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11-23 15:22
編輯:Yura
11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演講時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易會滿強調,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加強專業化戰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公眾公司意識,主動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內在價值,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應有之義。
據中證報發文援引專家觀點表示,國企估值偏低,當前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為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亟需完善契合國企特點的估值方法。
上市央企數量超八成,金融行業市佔比較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我國資本市場內,上市央企共有432家,其中多數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且金融行業的市值佔比相對較高,而國資委下屬(由國資委或國資委下屬中央企業實際控制)企業的屬性則更偏重實體經濟。
目前,在國資委下屬統計口徑下,共計有上市央企367家,佔全部上市央企數量的85%。從國資委下屬央企行業數量分佈情況看,中信一級行業統計口徑下,目前央企數量最多的前5個行業分別為:國防軍工42只、電力及公用事業33只、機械28只、基礎化工26只、以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25只。其中,央企數量佔比最高的5個行業分別是國防軍工、石油石化、鋼鐵、電力及公用事業和煤炭行業。
央企基本面優質但市場估值始終偏低
回顧2021年,對於港股來説是慘痛的一年,指數可謂是熊冠全球,讓眾多港股投資者競折腰。但數據顯示,2021年超過7成的央企實現上漲,下跌公司跌幅相對並不太大。興業證券張憶東表示,央企受政策呵護,受監管風險小,更能適應政策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央企具有融資渠道便利、融資成本低的優勢。
張憶東認為央企能成為2021年港股市場的避風港,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外資機構佔比相對較低,受外資影響相對較小。
招商證券同樣表示,對照歷史經濟增速情況,可以發現央企多數在經濟運行阻塞或下滑的時點呈現出逆周期性,在相對錶現上更有韌性。
此外,央企近3-5年整體業績平均增長遠高於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單年平均上繳税費總額約為2.1萬億元,22Q2同比增速14%。從應收賬款周轉率看,央企在早年間的營運能力要略低於全A,但近年來兩者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並實現反超。同時,在上市央企中,每年約有6成的企業披露了ESG相關報告,比例上領先全A約1倍,在各行業起到帶頭作用。
總體來看,央企基本面優質切在市場下行時表現更有韌勁,但市場給予央企的估值始終偏低。
央企板塊值得持續關注嗎?
那麼,當下市場央企板塊是否具備配置價值?
中金表示,國有上市公司在2016年以來的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相比非國企均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債務壓力問題經歷多年國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上市銀行盈利增長較為穩健且ROE高於非金融整體,未來在「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積極建設過程中,投資者有望逐步改善對上市國企和金融板塊的價值的認知。
中信表示,央企股息率較高且估值已處歷史最低水平,當前具備長期配置價值。關注點來看,該行認為應主要在聚焦實體經濟的國資委下轄央企中,一條主線是碳中和、另一條主線是科技創新。雙碳轉型將帶來業務轉型和資產注入,國資委央企估值有望得到重塑。舉國體制下國資委央企料將聚焦科技創新,高估值行業有望誕生央企龍頭。
東方證券此前表示,2022年以來,在國內外經濟壓力加大、預期轉弱背景下,國內穩增長成為重要抓手,均衡配置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當前,央企的ROE優於全部上市公司,並且中證中央企業綜合指數的市盈率已接近10年來的市盈率最低點,已具備極高的配置性價比。央企四大投資方向值得重視,分別為國家安全、穩增長、經濟轉型和高端製造。
挖掘央企價值線,哪些港股值得配置?
中廣核新能源 $01811.HK :是由國資委控股的清潔能源大型中央企業,業務已覆蓋核電、核燃料、新能源、金融服務、非動力核技術應用等領域。公司此前公告,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10個月,集團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15745.2吉瓦時,較2021年同比增加 4.4%。其中,中國風電項目增加23.5%,中國太陽能項目增加6.1%。
中國神華 $01088.HK :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A+H股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底,公司資產規模6071億元,總市值662億美元。公司主要經營煤炭、電力、新能源、煤化工、鐵路、港口、航運七大板塊業務,以煤炭採掘業務為起點,利用自有運輸和銷售網絡,以及下游電力、煤化工和新能源產業,實行跨行業、跨產業縱向一體化發展和運營模式。
中國中冶 $01618.HK :是國家確定的重點資源類企業之一,也是是國務院國資委首批確定的以房地產開發爲主業的16家中央企業之一。主營業務包括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製造及房地產開發等。
中國石油股份 $00857.HK :中國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主營業務包括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主要業績指標繼續保持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萬億元,歸母淨利潤1202.7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38.3%。
本文部分內容精編自中信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研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