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2-14 09: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費主張/cici
2022年9月初,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在海外上線。在短短3個多月時間內,Temu用擊穿地底的超低價格掀起了跨境電商之間的「內卷」,甚至出現了亞馬遜商家利用Temu無貨模式套利的現象。而這條利益鏈的底端,恐怕還是Temu的註冊商家。
在國內拼多多平臺用户增長陷入瓶頸、營收增速放緩之時,卷王拼多多是否能靠Temu在海外複製昔日成功?
拼多多營收增速放緩、用户增長陷入瓶頸
目前,拼多多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初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自2019年以來,拼多多的月活躍用户數的增長率逐年下滑,到了2021年底,月活躍用户的增長率已降至個位數增長。2022年一季度后,拼多多不再披露月活躍用户數,但不難判斷其用户增長已陷入瓶頸,流量或已見頂。
用户增長遇到瓶頸的同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也放緩了,2018-2022年前3季度,拼多多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222.19%、159.16%、70.26%、102.52%、36%。
高速增長浪潮褪去之后,拼多多依舊未改「低端」的定位,平臺運營商依舊存在較多不規範的地方。一方面,平臺銷售商品審覈不過關,高仿、山寨、以及劣跡藝人下架的音樂,仍在拼多多上肆無忌憚地售賣;另一方面,平臺存在較多含缺陷的運營機制,如「未經商家同意退款給用户」等,這縱容了相當一部分的「白嫖黨」,傷害了無數商家的利益。
在此影響之下,拼多多的營收規模遠不及阿里巴巴、京東,但其黑貓投訴【投訴入口】平臺的投訴量卻穩居「電商三巨頭」之首。其中,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平臺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投訴量為445315件,京東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投訴量為555613件,拼多多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投訴量為695584件。
69.56萬件投訴中,投訴原因包括售賣產品質量較差、虛假營銷、平臺不經商家同意直接退款給用户、售假等。在此影響之下,拼多多與用户、註冊商家之間的矛盾不斷。
在國內拼多多平臺諸多用户、商家方面問題未能解決之時,拼多多卻又急於出海了,這或是爲了緩解用户增長陷入瓶頸、營收增長降速等問題。
Temu出海全靠「鈔能力」 靠「退貨不退款」滿足用户佔便宜心理?
2022年9月初,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正式在海外上線,該簡稱取自「Team Up,Price Down」,與國內名拼多多的意思相近,即「拼着買,更便宜」。憑藉大手筆補貼、超低定價、無理由退貨等,Temu迅速在北美打開局面。據data.ai數據顯示,9月16日,拼多多跨境平臺Temu登頂美國Google Play購物類軟件下載榜第一。
Temu吸引用户、商家的路徑,也與拼多多相似。首先,在用户端,拼多多在國內是依靠低價崛起,並通過助力(「砍一刀」、拉新給補貼)等活動,利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實現用户裂變,迅速成為比肩京東、阿里巴巴的第三大電商巨頭。在海外,Temu 也入鄉隨俗地搞起了「用户拉新發放佣金」的社交裂變,雖然沒有微信的助力,但5個新用户20美金的拉新補貼還是極具吸引力的。在美國reddit論壇上,有人發帖尋求 Temu 新用户,並許諾獎勵每個人2 刀。
除此之外, Temu還相繼推出了30%折扣、免運費、免費退貨、轉盤贏折扣等活動,甚至還開啟「1美分選1」且包郵的活動。
另外,Temu還沿用了拼多多「僅退款」這一挑戰消費者人性、挑戰商家底線的平臺運營政策,如發生質量問題由商家承擔,非質量問題由平臺承擔,對於質量問題平臺將對商家處以五倍的嚴厲罰款。該條款不僅吸引到了一羣羊毛黨,更有其他跨境電商平臺的商家藉此方式套利。
由此可見, Temu依舊沿用拼多多通過大額補貼的「鈔能力」吸引用户加入,同時平臺縱容羊毛黨的存在,滿足了用户佔便宜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或能助力Temu迅速在海外跑馬圈地,但若后期像拼多多平臺一樣,諸多用户問題難以有效解決,用户高增或難持續。
Temu賣家利潤空間被寄售規則、高倍罰款擠壓
在吸引商家入駐方面,Temu一開始採取0佣金的模式招募全品類商家,但賣家無定價權,由平臺統一定價,然后以供貨價與賣家結算。在運營模式上,Temu結合了亞馬遜和SHEIN的模式,大致流程如下:
(1)賣家報價:國內賣家根據招募品類,提報合適商品及報備底價。
(2)寄樣審覈:賣家將通過初選的產品寄樣至廣東倉,會有專門的品鑑官進行質量、花色、質檢報告的評判。
(3)賣家供貨:品鑑官對選品審覈后,賣家對供應商品進行20-50件的供貨,將貨物發往廣州國內倉備貨。
(4)平臺銷售:Temu完成上架下訂、出貨配送等(目前沒有海外倉,由國內倉發往海外), 15天內無銷量的貨品退回商家。
(5)簽收結款:到貨時間預估為7-9天左右,賣家簽收后,按照簽收日T+1來結款。
但目前看來,這種模式對於商家而言並不美好,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定價權在於平臺方,商家供貨價較低、利潤微薄。Temu 採取類自營模式,賣家負責供貨,平臺掌握商品定價權,並要求賣家報送產品底價,價格需要比同類產品在 1688 批發網站或者其他電商平臺更低。
其次,商家貨品面臨一定的商品滯銷風險。與拼多多不同的是,Temu不能一單一發,而是要先發一批貨至廣州國內倉。若貨品成功賣出並簽收后,平臺與商家借款,若賣不出去了,商家發出的一批貨品存在滯銷風險,這無疑加大賣家的庫存壓力、資金壓力。
最后,花式罰款,讓商家微薄利潤雪上加霜。同國內拼多多平臺一樣,Temu爲了規範賣家行為,也設置了各式各樣的賣家罰款,主要是針對發貨時間、產品質量的罰款。
發貨時間方面,近日Temu向賣家推出了JIT預售模式,賣家無需先備貨到廣東倉庫,就可預先上架出售。入JIT模式的賣家,在產品訂單產生后,24小時內發貨至Temu肇慶倉庫即可。需要留意的是,發貨需要用「順豐加急」配送,以確保產品能夠次日到達拼多多的廣東倉庫,且運費需要賣家自理。
儘管JIT模式説是爲了減輕賣家的庫存壓力,但實際上對賣家的罰款力度不小:超過24小時未發貨,罰款1倍商品貨值;超過48小時未發貨,罰款5倍商品貨值
產品質量方面,Temu規定因商品質量導致賣家拒收,或因缺貨導致無法按時履約的,要罰款5倍商品貨值。如此高昂的罰款,不由讓我們想起了被國內拼多多罰款折磨的商家們。
樂觀來看,Temu的推出或能有效助力拼多多突破用户瓶頸,但靠「鈔能力」吸引用户、壓縮商家獲利空間帶來的增長之路,又能維持多久,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