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28 08:50
多個交易日里中字頭概念和多隻個股持續走強,是本周行情的重要特點。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席發言「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直接引發了行情的啟動。
不論是市盈率或是市淨率口徑,當前國企上市公司估值偏低,尤其是中央企業被顯著低估,配置性價比凸顯。多位券商分析師認為,在不確定市場環境下,央企盈利穩定,有望給予確定性溢價。同時,2022年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決勝收官之年,國企從估值驅動到盈利驅動,盈利增速顯著提升,有望成為穩增長的主力軍之一。
在選股方面,券商分析師建議關注銀行、石油、煤炭、電力、化工、交運、軍工、電信等板塊個股,選擇低估值、高股息的標的。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拉漲中字頭個股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於11月21日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言,提出「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易會滿指出,「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加強專業化戰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公眾公司意識,主動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內在價值。」
在易會滿講話后,11月22日,多家國有上市公司股價應聲上漲,中字頭概念股漲3.48%,。此外,央企國資改革、深圳國資改革、中船系等概念紛紛上漲。23日,中字頭板塊和個股持續保持活躍。在經歷連續兩日的集體拉昇后,中字頭概念股24日走向分化,中遠海科接近跌停,中鋁國際、中糧科工等多股跌超5%,回調修正。
25日,中字頭個股繼續走強。中國聯通A股盤中再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9.74%。中國建築、中國交建、中國電信等超千億市值的個股同樣漲幅居前。
早在今年5月27日,國資委發佈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指出國有上市公司「價值實現與價值創造不匹配等問題仍較突出」。
截止目前,央企、地方國企以整體法計算的市盈率(PE-TTM)分別為9.0、15.5,A股總體上市公司和民企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分別為16.8、43.9;市淨率(PB)口徑下,央企、地方國企分別為0.93、1.50,而A股總體、民企分別為1.60、3.22.當前國企上市公司估值偏低,尤其是中央企業被顯著低估。
央企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底部,風險溢價已升至歷史高位。興業證券表示,個股層面來看,在今年1月1日前上市的420家央企中,市盈率、市淨率水平處於2010年(或上市)以來20%分位以下的家數佔比分別達到48.6%、47.1%。萬得央企指數的風險溢價水平已經處於2010年以來97.6%的歷史高位。
央企盈利確定性凸顯價值
申萬宏源副總經理、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一定是自信的、定價權自主、符合時代特徵、體現國家戰略導向的估值體系。央企價值重估,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重要特徵。
對於央企價值重估,王勝認為,因為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央企盈利更穩定,有望給予確定性溢價;財政等多方訴求皆指向,央企分紅率有望繼續提升;央企破淨對減持、再融資等資本運作形成阻礙,作為改革重點,估值修復潛力值得關注;央企管理市場價值動力空前高漲;主業更聚焦,核心競爭力有所提升。
雖然央企資質與業績都很優質,但是市場給予央企的估值始終偏低。中信證券指出,歷史上央企難以得到合理的估值,主要原因是央企市場化較民企仍有距離、央企與資本市場溝通不足以及央企自身的行業因素,但當前上述三點都在逐步改善。
中信證券認為,未來市場環境疊加持續改革,央企或迎持續行情機會。市場環境方面,央企好業績高分紅,不確定性下的良好確定性顯價值。持續改革方面,國企主業改革提效率,外延投資拓展新領域。央企內部具有高成長性的投資主線主要在聚焦實體經濟的國資委下轄央企中,一條主線是碳中和、另一條主線是科技創新。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指出,A股估值結構有改善空間,尤其是部分銀行及國有上市企業等估值長期、普遍偏低。
具體而言,國有上市公司在2016年以來的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相比非國企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債務壓力問題經歷多年國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上市銀行盈利增長較為穩健且ROE高於非金融整體,未來在「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積極建設過程中,投資者有望逐步改善對上市國企和金融板塊的價值的認知。
2022年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決勝收官之年,標誌國企改革進入全面落實階段。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較為順利,前兩年70%目標任務順利完成,2022上半年地方國企改革主體任務完成進度超過90%。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認為,國企改革推動企業價值增長,當前估值處於低位,配置性價比凸顯。
方奕認為,「從估值驅動到盈利驅動,國企有望成為穩增長主力軍之一。從2020年至今,以雙百指數為代表的國企改革標的逐步開啟業績兑現,盈利增速顯著領先萬得全A,驅動指數在國企改革熱度較低的2021年持續上漲。展望未來,基於利潤分配和槓桿率的格局,國企更加有意願和能力進行信用擴張,有望成為穩增長的企業端主力軍之一。」
具體到央企選股方面,王勝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則,一是選擇低估值、高股息的標的;二是與市場溝通積極、透明度高的標的;三是從產業方向上,重點關注大能源類(石油、煤炭、電力、化工、交運)、大科技類(軍工、電信)兩條主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