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25 23:58
今天筆者要聊的這本書名為《如何找到100倍回報的股票——基於365只100倍股的研究結果》,這是一本介紹百倍股的專著。所謂百倍股,指的是讓投資者的每1元投資都增長到100元的股票。也就是説,如果你在這些股票上投入了10000元,最終你將獲得100萬元的回報。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太可能實現的目標,成功的概率很小,就像在一副牌中抓到同花順一樣,作者之前也認為這很難做到。但在他深入研究百倍股之后,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在本書中,作者研究了1962-2014年的365只100倍股,發現這類股票並不像一些投資者想象中那樣罕見,而且發現這類股票有一些明顯特徵,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並精心總結出一系列原則幫助讀者在當前的市場中找到這些股票。
本書共15個章節,最后一章作者總結了篩選百倍股的必要法則,共計10個法則,小編摘選出來分享給大家。
尋找百倍股的必備原則
最重要的原則是你需要尋找一家有着高投資回報率的企業,並且能夠再投資從而年復一年地賺取高額收益。其他一切都從屬於這條原則之下。下面是這些原則的總結:
原則1:你必須去尋找百倍股
尋找百倍股的第一條準則是你必須主動去找到它們,這意味着你不能被八分之一大小或者四分之一大小的獵物所吸引。別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可能會產生不錯收益率的股票或者可能會增長30%或者50%的股票上。
你只有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資源能用於股票研究,所以將你的努力集中在最大的獵物上:那就是大象,那就是百倍股。
原則2:增長,增長,更高的增長
你需要增長,大量的增長,但並非所有增長都對百倍股有所幫助。你需要的是使得價值提升的增長。你需要「好的增長」。如果公司銷售額增長了一倍,流通股數量也增長了一倍,那就不見得好。你需要關注銷售額和每股收益的增長。
原則3:偏好低估值倍數
我之所以説低估值倍數的股票「更受偏愛」,是因為不能針對這一指標設置嚴格的標準。有時候,即使是50倍的市盈率也是相對便宜的。你必須要在價格和其他因素之間進行權衡。記住,時間是偉大企業的朋友。為一家好公司支付較高價格是值得的。
原則4:護城河是必要條件
一隻百倍股要求長期保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從定義上來講,護城河就是使得公司可以獲得這類高收益的屏障。因此,花時間想一想公司是否擁有某種護城河是有益的。
原則5:偏好小公司
以橡子開始,會收穫橡樹。以橡樹開始,你不會收穫同樣驚人的增長。這很明顯也很重要。
一般來説,我建議關注市值小於10億美元的股票。這並不是必須的(記住只是「偏好」小公司),但在小公司中搜尋百倍股比在大公司中搜尋的收益更大。
原則6:偏好業主經營者
近50年來,許多最成功的公司背后都有一位富有遠見、韌性和能力的所有者:沃爾瑪的山姆·沃爾頓、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沃倫·巴菲特。
有一位傑出的業主經營者有助於投資者堅定信念。我發現如果知道有一位才能卓越的業主經營者持有大量股權同時也掌管着公司,我們會更容易在公司陷入困境時堅定地持有這隻股票。
原則7:你需要時間,咖啡罐方法可以幫助你
一旦你經過努力,找到了一隻能成為百倍股的股票,接下來就需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在我們的研究中,即使最快的百倍股也需要5年才能實現。更普遍的情況是20—25年。
瞭解這點之后,你需要想辦法克服人們最糟糕的天性——缺乏耐心,也就是總想要「採取行動」、想要「做些什麼」的強烈衝動。爲了克服這種有害的心理趨勢,我送你一個咖啡罐作為幫助。
咖啡罐方法的天才之處在於其簡單易行。你拿出一部分資金,構建一個「咖啡罐組合」。在投入資金后,你堅持持有10年。就是這樣。
10年后,看看自己的收穫。咖啡罐的經驗告訴我們你在其中至少會發現一隻帶來巨大盈利的股票。這樣做比你積極地管理股票收穫更多。
原則8:你需要一個真正好的過濾器
那些過分關注價格的行為和過度緊張的心態都是無意義的,而想要進行交易的衝動多半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別浪費太多精力用於猜測股票市場未來的走向。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尋找好的點子。如果歷史能給我們些許啟示,那就是好股票總是存在的。
原則9:好運的幫助
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所有投資都需要一點運氣的成分。
原則10:你應該做一個不願意賣出的人
如果你在尋找百倍股,那麼你就必須學會坐定,正確地買入並堅持持有。
精彩書摘
1、尋找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產品——投資那些能夠提高生活質量,有助於解決問題,以及能夠提供更好、更快、更廉價服務的產品。這也正是菲爾普斯先生的投資特點,他強調要投資那些能夠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公司。這需要有長遠的眼光。
2、我們的研究證明,百倍回報的背后隱藏着五個因素,合在一起就是SQGLP,各字母含義如下:
S——規模小;
Q——公司的業務很好,管理水平也很高;
G——盈利增長率高;
L——Q和G都具有持續性;
P——價格較低,具有獲取高額回報的可能。
3、滾石分析公司(TS Analysis)的員工託尼曾經發表過一篇15頁的非正式報告——《關於百倍股的分析》。他分析了19只百倍回報股,並得到四點結論,摘錄如下:
最強勁的股價上漲往往發生在盈利持續上升以及市盈率同時提高的時間段內;
市盈率的提升往往伴隨着公司盈利的加速增長;
一些最具吸引力的機會可能發生在那些被人遺忘、股價大跌的股票上,公司經歷了多年的虧損,開始恢復盈利;
在股價的上升期,公司會有較高的市盈率。但這不一定是阻礙繼續持有股票的因素。
4、想要在股市中賺錢,你要有識別股票的眼光,購買股票的勇氣以及持有股票的耐心。在菲爾普斯看來,耐心是最稀缺的一個條件。
5、馬特利研究的是過去15年中的10倍回報股,他從市值大於1億美元的21000家上市公司中挑選了這些股票。在這些樣本中,他發現了1785只股票(18%)完成了10倍的回報。
和我的研究一樣,他也發現了很多股票是無法預測的。所以他「極其主觀」地挑選了100只理性的長期投資者能夠有較大機會識別出來的多倍股,買入它們並長期持有。
這是一份很有價值的研究,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結論:
選擇長期內實現多倍回報的股票沒有萬能公式;
相對於公司長期的利潤增長潛力而言較低的買入價格很重要;
小而精:樣本中68%的高倍回報公司市值最低時都低於3億美元(都是小盤股);
好股票通常會有較長的適宜買入的時間窗口;
耐心很重要。
6、如果一家公司連續4—5年實現了高淨資產收益率,並且收益不是來自於槓桿而是來源於高利潤率,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7、要深入研究市場,投資於那些長期內能夠遠遠跑贏其他企業的公司或行業,只要投資該企業的理由未發生變化,就一定要堅決持有。切忌頻繁交易,省下盯市的時間好好陪伴家人。
8、投資者就像魚兒一樣,緊緊盯住有上漲空間的股票。他們往往對股票的正常波動失去耐心,頻繁地進行交易但是卻從來享受不到鉅額的回報。
9、我會選擇那些成熟的、有着長遠增長前景,並能夠以較高回報率實現資本價值複合增長的公司股票。
10、要實現百倍回報,需要公司的盈利水平實現大幅增長。但是盈利增長和高槓杆兩個因素的組合纔是長期實現爆炸性增長的驅動力。
11、如果公司銷售額增長了一倍,流通股數量也增長了一倍,那就不見得好。你需要關注銷售額和每股收益的增長。
12、投資的一條基本規則是,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不要爲了任何非投資因素而採取投資行動。
13、公司將其利潤以高回報率(20%或更高)進行再投資是非常重要的,淨資產收益率是很好的分析起點和合適的代理指標,我不會只關注淨資產收益率或者一些數字,但是這個概念很重要。
14、查理·芒格説過:從長期來看,投資股票的收益率很難顯著超過對應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一家公司持續40年資本回報率為6%,你持有了40年,那麼你的平均投資收益率與6%不會差別太大,即使你最初是以較大折扣買入的。相反,如果一家企業在20年或30年內每年獲得18%的資本回報率,即使你花高價買入,你也會最終取得不錯的結果。
15、你需要有獨到的眼光,想象力以及對未來的良好預測,這些能力有助於你判斷某一行業的前景,以及發展的空間。投資是一種簡化的藝術,那些能抓住核心的人會笑到最后。
16、在股票中收穫百倍收益,哪怕僅僅是獲得三倍收益,最大的障礙在於你承受股價波動並且堅定持有的能力。
17、如果你想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找到有關護城河的證據,那麼有一點很明確,毛利率相對於競爭對手來説越高越好。
18、投資者應該聚焦於公司業務,而非市場價格。
19、不要購買公共事業股票或者是大規模的成熟公司,比如麥當勞、沃爾瑪或是IBM,不能期待所有的股票都是高倍回報股。
20、真正豐厚的回報來自於盈利的增長和市盈率倍數的上升。最理想的情況是二者都有正向增長。
21、在巴菲特投資第二階段,他需要弄清楚公司未來盈利的變動方向,這就是為什麼他從來不投資任何自己不理解的公司,因為無法預估其收益。
22、你不需要把所有的錢都放在咖啡罐組合中,你只需要拿出十年內你不會用到的那一部分資金。我敢説最終的結果一定比你頻繁交易來得豐厚。
23、其實在我的整個投資和投機生涯中,真正的財富來源都是長期投資。
24、當任何規則或公式成為思想的替代物而不是思想的輔助時,我們應該記住這一原則:這些規則和公式是危險的並且應該被拋棄。
25、投資者應該帶着儘可能的耐心和平常心去面對損失。投資者必須接受股價在長期來看,會在潛在價值的基礎上大幅波動的事實。
26、如果一隻股票可以在25年內保持20%的增長,你就會獲得百倍回報。如果你在第20年賣掉,那麼你「只能」獲得税前40倍的收益。最后的5年時間會使你的收益翻倍,所以你必須等待。
27、我還要提醒你一些永遠都不能忽略的事實:公司發行股票不是爲了讓投資者掙錢,你之所以能買到股票是因為有人想賣掉它。
28、不要試圖追逐收益,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做將會耗費大量的財富。
29、伯克希爾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三個關鍵要素:
(1)巴菲特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2)他經常以負利率借錢,並且平均來説,支付的利率遠低於美國國債的利率;
(3)爲了保持低利率,需要在風險和收益對比不合適時退出市場。
30、如果你持有股票,相當於你手中持有一部分的實體經濟,真實的人,真實的財產,真實的利潤。長期來看,擁有財產是抵抗災難最佳的方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