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紅旗汽車為啥難再紅?

2022-11-24 13:34

自主品牌的崛起是新能源汽車江湖最為濃烈的一筆。

無論是蔚小理、哪吒、零跑、問界等造車新勢力,還是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極氪)等傳統車企,都在銷量排行榜的頭部、上游位置留下耀眼的身影。

在燃油車的陣地,紅旗汽車依靠「官車」的定位將自主品牌的號角吹遍大江南北,但隨着新能源的席捲而來,其市場影響力卻大打折扣了。

從「官車」到百姓家,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紅旗汽車經歷了什麼?

01紅旗汽車的前世今生

紅旗出自中國一汽是人盡皆知的事,但説起「紅旗」之名的由來,或許鮮有人知。

時間回到1957年。當時的中國一汽並沒有生產轎車的經驗,面對國務院第一機械工業部下達的生產轎車的任務,便開始蒐集各種有關開發轎車的相關材料,最終選擇了一輛來自法國的中型轎車Simca Vedette轎車作為原型,開始了逆向研發。一年后,中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生產的轎車「東風CA71」就此誕生,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轎車的歷史,這也是紅旗轎車的前身。

據悉,作為中國初代轎車,「東風CA71」之名頗有含義:「東風」,有東風壓倒西風之含義;「CA」代表着「China Automobile」的意思,此代號也一直沿用到現在;「CA71」的「71」,「7」為車輛類別代號,代表轎車;「1」就表示第一代車型。

爲了集中資源生產其他轎車車型上,「東風CA71」在生產30余輛后停產。至此,「東風CA71」被車迷們及收藏者視為心目中的「國產神車」。

緊隨「東風CA71」之后,第一臺「紅旗」國產高級轎車「CA72」相繼問世。這是真正意義上首款紅旗車。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1958年,爲了在建國十周年的慶典上用上國產的高級轎車,向一汽下達了製造國產高級轎車的任務

對此,一汽的工人們以從吉林工業大學借來的一輛1955型的克萊斯勒高級轎車為藍本根據中國的民族特色進行改進后以手工製成了一輛高級轎車

這輛轎車的動力系統和裝備幾乎和克萊斯勒一樣,其實就是把克萊斯勒車完全拆開,對每個零件進行手工測繪,然后自己製造。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吳德在全廠萬人集會時,正式給轎車命名為「紅旗」。隨后一眾中央領導到一汽視察,讚揚了紅旗轎車,紅旗轎車從此定型

經過工人、技術人員和領導的共同努力,第一臺紅旗高級轎車試製成功,而后經過5次試驗后,紅旗轎車定型樣車被正式編號為「CA72」,這是我國有編號的第一輛真正的紅旗牌高級轎車。

隨后不久,第一批紅旗車成功在國慶慶典上登臺亮相,被規定為領導專用車和外事禮賓車,紅旗車戴上官車的桂冠,一炮而紅。例如,1962年起,「紅旗」轎車正式承擔接待外賓任務,1964年被指定為國家禮賓用車,曾接待過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等多國的元首。

這一車型陸續生產到1966年,共製造了202輛。1960年該車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意大利的汽車權威人士評價説:「‘紅旗’轎車是中國的‘勞斯萊斯’。」至此,「紅旗」轎車被列入世界名車品牌。

至此,紅旗汽車開始不斷拓寬車型,1966年,隨着紅旗CA771的上市,紅旗開始下基層,分配給全國各大城市的政府機關使用。

1981年,榮耀時刻戛然而止,紅旗停產了,理由依然是個謎,有人説是其耗油量大、成本高、產量低,經濟效益低;有人説是其頻發的質量問題。

從1958年到1981年,總共有1540輛紅旗轎車問世,直到1996年,紅旗轎車才重新復產,外殼方面有抄作業的嫌疑,模仿的是奧迪100的殼兒。

2013年,作為紅旗復興計劃的首款車型紅旗H7正式上市;后來紅旗L5上市,該車是中國自主品牌推出的最高級豪華轎車,售價超過500萬,作為外交禮賓用車。

2016年,一汽集團將紅旗品牌從一汽轎車公司剝離獨立運營,品牌定位是做「中國式新高尚精緻主義」的理念,佈局了L、S、H、Q四大產品系列,涵蓋超豪華、轎跑、主流、商務四個級別的定位。

其中,紅旗品牌H系列瞄準BBA等豪華品牌,而且紅旗H系列不僅是用於官車,還要向高端客户家庭化進軍。

從官車到市場化,紅旗汽車的定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只有接受市場化的洗禮才能煥發新的生命力。

02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

得益於之前在長期積累的品牌形象,紅旗汽車市場化后早些年頭的銷量整體表現迅猛增長2016~2021年的數據(如下所示,來源:懂車帝):

但到了2022年后,強勁的銷量走勢開始出現松動,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一汽紅旗2022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2.99萬輛,同比下降13.2%。對比之前提出的2022年40萬輛銷量目標,完成率僅32%。

更重要的是,紅旗汽車在新能源方面的表現也較為一般。

與絕大部分傳統車企一樣的是,紅旗汽車轉型新能源也是純電與油電混動兩手抓。

純電車型方面,紅旗已經推出了E-HS3、E-HS9、E-QM5三款純電車型。2022上半年E-HS9累計銷售僅2391輛, E-QM5累計銷售僅6278輛,E-HS3還未面向大眾。

對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E-HS9對標車型Model Y銷量為18萬輛左右,E-QM5對標車型比亞迪漢EV銷量超過6萬輛,差距一目瞭然。

油電混動方面,紅旗H5混動2022年前三季度的累計銷量為3898輛,月均銷量不足500輛,比較慘淡。

紅旗目前創建了超級電動智能整車平臺架構FMEs,未來的新車型將由此展開。

按照規劃,到2025年,紅旗總體銷量為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40萬輛,銷量佔比超過40%。跟目前已經ALL IN 新能源的比亞迪相比,紅旗汽車對燃油車的依賴較深,不敢輕易放手。

按理説,紅旗手中有張「官車」這樣獨家的王牌,進軍新能源賽道后應該順風順水,但是結果卻讓人意外。

一個原因是,儘管紅旗從一汽轎車剝離出來,但依舊在管理、產品創新及市場營銷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此外,技術與研發的創新自然就有些吃力;另一個原因是消費端對汽車品牌的認知在發生變化,更加務實,性價比被置於購車時的首位。

 作者|慧澤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