚點LatePost》報道,美團內部已經有反饋,態度非常忌憚,「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防禦抖音」;另據虎嗅統計,僅 2020 年美團便嘗試了近百種「生活新樣態」服務品類,包括無人餐廳、360 沉浸劇本殺、兩小時核酸快檢、寵物私教減肥班、共享錄音棚等;2021 年 8 月還傳出美團內測「飯小圈」;2022 年 5 月,美團上線直播工具「美團直播助手」,部分餐飲商家通過直播 + 爆款單品(低至四折)促銷。

原因不難理解,抖音內容本質是一次店鋪種草觸達,且可產出客評積累,自然站在了大眾點評對手位,而大眾點評在圖文時代積累的優勢漸漸被短視頻浪潮解構。如果再疊加 2021 年反壟斷調查、騎手社保等事件對美團現金流的逼仄,它急需新業態增量緩解自身焦慮。

甚至,美團優選(下沉市場)、美團買菜、美團閃購(一二線市場)無不急於攫取新增量——畢竟,餐飲、社區團購、零售都具有內在聯繫,美團需要用新興營銷方式串起不同場景間的流量聯動。

抖音與美團的差異化競爭

事實上,抖音對本地生活業務的倚重比外界看到的還要迫切。虎嗅獲悉,2022 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已將發展核心從「文旅」轉移至「到餐」,「因為上半年文旅商業化表現太差」;並且,抖音將商業化團隊與區域運營團隊融合,共同開展抖音本地生活業務。

然而,即便抖音的行軍路線已經挺進美團的腹地,但兩者現階段依舊差異明顯。首先,在業務開展模式上抖音先選定城市,再根據城市制定模式,這與美團不盡相同。

據虎嗅與業內人士溝通發現,美團發展至今打法和戰略更加成熟,其在挺進新城市拓城前期毀放權直營團隊經營操作,若該城市一段時間難以盈利,拓城任務則會交由城市代理合作,待經營狀況改善后再由直營收歸;抖音發展模式則是由城市代理模式轉向直營模式,即抖音開拓新城市先通過城市代理打前鋒,再慢慢搭建直營團隊迅速收權。

原因在於,抖音直營模式困難程度要遠高於美團,不僅包括服務團隊、商家體系、騎手運力、后端客服等還包括自身 BD 隊伍、招商等一系列協同服務,所以抖音現階段仍處於城市代理主導,抖音直營為輔的階段。

虎嗅通過核心信源獲悉,抖音本地生活總部團隊現在約 4000~5000 人,主要由用户增長團隊、同城團隊、生活服務內容團隊等組成;至於組織職責,抖音本地生活市場大部門主要負責作者管理、內容管理、城市代理人審覈以及市場營銷管理;產品部門負責產品迭代管理;商業化部門主要負責商户拓展,包括 SMD 客户拓展;城市代理團隊由抖音本地生活直營團隊管理。

此外,抖音同城按照城市劃分原則,大城市設一位負責人,多個小城市設立一個負責人,並將管轄版圖劃分爲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華西五個大區。

其次,抖音在直營與城市代理建設上也與美團存在差異。

目前,抖音本地生活主推的是城市代理模式,其收入來源為商家入駐手續費用、商家傭金與商家流量推廣費用,代理城市產生的流水會計入大區業績,比如第一批城市合夥人的地域為貴州與樂山等,樂山團隊流水與成本會計入華西大區。

抖音第一批城市運營時間為 2021 年 10 月,虎嗅通過一位接近抖音內部人士瞭解到,本地業務對於初期直營開放城市會綜合考量軟硬件條件:硬件條件為該城市抖音商業化團隊的運營能力、商家數量以及達人資源;軟性條件為該城市的物流配送能力以及文旅發展情況。

然而,這步棋其實是把「雙刃劍」——優勢在於,城市代理運營團隊對該城市市場情況掌握程度較高,業務開展速度較快,且城市代理團隊成本遠低於建設直營團隊;劣勢則在於,過於倚重城市代理會改變抖音本地生活與達人合作流程,進而降低達人與抖音本地生活合作,削弱雙方的信任關係。

一位接近抖音人士向虎嗅表示,本地生活比區域運營流量預算多數倍。「‘川西第一場雪’與‘重慶火鍋節’獲批的流量有十倍之差,而中臺給每一位達人的預算為一萬 DOU+,區域內容給給每一位達人的預算為 200~300 DOU+。」

鑑於此,虎嗅瞭解到抖音本地生活對城市代理團隊審覈標準頗為嚴苛,包括:

  • a、有無相關城市代理運營經驗,包括美團與餓了麼等軟件城市代理運營經驗;
  • b、有無線上內容運營資質;
  • c、商家入駐數量;
  • d、商家與抖音達人促合訂單數量。

不過,一旦城市代理團隊發展較差時,抖音也會迅速組建本地生活商業化團隊。目前抖音已在合肥、成都設立商業化團隊(協同搭建研發、創新業務等部門),並在合肥、重慶設立區域運營團隊。「成都與重慶作為商家的大本營,上海與杭州為達人的大本營。」一位前抖音本地團隊員工向虎嗅表示。

至於抖音本地生活城市直營業務,其收入來源為KA整合營銷費用、商家流量推廣費用以及商家傭金。虎嗅從一位知情人士處拿到的資料顯示,抖音直營會定向邀約商家入駐,定向邀約存在三種模式:

  • 第一、基地入駐,商家銷售類目需入駐抖音直播基地並交付保證金,直播基地帶有抖音標誌;
  • 第二、定向邀約,類目需聯繫字節跳動員工特殊處理;
  • 第三、定向招商,其僅向抖音認可的商家開放。

此外,抖音本地生活業務設立了頗為苛刻的年度目標:第一部分是根據地域進行劃分目標 GMV,包括華西區目標 GMV 與華東區目標 GMV 等;第二部分是各城市目標成交單量分為運營部門促合單量(達人與商家成交單量)、優秀案例數量與達人流量,考覈方式為雙月考覈。

至於服務端,抖音先於 2022 年 4 月將商家團購業務遷移至專屬經營 App 「抖音來客 」,其與美團點評管家類似,商家可在后臺上下架產品、留言及數據營銷,具備團購、分門店獨立收款及開票、評價管理等功能,兩個月后還推出專門服務商家的數化投放產品「巨量本地推」;接着 2022 年 6 月 1 日后抖音從此前僅收取 0.6%(支付通道服務費)佣金調整到根據不同類目收取 2% 到 8% 不等費用,提高對本地生活商家抽傭。

不過,與抖音合作過的餐飲負責人 Wayne 向虎嗅表示:「深圳地區抖音到店業務就是一盤散沙,平均兩個月換一個城市經理,BD 全部是本地生活外行,這樣的團隊連口碑都不如怎麼去背刺美團?」

抖音為何必須啃下「美團」?

誠然,字節跳動這家年輕巨頭站在舞臺中央太久,擴張也變得無邊界,但到家配送是一個商品、供應鏈、物流多方合力的系統,強依賴運力及用户心智培養,抖音現階段為何要「啃」這塊硬骨頭?

一方面,智研諮詢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年末中國外賣用户規模達 5.4 億人,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 1 億人;外賣市場的商家註冊量也在 2021 年便達到了 140 多萬家,同比增長超 80%——可見,這確實是一條「水大魚大」的好賽道。

另一方面,上海財經大學電商研究所所長崔麗麗認為,外賣是抖音流量變現的新場景,在大眾偏向謹慎消費背景下,以餐飲為主的引流消費是相對較好的市場,字節跳動優勢在於短視頻引流更為直觀、吸引力大;其次,抖音也具備綜合性內容平臺的屬性,流量大且受眾面廣。

順着這個邏輯,天使投資人、互聯網企業戰略顧問高冉分析認為,字節跳動搶本地生活是抖音向超級平臺進化必然會經歷的演化路徑。

「當那些枝干般的萬億賽道跑馬圈地完成后,字節跳動只能進入更細的維度二次競爭。目前看本地生活機會更大,它們如同毛細血管滲透廣泛,且落地商業場景足夠豐富、高頻,自然成為巨頭覬覦的蛋糕。」高冉向虎嗅説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