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論道金融數字化轉型,維信金科CTO史紅哲:「賦能」創造價值

2022-12-02 16:41

本文來源:創業圈 作者:余坤

11月30日,由華東師範大學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舉辦的「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需求分析專題交流會」,在外灘金融科技總匯正式舉行。維信金科首席技術官史紅哲應邀參加「數智化銀行的業務和技術邏輯」圓桌討論,與華夏銀行、富邦華一銀行、瑞信銀行、畢馬威等企業高管一起,共話金融科技的機遇與挑戰。

本場交流會以閉門會議形式舉行,主要邀請來自政府、高校、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龍頭企業的一線專家、學者和核心高管,以政產學研投的跨界交流與合作,匯聚真知灼見,為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近年來,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市場及行業的不確定性顯著上升。面對複雜環境,金融機構如何進行面向未來的數字化轉型設計,創造新價值?金融科技企業又該如何迭代產品、開拓市場,促進數字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

交流會上,華東師大長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陳琦偉教授,以數字化轉型的「道」與「術」為題,向全場聽眾致歡迎辭;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博士,發表「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和系統意義認識」主題演講。兩位專家學者從學術研究、政策導向的角度,為聽眾們剖析了數字化金融的發展現狀、轉型策略和方向。

而在產業層面,聽眾們更關心和聚焦的則是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以及如何在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現狀基礎上精準定位需求,務實解決問題,推進金融科技成果轉化,尤其是推進金融科技企業的產品服務與主流金融機構的需求深度融合。

在主題為「數智化銀行的業務和技術邏輯」的圓桌論壇上,基於多年來服務銀行、信託、消金等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史紅哲與業界嘉賓深入交流,為聽眾們分享了維信的見解和解決方案。

「數字化轉型是很廣、很深的課題,我們處於其中一個子領域——數字化在線信貸。我們給商業銀行做科技輸出,幫助他們為C端客户提供信貸服務,這些用户的資質可能參差不齊,需求小額海量;用户對體驗要求很高,比如時效性,自主做人臉識別和審覈,幾分鍾就要把錢打到卡上。」史紅哲表示,中國大量中小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對此類用户直接開展信貸服務並不容易,這需要很強的產品化能力,極高的敏捷性和業務系統及技術的不停迭代。

「我們把營銷獲客、核心業務系統、運營平臺、資產資金匹配及貸后賬單管理、客訴催收等,做了系統化、產品化的整合,初代開發完還要快速迭代、快速響應用户需求,這對組織和人員要求都很高,許多銀行受限於監管機制或人才要求不一定馬上能達到。」史紅哲表示,商業銀行只要有自己的核心業務系統,有To C的消費信貸系統和風控系統,有相對低成本資金,很快就可以接入維信平臺,實現對C端客户的服務。

「當然,假如銀行沒有相關係統,也完全沒問題。比如很多銀行有統一建設的核心業務系統,卻沒有To C業務系統;有些銀行想去抖音、騰訊平臺投放獲客,維信可以通過科技輸出服務,幫助他們快速把相關係統搭建起來。」史紅哲指出,維信金科目前已經和三十余家中小銀行合作,幫助他們快速實現數字化信貸服務的同時,極大提升用户體驗。

「數字化轉型,喊了很多年,核心還是在於用户端的感受;用户是否容易獲得信貸服務、能否享受便捷友好的數字化金融服務體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史紅哲強調,作為探索金融科技融合發展的排頭兵,維信金科將堅守「讓金融服務觸手可及」的初心,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創造新價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