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概念追蹤 | 車規級IGBT供需高度緊張 頭部公司訂單飽滿紛紛擴產 機構稱行業持續維持高景氣度(附概念股)

2022-12-08 10:01

智通財經APP獲悉,車規芯片短缺情況除MCU、MPU外,就屬功率IC最受矚目,其中IGBT仍供不應求,國際IDM大廠交貨周期已延至50周以上。國內IGBT公司緊跟市場趨勢,產能供不應求。國信證券稱,在汽車缺芯催化下,我國車用IGBT生態鏈日趨成熟,預測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空間將增至318.8億元以上。相關標的:斯達半導(603290.SH)、時代電氣(688187.SH)、士蘭微(600460.SH)、宏微科技(688711.SH)。

據悉,車規級IGBT是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車載空調、充電樁等設備的核心元器件。而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價值量約為傳統燃油車的5倍以上。其中,IGBT約佔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成本的37%,因此是電控系統中最核心的電子器件之一。

今年以來電動車產銷量一路攀升,更加大了IGBT的需求。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56.7萬輛,較2021年同期增長了110%,滲透率達23.5%。據國泰君安預計2022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650萬輛。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高速增長的拉動,IGBT的需求量快速增長。

不過,車規級IGBT行業集中度極高,有一定的技術壁壘,目前,市場主要被英飛凌、三菱、富士電機為首的國際巨頭壟斷,其中英飛凌佔近50%的市場份額。近日,英飛凌甚至做出了史上最大的單筆投資,在汽車芯片市場砸50億元擴產12英寸產能,模擬/混合信號以及功率半導體的預期加速增長。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低迷環境下,英飛凌仍選擇逆勢擴產,這也意味着汽車芯片市場上升勢頭強勁。

其實,早在10月份,就有不少廠商的訂單已排至明年。國外大廠方面,安森美早在5月份就表示:車用IGBT訂單已滿且不再接單,2022年-2023年產能已全部售罄。貨期方面,目前國外大廠的貨期也普遍在50周左右。據富昌電子Q4的行情報告,IGBT方面,英飛凌的貨期為39-50周,IXYS的貨期為50-54周,美高森美的貨期為42-52周,意法半導體的貨期為47-52周。

國內方面,不少IGBT公司表示,現有新產線多處於產能爬坡期,目前在手訂單充足,普遍存在訂單積壓問題,現有產能已售罄,交貨壓力大,在手訂單多排至明年。

作為國內的IGBT龍頭,斯達半導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達到5.9億元,同比增長1.21倍,增速超過營業收入,銷售毛利率達到41.07%。在近日的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斯達半導高管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擴產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目前公司訂單飽滿,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公司正在積極擴產建設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儲能、工業控制等行業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華潤微在接收機構調研時表示,IGBT8吋線產能正在擴產,重慶12吋產線也有IGBT產品的產能規劃。今年IGBT預計實現4億銷售,明年爭取銷售額翻番。公司IGBT產品在汽車、工業控制、新能源等領域的銷售佔比進一步提升,目前佔比達到85%。

時代電氣也在近日發佈公告稱,擬對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增資人民幣24.6億元,增資的資金用於中車時代半導體向公司購買汽車組件配套建設項目(包含IGBT項目)部分資產。

東吳證券指出,目前下游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發電等領域持續快速發展,IGBT行業持續維持高景氣度。

國信證券稱,在汽車缺芯催化下,我國車用IGBT生態鏈日趨成熟,預測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空間將增至318.8億元以上。該機構推薦關注:汽車電動化環節的功率半導體代工龍頭華虹半導體,斯達半導以及有較大規模自有產能釋放的IDM龍頭士蘭微、聞泰科技等,產業鏈相關公司包括時代電氣等。

相關概念股:

斯達半導(603290.SH):近日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用於年產36萬片12英寸芯片生產線項目、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一期)、補充流動資金。今年9月24日,斯達半導宣佈定增獲得發審委通過,將募資35億元用於IGBT芯片、SiC芯片的研發及生產。預計將會達成6英寸IGBT產能30萬片/年,6英寸SiC芯片產能6萬片/年。

時代電氣(688187.SH):目前二期產能已接近24萬片的設計產能。該公司日前公告,控股子公司中車時代半導體擬投資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約111.2億元。其中包括分別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以及新能源發電、工控、家電領域的年產36萬片8英寸中低壓組件基材產能。

士蘭微(600460.SH):10月14日晚,公司披露再融資預案,6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12寸芯片生產線、SiC功率器件生產線和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的建設。

宏微科技(688711.SH):日前,宏微科技也在機構調研紀要中指出,公司今年完成了在電動汽車主驅IGBT模塊產品批量化供應,出貨給整車客户和Tier1客户,汽車端訂單飽滿。9月底,宏微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6億元進行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生產研發項目建設,預計建設周期3年。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形成年產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器件840萬塊的生產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