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前三季度廣州黃埔引進220個項目,推動百億級製造業項目投產

2022-12-03 16:29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梁施婷 廣州報道

今年以來,廣州市深入實施重大項目「攻城拔寨」行動。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公佈的數據顯示,1-10月1654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505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6.6%,超過時序進度13.3個百分點,對穩住全市經濟大盤起到了壓艙石作用。

作為廣州市實體經濟主戰場,今年前三季度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簽約引進220個項目,註冊項目278個,註冊項目協議投資總額約1160億元,製造業佔比近四成;前三季度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7%,佔比近六成,高新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2倍。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今年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推動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項目投產,以製造業招商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亮屏:百億級項目助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

賽迪顧問發佈《2022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廣州位列「2022年新型顯示十大城市」之首。廣州開發區是廣州新型顯示產業「濃度」最高的地區,匯聚了樂金顯示(LG Display)、TCL華星等一批新型顯示頭部企業,形成了從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顯示面板製造、下游終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今年9月投產的TCL華星t9項目總投資350億元,是國內首條主攻生產高端IT產品及專業顯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產線,預計達產產值260億元。該項目是業內最快封頂、最快搬入、最快點亮、最快量產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從簽約到工地打下第一根樁僅用了21天,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18個月。

在更快的投產速度背后,是市區聯動統籌推進用地手續、項目建設、市政配套等項目籌建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項目建設打通了「綠色通道」。

在TCL華星T9項目旁邊,全球第三大攝像頭模組生產企業立景創新全國總部項目建設也正如火如荼。該項目投資總額超100億元,預計將在2023年建成投產,成為廣州開發區平板顯示產業的重要增長點。

另一家營收超百億的企業視源電子,也在2022年初在中新廣州知識城新建智能製造基地項目,預計達產產值100億元,將主要用於工業4.0智能主控板卡生產、智能交互整機生產、機器視覺等業務。

強芯:新落地集成電路項目超40個

芯片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也是實現製造業「強筋壯骨」的關鍵舉措。

作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佈局承載主體之一,位於廣州開發區的粵芯一期項目2021年實現產值13億元,二期項目將於今年年底達產,兩期預計達產產值45億元,佔廣州市集成電路製造80%的產值。今年8月,粵芯瞄準工業及汽車模擬芯片,新建設總投資162.5億元、月產能4萬片的三期項目,這也是2022年廣州市最大的新建產業項目。

「廣州開發區給予我們很好的信任審批,使原本需要按序列進行的審批流程可以同步進行,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間。在辦理各種安評、環評手續時,我們還可以同步進行場地建設,同步從國外採購相關設備,一點都不耽誤工程的總體進度。」粵芯半導體副總裁李海明博士説。

粵芯半導體的量產,快速帶動了半導體產業項目聚集。當前,廣州開發區已集聚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超120家,佔全市比重超九成。

今年以來,該區新洽談落地集成電路項目超過40個,包括了慧智微射頻芯片、巨風芯IGBT芯片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類項目。射頻前端芯片領域頭部企業慧智微在該區啟動建設投資約14億元的上市總部、微波射頻前端芯片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項目;國內唯一能夠自主設計量產高壓驅動芯片企業巨風芯,計劃投資10億元在知識城建設全國總部、芯片設計研發中心及智能模塊工廠。

智車:1-10月新增29家智能網聯汽車上下游企業

位於廣州開發區的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全新電動車工廠項目正在推進,計劃於2024年投產,建成后年產能為12萬輛。傳統實力車企「脱胎換骨」的同時,區內新勢力車企的發展也裝上了「風火輪」。位於知識城的小鵬汽車智造基地也預計今年底正式投產,預計交付后年產量達12萬輛。

圍繞廣汽本田、小鵬汽車等汽車龍頭企業,廣州開發區構建153家產業鏈企業圖譜,將其中57家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列為重點招商對象,匯聚產業鏈資源,搶佔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制高點。

今年1-10月,全區引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29個,總投資約341億元。落地項目聚焦引領電動化、智能化的關鍵技術領域,包括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瑞立科密電控系統總部、福特智能座艙供應商六環科技、無人駕駛卡車頭部企業千掛科技,將大力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轉型。

今年9月在廣州科學城動工建設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小巨人產業園,規劃總建築面積42萬㎡,重點引進和培育在智能座艙、激光雷達、車規級芯片、高精地圖等關鍵領域的核心零部件企業落户。

已落户該園區的廣州導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企業研發、製造交付及銷售總部及智慧工廠,生產全球領先的高精度定位系統,已裝配超過30萬輛智能汽車,被超過200家智能和自動駕駛方案企業採用。「廣州開發區不僅有完備的產業集羣和更完整的供應鏈,還有敢想敢做的干事氛圍、優厚的政策環境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導遠電子董事長李榮熙説。

引藥:生物醫藥創新成果涌現

廣州開發區聚集了3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產業規模突破1700億元,位列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第一梯隊。全區藥品生產企業總量達到63家,佔全市42.9%。越來越多的新葯、好藥從這里走向全球,惠及更多的患者。

百濟神州是全球首個在納斯達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也是廣東省首家獲批進行商業化生產PD-1單抗的製藥企業。2017年破土動工以來,百濟神州短短几年間實現了一期和二期生產基地竣工,三期、四期基地動工,不斷刷新建設速度。

「廣州開發區與企業保持密切溝通,確保疫情背景下能夠持續生產,各類進出口業務都能正常運行。」百濟神州副總裁王英羣表示。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在廣州生產基地生產的自研產品替雷利珠單抗在國內取得56.3%的收入增長,產品收入超過12億元。

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已在中國獲批9項適應症,是國內市場上獲批適應症數量最多的PD-1產品,其中有5項適應症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極大提升了藥品的可及性。

2021年,康方生物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抗體藥物商業化生產基地。今年6月,其自主研發的雙抗新葯開坦尼®(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在國內獲批上市,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腫瘤免疫治療雙特異性抗體新葯。

康方藥業副總經理夏術全表示:「自落户以來,康方藥業快速取得了基地投產、首創新葯獲批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廣州開發區的政策環境在全國都屬前列,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迅猛發展,對企業的創新創造都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區內基因遞送技術創新企業雲舟生物近日獲得第七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一等獎。此前,雲舟生物在廣州開發區啟動了45000㎡基因遞送研發生產基地建設,區屬國企開投集團以「入股母公司+廠房代建后轉讓」的創新合作模式,推動項目快速投產。

築巢:工業「上樓」+載體「上雲」

針對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納米科技等產業的特殊需要,廣州開發區為企業量身訂做產業空間,而建設摩天工廠、促進工業上樓則成為新的趨勢。

以廣州開發區的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例,該產業園根據企業所需高標準打造廠房,爲了承載大量工業設備,首層及二層樓板承重達1噸/平方米,是普通廠房的2倍左右,可輕松承載生物醫藥的大型反應罐等設備。

產業園採用「廠房+寫字樓」的複合設計,配備專用的運載工業設備的超大貨梯。爲了減少樓層之間的噪音,還在混凝土基層上噴了一層3mm厚的隔音塗料,與傳統的隔音塗料(隔音砂漿、隔音棉)相比,材料用量少,有效節省樓層空間、減輕樓板承重,同時達到減震降噪的效果。「這個項目的建設,我們走訪了很多企業,瞭解他們對廠房的需求。后來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提出的建議,加大樓板的承重,我們也照此進行了設計。」項目建設方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廣州開發區正加快建設一批新型的工業載體和園區,如摩天工坊、生物安全港、納米谷、南方美谷等園區,主要滿足企業中試和規模生產需求,已有一批載體一邊建設一邊招商。

爲了讓企業找到最匹配、最心怡的載體空間,廣州開發區還創新推出「產業載體超市」,統籌全區177家重點載體、超10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資源,以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等製造業重點產業的發展需求為導向,梳理生成載體信息數據庫,形成載體「雲平臺」。企業可通過VR實景、數字地圖等多種方式,個性化選擇載體參數,一鍵瞭解產業佈局、一鍵匹配心儀載體。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梁施婷 編輯:李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