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歐宗榮刀口向內 正榮架構徹底扁平化

2022-11-25 17:17

文/樂居財經 楊宏彬

  黃仙枝在正榮的地位,可用「定海神針」來形容。

作為正榮的老臣,老闆歐宗榮早早就把正榮交給了黃仙枝,自己僅保留控制權。在正榮集團的官網里,管理團隊僅列有兩人,第一個是歐宗榮,另一個便是黃仙枝。這在民營企業中是不多見的,足以看出老闆對於黃仙枝的重視。

  黃仙枝加入正榮24載,曾一肩挑着正榮集團總裁、正榮地產董事長兼總裁、正榮服務董事長等多個職位。但在今年,這一位老臣正在逐步從正榮各個重要平臺高管職位中淡出。老闆歐宗榮更進一步隱退。

  11月24日,企查查顯示,正榮集團有限公司發生人事變更。歐宗榮退出董事長職務,姜彥退出經理職務,歐國強、黃仙枝退出董事職務,王星明退出監事職務。李愛應為新執行董事、經理,王淼為新監事。同時公司不再設立董事會。

  創立於1994年的正榮集團,主要功能為綜合性投資控股公司,為旗下企業多元化發展提供發展平臺,正榮的主要業務分佈於正榮地產(06158.HK)及正榮服務(06958)這兩家上市公司。目前,正榮集團由歐宗榮持有91.9%,歐宗榮之子歐國強持有約8.1%。

  一位接近正榮集團人士介紹,此次調整為其推進組織架構優化及扁平化管理的措施之一。「正榮地產、正榮服務兩家上市主體經營與管理日益完善,正榮集團按‘精簡、高效’原則,將相關職能部門整合至正榮地產對應部門,所以本次改董事會為一人執行董事。」

作為賦能平臺的正榮集團不再設立董事會,正榮再一次刀口向內,向內部架構動刀了。此前,正榮系各業務平臺已經歷了多起人事換防與更迭。

  進入11月以來,地產行業雖然在境內融資層面有所回暖,支持房企融資政策頻出,但經營層面仍處於霜凍的狀態。造血能力尚未恢復,房企的這場寒冬仍未真正過去。這意味着,房企依然需要精簡、高效管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而裁撤集團人員職能,下沉一線,是房企近一年多來重要的動作之一。

正榮人事適配

  新任正榮集團要職的李愛應及王淼,網絡上鮮少有關於他們的消息。據企查查顯示,李愛應目前有兩家任職的企業,一家是正榮集團,另一家則是正榮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榮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其在后者同樣擔任執行董事和經理。王淼則只有正榮集團一家任職公司。

  不過,李愛應晉升正榮集團執行董事一事,在幾天前或已有預兆。11月19日,正榮集團法人代表出現變更,由姜彥變更為李愛應。

近幾個月以來,正榮為應對行業的流動性風險,各個平臺一直在進行人事變動與適配,當中,還多與黃仙枝有關。9月9日,正榮地產宣佈,執行董事李洋獲接替黃仙枝成為行政總裁。公告顯示,黃仙枝曾於2019年11月起臨時出任公司行政總裁,等待直至委任適當人選擔任該職位為止。

  新上任的李洋僅有37歲,加入正榮地產的4年時間里,晉升十分迅速。自2019年7月起,李洋先后分管正榮地產設計、運營、投資、營銷及審計等多個職能部門,在2021年3月26日獲委任為正榮地產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裁。

  而在兩個月前7月,正榮地產境內運營及發債主體正榮地產控股也發生人事變動,免去黃仙枝公司董事長職務,由原總經理劉偉亮接任,同時金明捷被任命為總經理。這也是正榮地產控股自2015年成立以來首次變更董事長。

  新董事長劉偉亮同樣是一名年輕人,現年38歲。他於2016年加入正榮,任正榮長沙置業公司副總經理兼宜春項目總。之后擔任過戰略投資中心總經理、榮地產總裁助理、正榮地產集團副總裁、正榮地產執行董事。今年更是連升兩級,從副總裁升任至正榮地產董事會副主席。

  善於培養,敢於提拔任用年輕人才一直是正榮在用人方面的特色。2019年,正榮提出了「高質量發展期」的新三年戰略。圍繞這一戰略,正榮地產在組織人才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匹配與升級,對外高標準吸引人才、對內持續強化人才培養與激勵。

基於此,正榮已匯聚一大批具備事業家精神的精英人才。據統計,正榮地產集團團隊平均年齡約為33歲,其中985、211院校畢業生佔據三分之二以上。

  老臣黃仙枝雖卸任多個職務,但在正榮依舊保持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仍擔任正榮地產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公司提名委員會主席等職位。其曾經説過,企業發展到最后,核心就是靠人,加大經營型人才厚度的培育,成為正榮集團未來人才戰略的關鍵。

精簡管理,集團下沉

  這一次的人事調整,展示了正榮對平臺功能的弱化,扁平化的管理策略,也是對當前市場環境的一種應對。

不止是正榮,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房地產經營環境惡化的背景下,多家房企不約而同地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以謀求變革。

  2021年12月1日,旭輝集團就已曾對外部宣佈,將整合原湖南區域事業部及武漢事業部,成立華中區域集團,以整合資源,更好地深耕湖南、湖北兩省市場;湖南區域事業部及武漢事業部總經理金明傑出任華中區域集團總裁。

  繼今年7月進行了人事調整和10月進行區域合併之后,11月,旭輝集團再啟動新一輪組織架構及人員調整,包括總部「中心級」組織機構降級,多箇中心撤銷,迴歸「部門級」等。

  央企中海也在今年6月開啟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華北區域和北方區域合併,成為新一代的華北區域公司。青島城市公司、煙臺城市公司被華東區域公司合併。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除上述所提及的房企外,今年以來,建業、融創、陽光城、中南置地、世茂、中梁控股、建發房產、萬達、碧桂園、祥生、寶龍、富力、金輝等數十家房企都進行了架構的調整。

  通過一系列的組織變革,房企在艱難的行業環境下,本着精簡高效的組織管理方向,逐步開展集團總部去中心化、去二級部門的扁平化組織調整。最終通過總部職能的下沉式管理,推進一線業務的高效解決,為企業在不確定性風險中儘可能地增加安全墊。

  對此,1月9日,在2022年年會上,萬科董事局主席郁亮談到萬科在「黑鐵時代」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進行「戰略-機制-文化-組織-人」五位一體變革,以面對市場萎縮后更加白熱化的競爭。而在3月業績會上,萬科宣佈取消集團高管層級,所有人都要下沉到前線。

  一項數據是,2021年百億房企銷售額平均增速為4.2%,遠低於2017年36.9%的水平,行業進入降速求穩通道特徵明顯。行業高速增長不再,爲了保持效益,房企擴張性的組織架構有必要進行收縮,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已經成為眾多房企的改革的共同目標。

  就正榮地產本身而言,其銷售額受大環境影響不可避免有所下滑。2022年10月份,正榮地產合約銷售金額約為21.52億元,同比下跌78.03%;2022年前10個月,正榮地產售金額約為291.58億元,同比下跌82.53%。

  此外,仍處於流動性危機下的正榮地產,更需要通過強有力的高效管理,持續的降本增效措施,以助企業度過眼下的艱難時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