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鑫苑服務4億元存款被大股東質押 物企難逃「提款機」命運?

2022-11-17 19:03

中房報記者 曾冬梅 廣州報道

11月16日,復牌才2個半月的鑫苑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苑服務」,01895.HK)又停牌了。

停牌的原因與一則內幕消息有關。11月15日,該公司在公告中披露,其子公司存置於鄭州銀行華夏銀行共4.02億元的定期存款已被質押,作為控股股東鑫苑地產旗下子公司以及若干並非鑫苑服務旗下公司的貸款融資抵押品。而且,「有關貸款很可能無法在所示到期日之前償還。」

值得關注的是,鑫苑服務強調對於這筆存款的質押,現任董事會成員和高管都不知情,也沒同意。據瞭解,之前因為關聯交易不合規等問題,鑫苑物業停牌覈查了1年多,期間,董事會也進行了大換血。9月1日,該公司表示已達成港交所的復牌指引所載規定,包括有關管理層誠信的合理監管問題已經獲得處理等。

沒想到,2個多月后,鑫苑服務又曝出了一筆不合規的關聯交易,令外界深感意外。

鑫苑服務的相關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這一情況是公司在自查的時候發現的,董事會非常重視,跟港交所進行溝通后,爲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主動做了信息披露。

現任董事會主動「爆料」

這筆異常的交易,是鑫苑服務在進行年末資產審查及制定預算程序的過程中發現的。

被質押的定期存款來自鑫苑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存放在鄭州銀行的三筆共約3.08億元存款被質押,借款人為鄭州犟牛貿易有限公司及鑫苑地產旗下的鄭州豫晟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存放在華夏銀行而被質押的金額約0.94億元,借款人是濟源市森瑞實業有限公司。這4筆存款的抵押協議日期為2021年11月17日至2022年8月24日,相關貸款的到期日為2022年11月17日至2023年2月24日。

從工商登記信息來看,鄭州犟牛貿易有限公司、濟源市森瑞實業有限公司與鑫苑地產和鑫苑服務均無股權關係。

「抵押事項乃於現任董事會任何成員或本公司高級管理層不知情及未經同意下進行。」鑫苑服務表示,董事會極度重視,已採取積極措施索取有關抵押事項的更多資料,考慮在法律顧問幫助下,採取進一步行動以保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從時間線來看,現任董事會宣稱自己不知情有一定依據。鑫苑服務目前共有3位執行董事,包括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申元慶,副總裁馮波和首席財務官王勇。其中,申元慶在2022年4月13日被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8月29日獲得董事會副主席的委任,9月19日調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馮波自2022年5月開始擔任鑫苑服務的副總裁,8月29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王勇則是10月21日起開始擔任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

鑫苑服務相關人士透露,目前該公司內部正在進行自查,還不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因,但由於這筆資金是定期存款,不屬於營運資金,因此對公司整體運營沒有影響。

「正常來説,新管理層到任是可以對相關業務進行盤點的,衡量團隊是不是真能履行職權。有可能是新管理層在盤點中發現問題了,若知悉默認不報,是要承擔責任的。」某上市物企首席財務官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屢次違規的關聯交易

這份自曝違規交易的公告令投資者圈炸開了鍋。一位投資者表示,這次鑫苑服務發現存款被大股東偷偷質押,不是一般的「暴雷」,而是相當於引爆「核彈」。

該公司復牌時聘請的四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財務顧問,包括審計師、銀行等都可能會被問責。事件不僅給上司公司的資金審計帶來了新挑戰,也將影響目前正被停牌的內房股的復牌申請。

鑫苑服務的上一次停牌是2021年4月1日開始的,起因便是若干關聯交易未依規披露。2022年3月29日,鑫苑服務披露了部分關聯交易的詳情,如,在2020年6月28日至2021年2月24日期間,該公司與鑫苑地產進行了數筆款項往來,相關款項均已全數歸還。部分交易是應鑫苑地產的要求而進行的,當時鑫苑地產需要離岸現金以滿足流動性需求和清償債務,於是鑫苑服務提供了貸款。部分交易則是爲了增強鑫苑地產相關附屬公司的銀行流水,以維持與銀行的合作關係,還有一些資金是鑫苑服務爲了獲得車位獨家銷售權,而向鑫苑地產支付的按金。

按照鑫苑服務透露的信息,彼時該公司的高管王研博、黃波密切參與了上述的相關交易,而鑫苑地產的實控人張勇當時也擔任鑫苑服務的董事會主席,不僅知悉若干交易,還參與了其中一項交易的內部審批過程。

就這些不合規的事件,鑫苑服務對股東道了歉,還表示已委任大華國際諮詢有限公司為獨立內部監控顧問,完善內部監控程序,嚴格控制業務合規風控審覈,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張勇、王研博、楊玉巖等管理層也因此在2022年8月29日辭職。

經過了17個月的自查和整改,鑫苑服務終於在2022年9月1日復牌,不料2個半月后又踩進了同一個坑里。

此前,恆大物業也披露過同樣的案件,被違規質押的存款高達134億元。事件發生的時間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間,資金用途是為中國恆大償還境內外債務。由於參與相關交易,中國恆大行政總裁夏海鈞、首席財務官潘大榮、子公司恆大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柯鵬,以及恆大物業董事會主席甄立濤,執行董事趙長龍、安麗紅等均被要求辭任相關職務。鑑於被質押的存款已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中國恆大隻能通過轉讓資產給恆大物業抵消相關款項。

對於被質押的存款能否收回來,鑫苑服務沒有抱期望,表示:「據本公司深知及盡悉,有關貸款很可能無法在所示到期日之前償還。」

上述上市物企首席財務官認為,由於跟地產母公司高度關聯,物業公司的資金很有可能被佔用,「主要在於有關聯交易,交易支付賬期和結算審批是關聯方可以控制的,這個方面可能通過欠款和資產交易來輸送利益。」而防範資金被挪用則是可以通過內部治理實現的,「如果是獨立的人、財務、組織、資金、業務、管理,則不可能被挪用,像存款被大股東質押這種事件,説明物業公司在人事、財務流程等方面沒有做到完全的獨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