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黯淡經濟形勢下 網貸商開啟「風控模式」

2022-11-29 06:02

樂信、360數科和信也科技正在以犧牲收入增長為代價,將關注焦點轉向優質借款人,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違約風險

重點:

樂信和360數科報告三季度收入和利潤下降,因為它們拒絕向高風險借款人放貸,並提高了違約準備金

財報顯示,金融科技貸款服務商正變得謹慎起來,以便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避免與違約相關的貸款損失

隨着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后急劇放緩,「風險控制大於一切」似乎成了中國貸款公司的口頭禪。此前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由信貸寬松推動的,但投資者似乎對它們新的業務重心表示讚賞。

這是三家網貸服務商的最新業績傳遞的信息,樂信(LX.US)、360數科(QFIN.US)和信也科技(FINV.US)上周都報告三季度淨利潤下滑。它們的具體業績各異,但共同的主題是越來越謹慎,努力遏制經濟放緩帶來的風險,這種形勢可能打擊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增加他們債務違約的概率。

這意味着三家公司犧牲了收入增長,把重點放在質量更高、風險更低的客户身上。此前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樂信的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4%。360數科也公佈了類似的10%降幅。信也科技的業績顯示,其三季度收入增長了約18%。但這也比幾年前的繁榮時期要慢。

「在目前的時間點,管理層認為質量高於數量,是維持我們業務健康狀態的正確方法,」樂信CFO孫鋭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總結了當前的普遍情緒。

在這三者之中,樂信在尋找財務狀況良好的借款人和儘量減少違約方面壓力最大,因為它的拖欠率最高。拖欠90天及以上的貸款通常被視為不良貸款,這類貸款佔樂信9月底貸款總額約2.66%,高於一年前的1.85%和6月底的2.63%。這個最新數字是惠譽評估的中國傳統銀行平均水平兩倍多。

儘管樂信越來越關注信貸風險較低的優質借款人,而這應該會降低為潛在違約計提準備金的需要,但三季度的此類準備金仍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雖然樂信主要是借款人和銀行之間的貸款中間商,該公司跟360數科和信也科技一樣,面臨着信貸風險,因為當借款人貸款違約時,它要幫助彌補貸款夥伴的損失。

三季度撥備激增侵蝕了樂信的淨利潤,但也表明該公司想要為違約大幅增長做好準備。在當前這樣的不確定時代,這些保護性的撥備似乎是明智之舉。如果實際貸款損失小於樂信的預測,它仍然可以釋放一些撥備金,在未來幾個季度將其計入收入。

高質量增長

360數科的拖欠率在過去一年也大幅上升,6月底的時候,與樂信處於差不多的水平。但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相關數字在三季度略有下降。正如公司首席執行官吳海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重申的,這表明公司在篩選高風險借款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360數科與樂信一樣,都在加大力度推動「高質量增長」。

這需要持續不斷的投資來開發、完善風險評估軟件,在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這並不容易。對於360數科來説,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籌集的資金可以派上用場。它將發行554萬股股票,籌資至多4.92億港元(4.47億元),計劃在周三定價。它表示,將把籌集的資金用於技術開發和信用評估等用途。

信也科技就體現了關注高質量借款人能如何在長期內獲得回報的例子。該公司早在樂信和360數科之前就開始甄別風險較低的消費者。因此,它的90天拖欠率遠低於其他兩家公司,9月底為1.44%,儘管較上年同期上升了約0.4個百分點。

由於信也科技已經擁有了更好的信用風險評估系統,並積累了經驗,它可能比樂信和360數科更容易鎖定符合條件的借款人,並提高貸款促成量。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不同於其他兩家公司,它在三季度能夠在經濟逆風的情況下實現收入增長。

不過,信也科技的收入增長也低於前幾年,這意味着它在尋找新的借款人時,可能會變得更小心,這可能是出於謹慎,也可能是符合風險標準的客户池縮小了。與樂信和360數科一樣,信也科技也增加了針對未來不良貸款的撥備。

雖然這三家公司的最新財報並不亮眼,但發佈后股價均出現上漲。信也科技目前的市盈率在4倍左右,而樂信和360數科超過了3倍。誠然,這些估值並不算高。但它們似乎表明,投資者認同這些公司在長期內保持競爭優勢的努力,儘管對該行業的監管不斷發生着變化。

這三家公司都贏得了「倖存者」的稱號,通過將業務模式從直接貸款轉變為撮合貸款,它們經受住了監管機構對在線貸款機構的嚴厲打擊。考慮到許多之前的同行已經消失或正在為生存而戰,這一成就看起來值得稱讚。后者包括趣店(QD.US),該公司試圖涉足教輔業務和預製菜業務,但以失敗告終。它三季度淨虧損擴大了近六倍,在尋找商業模式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前進道路。

相比之下,樂信、360數科和信也科技都值得一讚,因為它們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採取了看似正確的步驟,得以長期維持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