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夜讀 | 技術分析是如何讓你虧錢的?成千上萬散户夢中驚醒!

2022-12-13 23:56

現年33歲的外匯交易專家羅爾夫(Rolf Schlotmann)是一名純粹的價格行動交易者,他説,在交易中傾向使用趨勢分析,喜歡保持簡單,以及保持圖表的潔淨。今天,我們分享一篇羅爾夫有關技術分析與圖表解讀的文章,以期能夠在交易中幫助你。

直面這個事實吧:你用什麼策略或者系統都無關緊要。因為任何交易方式都能帶來盈利。這里説的「交易方式」指的是你如何定義入場和信號。我一直認為,解讀圖表、定義入場和交易的方式,與所用的策略是否能盈利並無多大關係。在技術分析中尤其如此。

技術分析和價格走勢分析看起來很簡單,即使是剛到來的交易新手也能很快看懂這些形態。但是,到真正交易時才發現,原來技術分析和價格走勢分析的主觀性極強,因此也很難掌握。

今天可不是用來討伐技術分析的,畢竟我本人是技術分析的狂熱粉絲。分享這篇文章,只是讓大家能夠更全面地瞭解技術分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技術分析,知道它如何用於交易。很多人不斷更換新的系統,希望交易有所改善,但這是走了彎路。交易不是尋找更好的入場和系統,而是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有用的交易方式。

技術分析非常主觀,任何方式都可以奏效

這可能並不是技術交易者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可能他們選擇技術分析,是因為覺得它比基本面分析的優勢更明顯,比如不用面對市場面的不確定性,而且認為技術分析只需要畫出一些趨勢線和價位、識別價格形態就可以做到。

下面有幾個圖表,全部都是同一交易工具、同樣的時間周期和範圍,但是價格形態和工具不同。用這幾個例子想告訴大家,你用的什麼系統或者方法都無所謂,造就盈利的交易者的並不是選擇入場的方式,而是其它更核心的東西。

下面主要是畫出趨勢線,看看趨勢線突破。這些信號都看上去不錯:

有些交易者可能不喜歡用趨勢線,那麼可以尋找頭肩形態,這個形態基本上也能給我們同樣好的交易信號:

移動均線(MA)也用得很多,交易者用它們來識別交叉點,識別到的信號也很好。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信號的質量,可以疊加其他移動均線來找到多個移動均線的交叉:

隨機指標用來分析趨勢和趨勢變化。理論上來説,交易者尋找的是兩條隨機線在80/70和30/20之間的交叉。看下圖,隨機指標也可以用來識別好的交易機會:

當然,不能忘記還有很重要的支撐位和阻力位,以及結合起來分析的價格波動高點和低點。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同樣的圖表用這些經典的技術分析概念,也能在價格反彈或者突破點找到好的交易信號:

最后,我們甚至在圖表上發現了一個「狂吐駱駝」(puking camel

對技術交易者來説,什麼是真正關鍵的

想要傳遞的信息很明顯:通過交易任何圖表,利用不同的時間周期,尋找不同的價格形態或指標,你其實都可以找到潛在的好的交易機會。

當然這個結論畢竟是事后總結出來的。在真實的交易中,我們可以找到好的入場信號,這些交易看起來都有盈利潛力,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完全把握市場走向會如何,交易結果又會如何。

真實的交易對比事后分析總結還多了一些對交易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執行、訂單風險管理和交易管理

  • 情緒——情緒是很多交易者的天敵,對交易決定影響很關鍵。入場交易后,我們首先就要確保情緒儘可能不要出來干擾自己的決定。很多時候,這比用什麼指標或者形態更重要。
  • 執行和訂單——你如何定義入場?在哪里設置止損和止盈?如果這些沒有設置好,那再好的交易入場也無法帶來盈利。
  • 交易管理——管理交易是大事。如果不善管理,情緒佔了上風,或者沒有交易計劃,那交易結果依然無法預料。
  • 風險管理——沒有持續的資金和風險管理,再好的入場方式也沒用。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風險適合多少,最低風險回報比例又是多少。

入場在交易策略中應該只佔很小的角色。我再度強調,你用的系統不重要,因為任何方法都能盈利,同時任何方法也都會導致虧損。我們應該專注於建立一套有用的交易體系:

價格形態的不完美

交易中,很多人傾向於尋找書本或理論上描述的價格形態,或者明顯的波動,但也正是這些交易者容易在市場上失利,明明有較大盈利潛力的機會也很難出好的結果。

價格形態和波動是不完美的它們不可能照着書本的樣子出現。價格波動是非常靈活多變的,我們需要時刻記住這一點,併爲隨時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準備。

(左側是你希望看到的完美形態,后側卻是實際上可能出現的樣子)

為什麼技術分析可能無法帶來盈利?

導致交易者很難根據技術分析盈利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對市場靈活性隨意性的瞭解

交易者每天都能蹦出很多問題:頸線在哪里?如何畫出第二個肩?這真的是楔形形態嗎?價格真的成功重新測試移動均線了嗎,還是再等等看下一根蠟燭圖?這是足夠強勢的突破嗎?......

我建議停止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入場上,還是多關注交易系統的其它因素吧。好的交易者會將眼光放在交易體系這個整體上,多花時間檢查風險管理、交易管理、止盈、風險回報比例等等。

如何使用好技術分析?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主張就是,選擇一種交易方法,想辦法建立起自己的一套適用的體系,而不是頻繁換來換去。如果你還在虧損,那一定不是因為入場不好,而是因為你忽略了其它重要的東西。

以下這些小貼士則可以幫助你構建自己的交易方法,在技術分析時可以做到更加客觀:

  • 建立固定的畫價格走勢形態的規則,寫下來放在電腦旁邊,每次做分析時都提醒自己一次;
  • 要非常瞭解自己準備交易的形態,而且能夠區分好的形態和壞的形態之間的差別;
  • 瞭解自己要使用的工具和指標,不要經常更換;
  • 在分析結束的交易時要保持客觀,不要有事后諸葛亮的心態;
  • 入場沒有大多數人以為的那樣重要。入場前后發生了什麼更重要;
  • 理解交易形態有不完美的地方;
  • 技術分析要靈活多變,只要你真正瞭解交易系統的方方面面,才能避免主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