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漲勢收縮,汽車股市值增厚3000億

2022-12-12 12:04

引言:五大板塊繼續保持全線上揚,但力度有所減弱。

【要點提示】

· 經銷商集團板塊漲幅最高,達到7.24%;

· 乘用車板塊上漲3.6%,市值增厚1500億;

· 新能源&智能化板塊上漲1.37%,市值增厚1300億;

· 商用車、零部件板塊分別上漲2.38%和1.22%。

2022年第49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汽車股保住了上漲行情,股價平均上漲2.97%,市值增厚3082.22億元,飄紅者約七成;但相比第48周上漲7.81%、市值增厚5000億元,漲勢幅度有所收縮。

大盤方面,恆生指數、深證成指和上證指數三大股指繼續集體收漲,其中恆生指數表現尤其突出,大漲6.56%,后兩者分別上漲2.51%和1.61%。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資本市場普遍對於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即將放開,恢復經濟持謹慎樂觀態度。

從總榜單來看,造車新勢力表現依然強勁,零跑汽車、小鵬汽車H股和理想汽車H股,分別以29.05%、20.13%和15.91%漲幅位列總榜第一、二和四。

另外,部分港股經銷商走強,例如和諧汽車上漲16.38%位列第三,汽車之家、美東汽車、永達汽車均躋身總榜前七。

跌幅方面,華晨中國下跌10.41%墊底,也是本期唯一跌幅超過10%的個股;同時眾泰汽車、理想汽車美股跌幅超過7%,為跌幅前三;另外除科力遠下跌5.11%外,其余翻綠個股,跌幅均在5%以內。

以下,《汽車K線》將統計在冊的股票分為五大板塊,逐一進行分析。

01 乘用車:零跑真正領跑,大漲近30%,理想聯合創始人為虧損埋單?

第49周,乘用車板塊上漲3.6%,市值增厚1556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股表現突出。

具體來看,零跑汽車上漲29.05%,主要得益於12月5日拉昇14.11%;截至12月9日收盤,該股報30.65港元/股。

消息面上,自12月5日起,零跑汽車股份獲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交易機制,這將有助於其擴大投資者基礎,觸達更廣泛的投資者羣體以及增加股份的交易流動性,同時也有助於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前11月18日,該股已獲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及其分類指數。

進入12月以來,零跑汽車累計漲幅達36.8%;在交付量上,零跑汽車前11個月累計交付10.27萬輛,進入10萬輛陣營,但是從單月表現來看,零跑汽車情況不容樂觀,連續低於萬輛水平。

除零跑汽車外,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蔚來三隻港股也實現明顯拉昇,同樣來自12月5日的助力,其中小鵬汽車漲26.41%,理想汽車漲12.21%,蔚來漲14.9%。

對小鵬汽車而言,雖然漲勢喜人,但也遭到了部分券商機構的減持或調低目標價。

例如12月2日,小摩以1.67億港元減持該股441萬股,持股比例降至6.86%;海通國際將其目標價下調25%至63.51港元;里昂雖維持其「買入」評級,但目標股價由136港元削減59%至55港元;大和則將其目標價削減69.5%至50港元……

不論是核心數據交付量遇到瓶頸,還是組織架構深度調整,小鵬汽車目前正在經歷嚴峻考驗;畢竟對造車新勢力來説,機遇只有一次。

對於理想汽車,其於12月9日披露了三季度經營數據,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淨虧損16.5億元,低於同期小鵬汽車的-23.8億元和蔚來的-41.11億元;從前三季度來看,理想汽車累計虧損23億元,也遠低於同期小鵬汽車的-67.8億元和蔚來的86.5億元;不過,與自身相比,這是其單季虧損新高。

在財報電話會上,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提到,L9上市和L8提前上市加速了理想ONE的退出,而公司此前並未料及這一情況,未能精準預測原材料需求;理想ONE加速退出市場,帶來了8.03億元損失。

伴隨這份業績發佈,理想汽車發佈全新人事任命,啟動矩陣型組織模式調整。理想汽車總工程師馬東輝將接替沈亞楠擔任理想汽車總裁併進入董事會,整體負責研發和供應鏈羣組;高級副總裁謝炎將出任理想汽車CTO,全權負責系統與計算羣組;沈亞楠則退出董事會,加入理想汽車流程變革委員會,並將於明年6月底結束在理想汽車的工作。

和小鵬汽車一樣,組織架構調整成為造車新勢力快速上量后謀求長遠發展的必經階段。

對於第四季度,理想汽車給出了交付4.5萬-4.8萬輛,收入總額165.1億-176.1億元相對樂觀的預期。另外理想汽車預計,2023年L9的穩態月銷量為8000-11000輛;L8穩態月銷量為10000-14000輛,這也意味着理想汽車月交付超過2萬輛或將成為常態。

2022年,是蜕變成蝶還是歸於沉寂,造車新勢力成為汽車行業艱難前行的一個縮影。

跌幅方面,華晨中國領跌,跌幅為10.41%;眾泰汽車下跌7.73%;另外與在港股市場表現相反,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蔚來三家上市公司的美股集體收跌,跌幅分別為4.45%、7.29%和3.81%。

整體來看,在乘用車板塊,造車新勢力個股是「亮點」,可也比較分裂。

02  經銷商:領漲五大板塊

第49周,汽車經銷商集團板塊上漲7.24%,領漲五大板塊,市值增厚71.53億元;其中僅龐大集團和中升控股出現下跌。具體來看,龐大集團下跌3.39%,中升控股下跌3.19%。

消息面上,瑞銀發布研究報告稱,新能源汽車等對傳統高檔OEM(代工生產)造成威脅,並將對汽車經銷商產生長期影響,其維持中升控股「沽售」評級,預計今明年新車毛利率為2.3%/2.4%,目標價由33港元降至29港元。

截至12月9日,中升控股報收41港元/股。

漲幅方面,和諧汽車以上漲16.38%逆襲,汽車之家H股上漲14.03%緊隨其后,另外美東汽車和永達汽車的一周漲幅,也均超過13%。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11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係數為1.88,環比上升6.8%,同比上升39.3%,庫存水平位於警戒線之上,汽車經銷商面臨較大經營壓力,尤其是合資車企經銷商庫存係數超過2。

03 新能源&智能化:寧王市值大增800億,重回萬億規模

第49周,新能源&智能化板塊上漲1.37%,市值增厚1307.65億元,其中寧德時代貢獻828.27億元。

具體來看,寧德時代以8.35%漲幅領跑該板塊,截至9日收盤報424.6元/股,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

據寧德時代披露,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其借款余額為937.34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392.07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2021年末淨資產比例為42.33%;並表示借款主要用於項目建設和日常運營,對生產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無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更重要的,12月6日,寧德時代與眾鋭(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鋭公司」)簽訂《關於產品採購及預付款的合同》。按照約定,寧德時代將在2024年至2030年期間,向眾鋭公司供應鋰離子電池模組產品,眾鋭公司將採購的產品分別銷售本田中國關聯公司,預計採購量合計約123GWh。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例如祥鑫科技、科達利、長盈精密,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11月,寧德時代裝車量達17.35GWh,市佔率50.6%,時隔七個月再度佔據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並創年內新高。

億緯鋰能以7.44%漲幅排名第二,截至9日收盤報90.6元/股,市值增加約250億元。

消息面上,億緯鋰能擬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2.9億元向100%持股子公司「玉溪億緯鋰能」增資;增資完成后,玉溪億緯鋰能註冊資本將由1,000萬元變更為30,000萬元。

此外,億緯鋰能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含70億元),用於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以及21GWh大圓柱乘用車動力電池項目。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今年前11個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258.5GWh,累計同比增長101.5%;在此背景下,億緯鋰能「當仁不讓」。

除上述兩隻股票外,恩捷股份、億華通和立訊精密的漲幅,均超過4%。

值得一提的是,億華通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獲上市聆訊;立訊精密被傳出成為奇瑞汽車第一大股東的消息,不過隨后被奇瑞控股闢謠。

雖為「果鏈一哥」,但立訊精密也已向汽車產業滲透和佈局。今年2月,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其還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

跌幅方面,科力遠下跌5.11%墊底,先導智能下跌3.02%,其余翻綠個股,跌幅均在3%以內。其中先導智能控股子公司「立導科技」、「光導精密」和「氫導智能」將增資擴股實施股權激勵。

整體而言,新能源&智能化板塊個股比較活躍。

04 零部件:三花智控逆襲

第49周,零部件板塊平均上漲1.22%,市值增厚97.65億元,過半數翻紅。

其中,三花智控從第48周領跌轉而第49周領漲,漲幅為6.10%,截至9日收盤報23.13元/股,市值增加約48億元;主要消息涉及其與子公司「三花製冷」獲得收儲及搬遷補償獎勵合計約5.46億元,預計將對三花智控及三花製冷損益產生積極影響。

玲瓏輪胎上漲4.47%排名第二,福耀玻璃A股和H股則分別上漲2.69%和1.48%,漲幅均較為有限。

此周股價出現下跌的股票,跌幅也較為有限,其中精鍛科技下跌1.59%墊底,寧波華翔下跌1.4%,另有東安動力和一汽富維分別下跌0.15%和0.11%。

12月9日,精鍛科技發生2筆大宗交易,成交量119.87萬股,成交金額為1479.04萬元;其余個股上周並未有重要消息發佈。

整體而言,零部件板塊表現較弱。

05 商用車:中國重汽領漲

第49周,商用車板塊股價平均上漲2.38%,市值增厚49.31億元;13只個股中實現上漲者有9只。

其中,中國重汽A股上漲12.88%領漲,截至12月9日收盤報15.77元/股。

截至11月30日,中國重汽累計回購股份5,066,229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312%,成交總額約6328.7萬元。

近期,西南證券對該股首次覆蓋並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8.4元;廣發證券也給予「買入」評級,判斷合理股價18.1元/股。中信證券則認為重卡行業拐點已漸進,預測2023年重卡銷量達到90萬輛,並認為重卡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置換周期,預計將在2023年四季度開啟置換。

第49周,五菱汽車上漲9.52%排名第二,漢馬科技上漲5.77%排名第三,其余翻紅個股,漲幅均在5%以內。其中漢馬科技12月5日拉漲停。

跌幅方面,安凱客車和亞星客車分別下跌2.66%和2.32%,同時金龍汽車與中通客車分別下跌1.74%和1.71%。

幾家客車企業上周均發佈了最新產銷快報。

數據顯示,安凱客車11月銷售220輛,前11個月累計銷售2490輛,同比減少24.48%;亞星客車11月銷售298輛,前11個月累計銷售1744輛,同比上漲4%;金龍汽車11月銷售4744輛,前11個月累計銷售37419輛,同比減少12.92%;中通客車11月銷售1218輛,前11個月累計銷售7302輛,同比減少10.97%。

其中 ,多數客車公司銷量同比恢復增長,但累計依然同比下滑。

整體來看,不論是客車行業還是重卡行業,2022年都異常艱難。或許,希望就在新的一年。

Views of Autoskline:

第49周,汽車股延續了前一周的上漲態勢,已屬不易。隨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有專家預測明年3月能夠進入相對平穩階段。

12月初,摩根士丹利時隔兩年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持股觀望上調至增持,還將2023年底的MSCI中國指數目標從59點上調至70點,將恆生指數目標從18200點上調至21200點;新的目標點位意味着大摩押注中國股市到那時還有超過10%的上漲空間。

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2022年僅剩的3個交易周,將會帶來怎樣的收官戰,拭目以待。

后附:《2022年第49周股價漲跌總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