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2-01 17: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專利戰背后是對手機鏡頭市場的爭奪。
作者 | 劉欽文 來源 | 野馬財經
超高像素、光學防抖、光學變焦,隨着手機產品的競爭加劇,手機上的攝像頭功能繁複多樣,手機鏡頭生產商的競爭也越發加劇。
近日,給華為、OPPO、三星、小米等供貨的舜宇光學(2382.HK)和誠瑞光學打起了訴訟戰。
行業老大舜宇光學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正在IPO進程中的誠瑞光學,以及誠瑞光學的3家子公司,共展開了17項訴訟程序。
2021年時舜宇光學還是誠瑞光學的第二大客户,處於友好合作期,從合作到訴訟,雙方到底發生了什麼?舜宇光學和誠瑞光學背后的余姚首富和深圳女富豪,又將如何應對?
被舜宇光學起訴侵犯知識產權,
誠瑞光學IPO中止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5G等新技術的不斷進步,鏡頭成為許多消費者購買電子設備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手機廠商凸顯優勢的重要方向之一。光學鏡頭除了用在手機上,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例如車載、AR/VR設備、工業、醫療等。
爲了使手機攝像頭下的景色和肉眼看見的景色更為接近、相似,以及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如廣角、微距、長焦等拍攝需求,鏡頭里面往往藴含着複雜的算法、芯片和設計。對於鏡頭產商來説,技術研發自然必不可少。
舜宇光學和誠瑞光學對於研發的投入都不吝嗇。截至2022年9月30日,科創板473家上市企業中,平均每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專利申請量約為354件,有效專利量僅為193件。潮電智庫數據顯示,在鏡頭及相關模具和檢測設備方面,誠瑞光學專利總量達到3020件,舜宇光學2089件。
但想要保證自己的技術優勢,專利保護十分重要。
11月15日,舜宇光學發佈公告稱,誠瑞光學以及3家誠瑞光學的子公司侵犯了其發明專利及/或實用新型專利。要求誠瑞光學立即停止侵害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許諾銷售、銷售和使用任何相關產品,以及銷燬相關庫存產品。並賠償舜宇光學經濟損失,承擔訴訟費用。
來源:罐頭圖庫
上述專利訴訟案件已由中國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於2022年8月22日及2022年9月8日正式受理。
公告中並未透露具體專利信息,但提到舜宇光學在中國擁有多項塑料手機鏡頭和玻塑混合手機鏡頭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塑料手機鏡頭、玻塑混合手機鏡頭正是誠瑞光學的主營產品。《招股書》顯示,塑料手機鏡頭、WLG 玻璃鏡片及玻塑混合鏡頭組成的光學鏡頭業務,在2019年-2021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約10.38億元、16.01億元、14.91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96.68%、62.17%。
誠瑞光學自2022年6月遞交《招股書》后,於8月31日回覆了一輪問詢。由於案件受理日期為2022年8月22日及9月8日。9月30日,因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誠瑞光學未補充提交,因此被上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覈。
雖然未在《招股書》中迴應訴訟信息,不過誠瑞光學的母公司瑞聲科技(2018.HK)發佈公告表示,目前正在就上述事項尋求法律意見。同時還表示,根據目前評估,截至11月15日,上述法律程序事項對本集團整體的日常運營並無任何重大影響。
從合作伙伴到官司之爭:
行業老大PK老三
事實上,現在準備打官司的舜宇光學和誠瑞光學在2021年時還是友好合作夥伴。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舜宇光學位列誠瑞光學的第四大、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誠瑞光學從舜宇光學獲得的銷售收入為1.25億元、4.28億元和3.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11.63%、25.16%和14.43%。而誠瑞光學的攝像頭模組業務也會採購舜宇光學的鏡頭產品。
對於雙方的合作,誠瑞光學表示,「丘鈦微、舜宇光電及歐菲光在報告期內,系誠瑞光學的光學鏡頭業務直接客户,主要系其作為模組廠根據終端廠商的指示,採購公司特定型號的光學鏡頭產品所致。該等安排與智能手機產業鏈的銷售模式一致,具有合理性。」
誠瑞光學銷售給舜宇光學的產品為光學鏡頭,與專利訴訟中涉及的產品類型相同。在合作三年后,舜宇光學為何發起訴訟,還需等待進一步信息公開。
實際上,誠瑞光學與舜宇光學雖是合作關係,但也是競爭關係。雙方與市面上的許多終端手機廠商均存在合作關係,例如小米、OPPO、vivo、華為、三星、聯想。其中誠瑞光學合作的主要產品為塑料鏡頭、玻塑混合鏡頭。
來源:《回覆函》
誠瑞光學還得到了小米、OPPO的「青睞」。2020年7月,湖北小米、OPPO 廣東、深圳惠友、南京華睿4名股東合計出資 11.5億元認購誠瑞光學註冊資本,價格約為1.99元/註冊資本。截至目前,小米、OPPO並列誠瑞光學的第三大股東,分別持股3.56%。
除了是上述手機廠商的合作客户外,舜宇光學還是「果鏈」的一員,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舜宇光學的高階廣角7P鏡頭(用於兩隻高階iPhone14Pro)與較低階廣角7P鏡頭(用於兩隻較低階iPhone14)的出貨比重分別為50–60%與55–65%。大立光與玉晶光的供應比重則約略相同。
從市佔率來看,舜宇光學的手機鏡頭出貨份額也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根據沙利文統計,按出貨量口徑,2021 年舜宇光學、大立光、誠瑞光學在全球光學鏡頭市場的份額分別為 23%、16%、8%,分列前三甲。
誠瑞光學可以説是一路高歌,2019年-2021年的營收每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長,分別為10.72億元、16.99億元和24.22億元,但仍處於虧損,正在不斷收窄,淨利潤分別為-6.5億元、-3.5億元和-2.7億元。2021年,誠瑞光學的光學鏡頭出貨量為5.4億隻,產品均價為3.1元/只。
舜宇光學的營收增長雖略顯乏力,但從絕對值來看,遠高於誠瑞光學。2019年舜宇光學實現營收379億元,2020年小幅增長0.49%為380億元,2021年首次出現下降,為37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9.91億元、48.72億元和49.88億元。2021年,舜宇光學的光學鏡頭出貨量為16.2億隻,產品均價為5.3元/只。
不過舜宇光學的手機鏡頭出貨量正在下降,2022年10月,同比下降12.8%,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同比下降13.9%,主要是因為現時整體智能手機市場需求較淡。但舜宇光學的車載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50.5%,為782萬顆,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受汽車供應鏈中關鍵零部件缺貨的影響出貨量基數較低。
來源:舜宇光學官網
北京市知識產權庫專家董新蕊表示,「舜宇光學和誠瑞光學,均是全球光學鏡頭供應商巨頭,專利申請數量也都不少。科創板設立三年來,因為專利侵權涉嫌糾紛的原因阻礙上市的事件頻發,而在上市過程中,如果涉及主營產品專利侵權肯定會影響誠瑞光學的IPO進程。」
此外,舜宇光學起訴的除了誠瑞光學外,還包括浙江省寧波睿博計算機有限公司和寧波新遠方美承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前者為自然人徐立衝100%持股,成立時間不久,為2021年1月27日,所屬行業為計算機、軟件及輔助設備批發。后者則成立於1995年,早期主要從事打印機、耗材、漢王智能產品的分銷。據其官網介紹,20年來,已和APPLE、SONY、佳能、三星等世界企業,和國內的聯想、華為、漢王、天威、英邁等IT企業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良好合作關係,取得了他們在國內、省內IT市場產品的授權。
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兩家公司並未有公開專利。有業內人士表示,「也有可能是他們沒有專利,但是用了對方有專利權利公司的技術,構成侵權。不代表他們已有的專利與其他公司的專利相似。」
兩大富豪家族的對決
實際上,舜宇光學的增長乏力不只體現在企業自身,整個行業內也是如此。作為手機鏡頭生產商,行業景氣度與下游智能手機的需求息息相關。
但今年以來,全球多家頭部手機廠商紛紛宣佈大規模減產。據「日經亞洲」報道,中國三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近日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個季度將砍單約20%。
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據IDC預測,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減少6.5%至12.7億台。這意味着,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退回到2014年水平。
但受益於行業紅利,手機產業鏈上也誕生了不少富豪,舜宇光學和誠瑞光學同樣不例外。兩家公司背后的創始人如今一個成了余姚首富,另一對夫婦也頻頻登上富豪榜單。
舜宇光學的創始人為王文鑑,出生於1947年,中學畢業后,進入當地的余姚電容電器廠當質檢員。到八十年代,進入改革開放初期,王文鑑也心潮澎湃,於1984年10月貸款6萬元,創辦了余姚市第二光學儀器廠(舜宇光學前身)。
第二光學儀器廠早期做的是相機鏡頭生意,王文鑑因為曾在浙江大學學習,於是與浙大光電技術開發公司建立科技生產聯合體,每年為全球各大照相機生產商提供數以百萬計的鏡頭。
隨着智能手機的流行,舜宇光學開始轉向手機鏡頭以及車載鏡頭業務。目前舜宇光學的產品主要分為光學零部件、光電產品和光學儀器三大類。應用領域包括手機、汽車、安防、AR/VR等。
2007年6月,舜宇光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發行價3.82港元/股。到2021年8月,舜宇光學股價最高達到258港元/股,增長超過百倍。截至2022年12月1日,舜宇光學報收94.45港元/股,總市值1036億港元。
2021年,王文鑑還憑藉75億元的財富值,躋身《2021胡潤百富榜》第973名,成為浙江余姚首富。
2022年11月,舜宇光學還以11億元參與了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的定增,持股6%,成為第四大股東。
誠瑞光學的背后則是一對夫妻的創業故事。誠瑞光學系拆分自瑞聲科技,瑞聲科技為一家電聲元器件製造商,主要生產揚聲器、受話器、無線射頻、振動馬達、微攝像頭等產品,創始人為吳春媛、潘政民夫婦。
吳春媛畢業於常州衞校,畢業后做了一名護士,與潘政民結婚后,來到深圳以批發電子元器件為業。兩人1996年創立瑞聲科技,通過給摩托羅拉生產微型喇叭站穩腳跟。后2010年,瑞聲科技進入蘋果供應鏈,股價、營收一路上漲,市值達到千億以上。
2016年,潘政民、吳春媛夫婦登上《胡潤百富榜》以365億財富排名第38位。2017年的《胡潤女企業家榜》中,吳春媛以290億元排名第7。
但2018年,瑞聲科技疑似被踢出蘋果供應鏈。野村報告稱:「第三季新iPhone(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推出后,瑞聲的競爭對手立訊精密為iPhone設計的聲學和觸覺設計功能優於預期,導致瑞聲科技的聲學和觸覺功能業務將面臨更多競爭。」
從當時的營收數據可見一斑。后者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20.26億元,同比增長45%;歸母淨利為8.26億元,同比增長21%。而瑞聲科技營收首次出現下降,為84.48億元,同比下降2.39%,淨利潤17.78億元,同比下降16.38%。
隨后瑞聲科技摘下「果鏈明星股」標籤,從2017年底的約180港元/股跌至2022年12月1日的18.1港元/股,2018年一年便蒸發約1300億港元市值,現今總市值218億港元。
2022年,潘政民、吳春媛夫婦財富縮水,以110億財富位列《2022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564位。
拆分誠瑞光學上市,瑞聲科技或是尋找可以支撐行走的第二條腿。誠瑞光學此次IPO擬募資82.1億元,在年內科創板募資金額中排名第五。募集大額資金是要為未來發展鋪路。
誠瑞光學的募資用途包括光學玻塑混合鏡頭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晶圓級光學玻璃鏡片及超精密光學零件製造項目、光學傳動、光學模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流。項目與此次專利訴訟所涉方向存有交集,項目實施主體之一常州瑞泰光學也是被訴主體之一。
來源:《招股書》
專利訴訟戰在科創板並不少見,例如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西門子與聯影醫療,儘管困難重重,中創新航和聯影醫療最終也帶着訴訟順利上市,但也有企業因此放棄上市。打鐵還需自身硬,訴訟是否影響IPO進程關鍵還在於,企業究竟有沒有觸犯法律底線。IPO審覈不以行業地位大小論英雄,唯有遵守市場秩序,符合上市規定的企業才能順利上市。
對於兩家企業的專利訴訟戰你怎麼看?你喜歡哪個手機品牌的攝像頭?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