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深度解密:從戰略佈局看舜宇與誠瑞光學的「專利戰」

2022-12-06 17:41

年關將至,舜宇光學與誠瑞光學,上演了一場「專利戰」的巔峰對決。

舜宇是光學行業老大,2021年營收375億元。誠瑞光學是瑞聲科技旗下光學業務子公司,鏡頭出貨量全球前三,但2021年營收24億元,不到舜宇十分之一。從體量上看,誠瑞光學對舜宇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影響。為何沒大規模打過專利戰的舜宇,要將誠瑞光學作為「首戰」對象?

image.png

下面從背景、專利及戰略佈局等角度進行分析:

1.「專利戰」背景:誠瑞光學近3年營收激增,舜宇出現下滑:舜宇近三年的營收為378.49億元、380.02億元、375億元。2021年是舜宇光學近十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主要是由於光學零部件這一業務下降導致。其中,手機鏡頭出貨量較去年減少約5.9%至14.4億顆。

1670319914460.jpg

今年1-10月,舜宇手機鏡頭出貨量為10.29億顆,與去年同期11.95億顆相比下滑13.89%。今年前10個月,只有4月份的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增長。今年10月,舜宇手機鏡頭出貨量為1億顆,同比下降12.8%。

反觀誠瑞光學,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為10.72億元、17億元、24.22億元,每年增速近50%。尤其2021年,誠瑞光學的鏡頭出貨量達到5.3億顆,位居全球前三。

1670319929910.jpg

2.起訴目的:或是爲了延緩誠瑞光學IPO進程:今年6月,誠瑞光學在上交所科創板申請IPO。8月22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立案受理了舜宇對誠瑞光學的起訴,前后不過2個月。

1670319950226.jpg

前腳申請IPO,后腳就被告了。從這點不難看出,舜宇光學起訴最直接的目的,或許就是爲了延緩誠瑞光學的IPO進程。而根據誠瑞光學招股書,其計劃募資資金主要用於高精度光學玻塑混合鏡頭、以及晶圓級光學玻璃鏡片及超精密光學零件製造項目等項目,這些項目與此次舜宇光學發起的專利戰所涉及的領域,也高度一致。

3.深層解析:誠瑞光學獨有WLG鏡頭漸成規模,或對舜宇光學中長期發展造成極大衝擊。從佈局上看,雙方主營業務都以手機鏡頭和手機攝像頭模組為主,基本一致的市場佈局,必然會發生直接市場競爭。更重要的是,隨着誠瑞光學WLG晶圓級玻塑混合鏡頭的規模化量產,或對舜宇光學未來業務造成極大威脅。

目前全球手機鏡頭主要是由3片-8片塑料鏡片組合而成,鏡片數量越多,光學性能也相對越好,但鏡頭凸起高度更高,不利於手機輕薄化,且塑料鏡頭的光學性能已發展到極限。

1670319979963(1).jpg

尋找光學性能更好的材料取代塑料鏡片,成為光學廠商的更優選擇。1G5P(1片玻璃+6片塑料)的光學性能,優於6P鏡頭,接近7P。而2G3P就能達到7P的光學性能,鏡片數量減少2片,更易於手機的輕薄化設計。

1670319993050.jpg

舜宇早在數年前就開始進行玻璃鏡片的研製,採用的是和其他廠商一樣的GMO(Glass Molding optics)模造成型技術,而誠瑞光學捷克模具工廠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產,採用的是獨有的WLG(Wafer Level Glass)晶圓級非球面玻璃鏡片技術。

誠瑞光學在IPO招股書介紹,目前玻璃鏡頭有三種製造工藝,分別為GMO模造成型、WLO晶圓級光學元件技術和WLG晶圓級玻璃技術。這三者中,WLG工藝技術有着多重優勢。其一,可提供靈活的光學設計及升級路線圖,它擁有更小的尺寸,可應對手機越來越輕薄化的趨勢。其二,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和熱穩定性;其三,製造成本更低。目前全球範圍內,誠瑞光學是唯一掌握WLG晶圓級光學玻璃鏡片量產技術的公司,這為其光學發展,找到了一條長遠賽道。

1670320049312.jpg

根據研究機構資料,相較於GMO技術,誠瑞光學的WLG技術擁有更大優勢,主要體現在:1、GMO技術是1模1穴,每次只能生產1片鏡片,而WLG是1模達100穴以上,在產能上高出數十倍甚至百倍;2、WLG技術生產的玻璃鏡片形狀不受限,可以生產多種異形鏡片,匹配度、精度更高。

1670320057900.jpg

經檢索IDC數據,近一年時間誠瑞光學的WLG玻塑混合鏡頭,向小米、索尼等品牌4個機型供貨超200萬片,在玻塑混合鏡頭市場佔比約60%,而舜宇向vivo、OPPO品牌3個機型供貨約150萬片(部分或外購),市場佔比約40%。玻塑混合鏡頭出貨量超過舜宇光學,無論對誠瑞光學還是鏡頭市場格局,都具有一定標誌意義。

雖然相比動輒數億出貨量的塑料鏡頭而言,玻塑混合鏡頭出貨量可以忽略不計,但憑藉更好的光學性能,玻塑混合鏡頭有望逐步取代塑料鏡頭,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而從誠瑞光學IPO募集資金來看,主要就是爲了WLG產品,一旦達產,WLG鏡片和玻塑混合鏡頭的年產能預計將分別達到8億隻和2億隻,這將對現有光學鏡頭行業的格局產生極大影響,舜宇將不可避免受到衝擊。

4.結局剖析:舜宇新增2項起訴,直指玻塑混合鏡頭,誠瑞光學起訴舜宇主要是6P及以上中高端鏡頭。舜宇營收更高或損失更大,重點關注海外。

12月1日,誠瑞光學對舜宇提出10項專利侵權訴訟后,舜宇光學再次對誠瑞光學新追加了兩起訴訟,主要涉及WLG晶圓級非球面玻塑混合鏡頭,但與WLG技術本身沒有關係。

1670320188455.jpg

WLG技術是一種精密生產工藝,主要是用於生產玻璃鏡片。舜宇在公告中雖然提及了WLG字樣,但訴訟標的物是玻塑混合鏡頭,且理由用的是「實用新型專利」,更多與鏡頭內的組織結構、光路設計有關,舜宇本身並不具備WLG技術專利。

從這點上看,舜宇新增的兩項訴訟,與之前發起的訴訟本質沒有差別。最終結果,主要看雙方專利實力。潮電智庫統計,誠瑞光學已註冊鏡頭相關專利總量3020件,舜宇光學2089件,少近1000件。

從區域佈局看,舜宇光學國內專利1883件,略高於誠瑞光學的1690件,但誠瑞光學在海外專利1330件,遠高於舜宇的206件。

1670320250180.jpg

從雙方公告情況看,舜宇主要是以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起訴誠瑞光學的塑料鏡頭和玻塑混合鏡頭,而誠瑞光學主要是以發明專利起訴舜宇。對光學設計的專利保護,一般採用發明專利,而非實用新型。

雖然公告中沒有詳細披露,但從專利佈局看,誠瑞光學以6P、7P為主,這次起訴舜宇光學,應該也是6P及以上中高端鏡頭為主,舜宇2021年6P及以上鏡頭佔比達到了25%。假設雙方侵權訴求成立,舜宇體量更大、牽涉面更廣,可能遭受損失更大。里昂證券在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兩者的激烈競爭,可能導致舜宇利潤每年下降15億元至20億元人民幣。

專利戰是商場上常見的競爭方式,同樣生產光學鏡頭,彼此在功能、技術上總會有重疊。專利訴訟案件,如果沒有涉及到無效程序,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來審完,如果涉及到無效程序時間則更長。

目前,舜宇和誠瑞兩家公司的專利訴訟地均在中國,但舜宇海外客户更多,如果"戰火"升級到全球,國際專利的佈局對結局走向,會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