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劉強東放不下多快好省,京東重回「京東」

2022-11-25 13:31

  這輪組織架構調整,劉強東把‘含劉量’極高的員工大都放在適合他們的位子,以便執行京東對成本、效率、體驗的迴歸。

  略大參考

  作者|旺仔

  編輯|程怡

  最近十年,劉強東似乎一直在收權放權的循環之中。每一次都是以劉強東放權、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開始,又以收權,京東管培生和京東老員工上位而結束。

  截至本月24日的組織架構調整之后,京東零售的六大事業羣‘含劉量’極高,遍佈京東管培生、老員工、劉強東同學。

  當這些由劉強東指點歷練出來的高管,帶着京東重視成本、效率、體驗的基因,去往適合他們的位置,一個價值觀更統一的京東又重生了。

  01

  在京東本輪零售調整中,包括3C家電零售事業羣、時尚家居平臺事業羣、生活服務事業羣、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企業業務事業羣在內的五個事業羣,按照用户場景,重新進行了業務架構調整。

  調整聚焦在面向C端的業務。

  首先,3C家電零售事業羣拆分為家電家居事業羣和通訊數碼事業羣。

  新成立的家電家居事業羣由分屬於幾個事業羣的業務合併而來:原歸屬於生活服務事業羣的房產業務、時尚家居平臺事業羣的家居業務,同家電業務合併爲家電家居事業羣,負責人為李帥,京東零售原CFO。找CFO抓業務,符合京東強調成本的經營理念。

  通訊數碼事業羣負責人從姚彥中,調整為吳雙喜。調任的姚彥中,出任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負責人,原負責人劉利振退休。

  時尚家居事業羣改為時尚美粧事業羣,原負責人馮軼退休,由孔祥瑩接任。

  生活服務事業羣負責人暫未調整,仍由繆欽負責。

  此外,京東零售市場營銷與商業化中心,改為平臺運營與營銷中心,依然由邵京平(James)負責。平臺生態部,負責人依然為韓瑞。戰略與綜合支持部,原負責人韓瑞調任,改由王雄負責。

  此次調整之后,各業務線的負責人‘京東’味十足。新上任的電腦通訊事業羣負責人吳雙喜和時尚美粧事業羣負責人孔祥瑩都是京東的管培生。

  2007年,京東招到第一批管培生,此后六屆管培生,劉強東全程參與,還會親自授課。京東管培生也有很多‘特權’郵件可以直接抄送劉強東。被很多職業經理人視為可以直達天聽。

  姚彥中於2004年12月加入京東,是京東老人。曾先后負責生活服務事業羣和3C家電零售事業羣。劉強東對他評價極高,説整個集團願意和他講真話的只有 1.5 個人,那個 「 1 」 就是姚彥中。

圖:姚彥中 圖:姚彥中

  姚負責的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成立於2020年4月,整合原有的京東超市、消費品事業部、新通路事業部、7 Fresh和1號店等業務而來,是京東自營業務中很重要的快消板塊,幷包括京東看中的同城零售業務。

  掌管平臺生態部的韓瑞是內部培養起來的管理者,曾負責過京東拼購、全球購等多個業務。

  暫未調整的繆欽,雖然2020年6月才加入京東,但此前已與劉強東夫婦有諸多交集。繆欽是劉強東2009屆中歐商學院EMBA班的同學。2015年,繆欽辭去麥當勞中國區CEO職務,創辦奶茶品牌——inWe。劉強東斥資5億進行了天使輪投資,品牌形象代言人也由妻子章澤天擔任。今年9月起,劉強東先后將旗下多家公司企業的股份轉讓給繆欽,由他代替自己,管理相應企業的日常業務。

  業務調整后,原負責時尚家居平臺事業羣的馮軼退休。馮軼曾就職於沃爾瑪和京東、圈內人稱「快消一姐」。她曾帶領京東超市在2017年獲得千億GMV的成績。

  原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羣負責人劉利振2011年加入京東,此前在沃爾瑪和特易購工作。劉利振曾是馮軼的下屬員工,推動京東超市業務發展,2018、2019連續兩年成為京東零售集團「十佳領航者」。關於劉利振的下一站目前説法不一,有説退休,也有説暫未定崗。

  他們二人離崗,代表京東零售的職業管理人已經完成了他們的階段性任務,管培生和老員工佔據更靠前的位置。

  02

  最近十年,劉強東一直在收權放權的循環過程中。

  2011年,京東IPO前的籌備階段,一批履歷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受邀加入。從百度加入京東的沈皓瑜、寶潔職業經理人程峻怡、曾在聯想方正宏基工作的藍燁、擔任過UT斯達康高級副總裁、出任京東CHO和首席法律顧問的隆雨、從索尼中國來的李曦等等。

  這些新加入的職業經理人,要麼來自投資人的推薦,要麼是劉強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同學,是京東引進的第一批職業經理人。也是這一年,徐雷離開京東,加入百麗電商出任CMO 。

  京東引入職業經理人的小高潮出現在2015年年中,前寶潔公司大中華區美尚事業部副總裁,「寶潔全球職位最高的本土華人」的熊青雲高調加入京東,全面負責京東商城的市場部工作。

  不過,一年之后,京東集團、京東商城對外宣佈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任命調整。熊青雲從負責集團市場部的副總裁調任首席品牌官,向商城CEO沈皓瑜匯報。幾個月后,沈皓瑜因家庭原因卸任商城CEO職務,負責國際業務。后離職加入高瓴。

  劉強東重新執掌起業務一線。商城的10位主要高管、集團總共18位高管直接向劉強東匯報。這一次,2013年年末迴歸的徐雷接替熊青雲的位置,主管市場、品牌和營銷運營。不久之后,熊青雲離開京東。

  劉強東的再次放權,出現在2018年年中。京東發佈公告,稱京東商城將從即日起實施輪值CEO制度,由集團CMO徐雷兼任首任京東商城輪值CEO。

  沈皓瑜調崗離職后,京東商城CEO之位空置兩年之久。徐雷輪崗,被市場視為是劉強東放權的信號。

  徐雷上任之后,搭建起京東商城的前、中、后臺架構,新成立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京喜三大業務,鉚足勁向下沉市場發力,帶動京東進入新用户迅速增長的階段。2020年京東80%的新增用户也都來源於下沉市場。2021年一季度,京東的月活用户提升到5億的量級。

圖:徐雷 圖:徐雷

  與此同時,京東的新業務虧損不少,包括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及技術創新在內的新業務,2021年營業虧損達106億元。當然,這也被認為是京東佈局新業務的代價,以此博取更好的發展空間。就像當年京東自建物流倉儲一樣。

  今年,從京東商城升級的京東零售又進行了三次業務調整,先后裁撤零售V事業羣、京喜事業羣,相應業務被拆分,合併至其他業務羣。至11月的第三次調整,是又一次從組織架構上,對京東零售理念的排兵佈陣。

  03

  不難看出,劉強東對京東零售不滿意。

  在那封言必稱兄弟的全員信中,他為包括德邦兄弟在內的54萬員工,增添了幾項福利。與此同時,對近2000名高管,降薪10%到20%。

  他寫到:如果兩年之內,京東業績重回高增長狀態,集團隨時可以恢復大家的現金報酬。言外之意,對京東的增長不滿意。

  日前的經營管理培訓會上,身處香港的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會議中視頻接入,稱高管們偏離了公司經營戰略的核心 —— 即成本、效率、體驗。

  他批評零售業務高管「談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談成本、效率、體驗太少,如果對如此核心的戰略都把握不夠,那將很難帶領團隊長遠走下去。」

  今年雙十一前,劉強東回覆員工周報,也對零售業務展開批評,稱京東的零售業務經營文化在逐漸喪失。

  上一次,劉強東當着眾多高管集中表達不滿意,還是在2019年。他痛斥高管 「人浮於事、拉幫結派」 ,做事沒有統一標準、對業務去往何處沒有共識、文化價值觀不明晰。

  那次會議不久后,前一年提拔起來的京東商城三大事業羣的負責人,相繼離職或者調崗。曾經創造過五年連升三級的胡勝利離開京東。從國美加入負責3C業務的閆小兵,轉負責國際業務。來自沃爾瑪,掌管京東快消品類目的王笑松負責京東自有產品。

  京東老員工姚彥中逐步接管京東自營業務最重要的3C品牌,沃爾瑪出身的馮軼和劉利振,掌管快消品類,直至日前架構調整。

  最近一次的業務架構調整,來自於京東對成本、效率、體驗的迴歸。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劉強東在經營管理培訓會上,多次提到‘低價’:

  如果把零售業務的客户體驗分成三要素 —— 價格、品質和服務,低價是 「1」,品質和服務是兩個 「0」,失去了低價優勢,其它一切所謂的競爭優勢都會歸零。

  零售應該每年都要舉辦數場零售文化和經營理念培訓會,絕不能成爲了第一就忘記了 「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一切信號已經相當明瞭。京東最初的Sloga是「多快好省」,沒有多余的文字修飾和點綴,卻最簡明扼要的道出京東重視「成本、效率、體驗」的零售公司基因。此輪組織機構調整,劉強東要將最信任和相信此價值觀的員工,放在適合他們的位子。很顯然,他們將要執行劉強東帶領京東迴歸本心的決定。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