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早知道 | 新華製藥:努力發揮產能!港股臨價值重估,看好三條主線

2022-12-19 08:08

【今日頭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會議指出,着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而數日前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

寧吉喆:預期明年必將迎來旅遊業的恢復性增長熱潮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要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藴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和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推進紅色旅遊自駕遊,文化遺產旅遊、工業旅遊、康養旅遊、旅遊演藝等創新發展,提升度假休閒鄉村旅遊等服務品質,完善海洋旅遊、遊輪旅遊、低空旅遊等發展政策,可以預期明年必將迎來旅遊業的恢復性增長熱潮。

【大勢展望】

富國基金:港股市場或面臨價值重估 看好三條主線

上周五美股收盤,道指跌281.76點,跌幅為0.85%,報32920.46點,上周累跌1.66%;納指跌105.11點,跌幅為0.97%,報10705.41點,上周累跌2.72%;標普500指數跌43.39點,跌幅為1.11%,報3852.36點,周累跌2.08%。港股ADR指數下跌,按比例計算,收報19308點,較香港收市跌142.01點或0.74%。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全面修復行情仍處於觀察適應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定調后,政策預期博弈退潮,疫情成為核心觀察變量,預計本輪疫情流行期將在明年1月達峰,2月經濟將快速恢復,在此期間市場仍將以存量博弈特徵下的短期交易為主導,波動依然較大;建議圍繞醫藥醫療、地產產業鏈和出行鏈三條內需主線均衡配置,並關注政策定調積極的數字經濟主題。

富國基金稱,在海外利率拐點、國內政策支持、經濟修復的預期下,港股市場或面臨價值重估。看好三條主線:1、穩增長政策加碼,針對地產和醫療基建的再加槓桿,或帶動金融地產、醫療器械的修復;2、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帶動消費重啟、估值修復、以及防疫新常態下的免税、餐飲、醫療服務等機會;3、海外流動性反轉,國內監管政策緩和,帶來科技互聯網價值的重估。

【熱點前瞻】

石四藥集團(02005):擬接受委託生產布洛芬緩釋片及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石四藥集團港交所公告,集團全資附屬公司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於2022年12月17日與一家國內著名製藥公司簽訂了一份合作意向書。根據該意向書,委託方擬委託石家莊四藥生產布洛芬緩釋片及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委託生產量分別為每年10億至25億片及每年6500萬袋。該委託生產使用包括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人工硫磺及馬來酸氯苯那敏的原料藥由委託方採購,其費用由委託方承擔。除原料藥以外委託生產所需的輔料、包裝材料、生產相關的各類費用及運輸費用均包含在雙方約定的委託生產加工費中。

同城配送解燃眉之急 平臺加大招募力度

隨着疫情進一步發展,民生物資配送也發生了變化。有些人急需的藥品、生鮮食品,從等發快遞轉向了更具時效的同城配送。這也導致同城配送的運力出現緊缺情況,為此,UU跑腿、達達快送以及美團跑腿和餓了麼跑腿等多家同城配送企業均展開了騎士招募計劃。據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達達外賣騎手計劃招聘3000人、達達落地配配送員計劃招聘3000人。另外,自12月9日以來,京東每天都能接到求職者的電話諮詢,京東旗下達達快送已有1200人開始上崗工作。UU跑腿也發佈了招募貼,計劃面向全國180多個城市持續招募,盡最大可能緩解運力壓力。同時,也要兼顧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運力協調,保障民生物資的運送時效。

中信證券:房地產銷售正逐步走向復甦 預計市場拐點即將出現

中信證券12月18日研報表示,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確認房地產市場政策已經見到拐點,即從警惕資產價格上漲為主的需求限制政策,轉向以鼓勵合理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為主的需求刺激政策,以警惕房企槓桿率過高的融資限制政策,轉向以流動性支持和預期引導為主的融資便利政策。當前土地市場位於低位,房地產銷售正逐步走向復甦,預計市場拐點也即將出現。看好房地產產業鏈。

萬科審議兩項融資議案 郁亮:「微光」正逐步變成「曙光」

12月16日,萬科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主要審議兩項融資議案。第一個議案是公司董事會向股東大會申請新增不超過500億元的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授權;第二個議案是向股東大會申請批准配發新股,數量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的A/H股數量的20%。這兩項議案是近期房地產政策工具的直接反映。自11月以來,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多部門頻頻出手,從信貸、債券、股權方面「三箭齊發」,全面支持優質房企融資。尤其受到關注的是「第三支箭」,證監會在11月28日公佈「股權融資優化五條新政」,幫助房企打通股權融資渠道。「今天行業最需要的是信心,這幾個月下來‘微光’正在逐步變成‘曙光’。」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市場的恢復是一個緩慢而温和的過程,只不過比預期的更温和,今年11月銷售回到了今年4、5月的水平,這個有點出乎意料,但也能夠理解。疫情防控優化之后,對短期市場有影響,但長期來看是個積極信號,因為社會經濟活動假以時日一定會恢復。

全國影院營業率連續兩天超80%

貓眼專業版營業看板顯示,截至12月18日12時,12月17日大盤票房1.4億,營業影院10361家,全國營業率82.86%,連續兩天超80%。

【個股點晴】

山東新華製藥(00719):公司在努力發揮產能 車間也在加班加點

中國是全球布洛芬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佔全球產能的三分之一,而上述藥品已經是成熟的仿製藥品種,國內批文很多。以解熱鎮痛的布洛芬為例,按照國家藥監局數據庫,僅國產藥品批文就達到558個,藥品劑型包括膠囊、顆粒、片劑等多種劑型。

華金證券在研報中統計,全球生產布洛芬原料藥的大企業有新華製藥(00719,000756.SZ)、亨迪藥業(301211.SZ)、巴斯夫,每年產能分別為8000噸、3500噸、3000噸。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燒藥「一藥難求」,搶購、缺貨等詞條屢上熱搜。在不少城市,面對市民的詢問,「無」、「缺貨」、「賣完了」是藥店的常用詞匯。在互聯網電商平臺,限時搶購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熱門產品,基本一上架秒被搶空。

如此成熟的藥品,為什麼會面臨缺貨?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給出了各自解釋。多家原料藥生產廠商將原因歸咎於消費者扎堆囤貨。零售渠道的採購們則認為,短時間內爆發的需求以及上游產能不足是重要原因,製藥廠們雖加足馬力生產但也面臨短時需求一旦過去,貨可能砸手里的風險,於是有製藥廠定出「鐵律」:因為疫情加班生產的產品,原則上不準退貨。此外,地域分配不均,秋冬季本就是退燒感冒藥銷售旺季,藥品被集中採購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消費者在購藥方面的感知。

有藥企人士直言:「確實太快了,如果能提前一到兩個月給藥企,現在也不會這麼被動。」好消息是,從目前各地發佈的信息來看,政府發放藥品也已經進入日程安排。

新華製藥表示,訂單已經排到明年1月,確實有一部分(訂單)可能存在政府調撥,但產能上來后,除了政府調撥相應區域外,全國各地都發。「公司在努力發揮產能,車間也在加班加點。」新華製藥方面説。

據新華製藥官網,12月15日,華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表示,集中全力支持新華製藥往前衝,擴大產能保市場供應,確保12月底前實現布洛芬等重點藥品產能翻番。

浙江新省委書記調研阿里 提出在這三件事上大顯身手

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考察阿里巴巴集團時強調,要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規範資本行為、激發創新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爭當規範發展模範生、創新發展領頭羊、融通發展服務商支撐者。

【頭條公告掘金】

先聲藥業(02096):一項抗新冠病毒候選創新葯先諾欣TM II/III期臨牀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組

先聲藥業公告稱,集團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武漢病毒研究所合作的抗新冠病毒候選創新葯先諾欣TM(SIM0417)治療輕中度COVID-19成年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II期臨牀研究已完成全部1208例患者入組。

集團將加快推進臨牀研究結果分析,積極準備新葯上市申請,同時抓緊擴大產能,以滿足急迫的臨牀需求,踐行集團「讓患者早日用上更有效藥物」的企業使命。

點評:先諾欣TM是一款針對SARS-CoV-2病毒複製必須的3CL蛋白酶的小分子抗新冠候選創新葯與利托那韋的組合包裝藥物。在臨牀前試驗中,先諾欣TM顯示出高效、廣譜抗新冠病毒活性。

2022年3月28日及5月13日,先諾欣TM分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2項藥物臨牀試驗批准通知書,分別用於輕中度COVID-19感染者治療,及曾暴露於SARSCoV-2檢測陽性感染者的密接人羣的暴露后預防治療。

先聲藥業最初成立於1995年,重點聚焦腫瘤、神經系統及自身免疫三大領域,同時也在佈局未來有重大臨牀需求的疾病領域。創新葯收入已成為該集團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收入約17.67億元,同比增長44.8%。創新葯收入佔同期總收入比重創歷史新高,達65.4%。其中先必新® (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銷售收入放量增長。

推進近60項創新葯在研管線。上半年新增IND 5項,達成FPI/FIH 9項,臨牀項目入組受試者超1000例。已上市的創新葯擴大至6款,2022年7月新增一款創新葯科賽拉® (注射用鹽酸曲拉西利)獲附條件批准上市。

【重點公告掘金】

大唐新能源(01798):前11個月累計完成發電量2540.44萬兆瓦時,同比增加8.35%

大唐新能源(01798)發佈公告,2022年11月該集團按合併報表口徑完成發電量269.41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6.85%。其中,完成風電發電量255.55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5.34%;光伏發電量13.86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45.51%。

截至2022年11月30日,集團2022年累計完成發電量2540.44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8.35%。其中,完成風電發電量2389.25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6.89%;光伏發電量151.19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39.59%。

點評: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電力企業之一。截至2022H1,公司累計控股裝機容量約13.18GW,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約12.1GW,光伏控股裝機容量約1.08GW。2022年目標新增新能源裝機2GW,預計大部分在四季度集中投產。

國家鼓勵併網運行超過15 年的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和退役,明確風電場改造升級項目上網電價補貼電量部分按原項目電價政策執行,其余電量部分按項目重新備案當年電價政策執行。

公司作為老牌風電運營商,佔據「三北」地區優質風資源,將充分受益「以大代小」技改政策紅利。公司目前「以大代小」總容量大約3.3GW,其中1.5MW以下,運行10年以上的風機容量為1.1GW,1MW以下風機數量近1100台。

華潤電力(00836):前11個月附屬電廠累計售電量達到1.66億兆瓦時,同比增加3.9%

華潤電力發佈公告表示,2022年11月該集團附屬電廠售電量達到1454.87萬兆瓦時,同比減少了5.3%,其中,附屬風電場售電量達到295.82萬兆瓦時,同比減少了2.3%;附屬光伏電站售電量達到10.91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19.2%。

2022年首11個月附屬電廠累計售電量達到1.66億兆瓦時,同比增加了3.9%,其中,附屬風電場累計售電量達到3171.86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10.5%;附屬光伏電站累計售電量達到124.39萬兆瓦時,同比增加了18.2%。

點評:華潤電力業務涉及火電、煤炭、風電、水電、分佈式能源、核電、光伏發電等領域。其中火電營收佔3/4,可再生能源佔1/4。華潤電力算得上中國效益最好的綜合能源公司之一。

去年煤炭價格高企,加上拉閘限電的影響,火電利潤承壓。但今年而言,火電業務最艱難時期已過去。此前重磅發改委下調煤炭進口關税至0,保供應和控煤價的政策將持續落實,預計公司單位燃料成本會有邊際改善,另外長協電價上浮亦有利於發電企業有效傳導煤價成本,火電盈利修復在望。

2021年投產的風電和光伏項目權益裝機量分別為14.3GW和0.82GW,預計2022年新增風、光項目併網裝機容量為6.3GW。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覈准或備案約1.8GW風電和35GW光伏項目,十四五期間項目儲備充裕。

【港股重要公告一覽】

5ba0ad7a1764675d6ae3b3b9a679229.png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