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14 09:13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閲號:techsina
文/姜輝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一則壞消息將天涯社區帶回大眾視野。
11月2日,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天涯社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涯社區」)新增多項被執行信息,被執行總額已達1.39億元,創始人邢明被限制高消費。
圍繞這則壞消息,大眾也產生了諸多好奇與驚訝。但這好奇與驚訝並非圍繞「天涯社區被執行超億元」的原因與事件本身,而是好奇並驚訝於,「天涯社區居然還活着?」
1999年誕生的天涯社區,是中國初代互聯網內容社區之一,孵化了《鬼吹燈》《滾蛋吧,腫瘤君》等紅極一時的作品,當年明月、孔二狗、紫金陳等都曾盤踞在天涯社區。哪怕未使用過天涯社區的90后、00后,也會表示「聽過」。
但如今,天涯社區已經幾乎淡出了大眾視野。
「2011年天涯社區正盛的時候,我註冊了天涯社區賬號,也曾花大量時間泡在論壇看帖。不過2014年之后,我逛天涯就很少了。」曾經的天涯用户飛飛説道,「移動互聯網普及以后,就花更多時間在微信之類的平臺上了。」
燃次元在百度搜索指數也看到,2011年至今,「天涯」的搜索指數在2012年、2013年左右到達頂峰,此后指數小幅下降,並呈現穩定狀態直到2015年底、2016年初。但這之后,「天涯」的搜索指數便持續下跌,直到現在。
天涯「淪落」的原因,易觀分析曾在《2016年第3季度中國社會化媒體廣告及營銷市場規模63.8億元》中指出,移動端轉型不及時、產品創新不足是開心網、天涯社區、人人網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平臺用户流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區。陪伴了70后、80后成長與青春的貓撲、天涯相繼沒落,90后熟悉的微博也面臨着使用時長下降的擔憂,即使新鮮如B站,也在盈利與破圈的道路上磕磕碰碰。新舊迭代,是自然。
目前,天涯社區仍在運營。11月10日13時35分,燃次元打開天涯社區網頁版,仍可正常進入並看到內容,曾經的明星板塊「蓮蓬鬼話」13時35分仍在活躍。在小紅書等新平臺,也有分享、提及「天涯神帖」。
在「我的大學」板塊,甚至有00后在分享大學生日記。
天涯還活着,但活得怎麼樣就見仁見智。在關於「天涯社區被執行超億元」的評論中,曾經的用户、澎湃新聞評論員伍里川也直言,「每一個在論壇拋灑過口水和時光,並且熟知互聯網規律的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在種種難題之下,天涯是將走上貓撲關站的老路,還是如樂視一般活得小眾但「歲月靜好」,時間會給出解答。
「天涯居然還活着」?
幾個月前,整理電腦收藏夾的文文無意間點擊了不知多久以前收藏的一篇天涯帖子的標籤,沒想到居然還能顯示。
「我真的沒想到,都2022年了,天涯居然還活着。」文文説。
天涯還活着。11月10日,燃次元打開天涯社區網頁版,仍有網友在天涯發帖聊天,只是內容不再「青春」。
在天涯主版上,諸如「一個70后老‘難’人的邊緣生活」「爲了女兒的一點小事,今天又跟老婆吵了起來」的帖子比比皆是,論壇熱帖列表也不乏「38歲高齡突然就想要二胎了,開貼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鞭策自己!」「爲了女兒的一點小事,今天又跟老婆吵了起來」等內容。
或許,這也與天涯社區的用户羣體緊密相關。BBS、天涯陪伴了70后、80后的成長與青春,他們也是天涯社區的主力用户羣體。伴隨着時間的增長,他們大都開始邁入傳統意義上的中年生活,工作、家庭、婚姻、孩子就是他們生活的組成部分。
但在瀏覽過程中,引起燃次元關注的是,竟然有00后出現在這個社區。
在「我的大學」板塊,一篇題為「00后大學生日記」的帖子出現在醒目位置,一個自稱是雙非大學法律系學生在里面記錄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時而反省自己生活不夠努力,時而又為在Steam上買到了新遊戲而開心,有時候也為大學的人際關係問題而困擾。
這與大眾印象中00后的App使用習慣不同,「我身邊的00后,大多數都把時間花在小紅書、抖音、B站、A站、P站這些上面。」有用户告訴燃次元。
只是這位00后大學生選擇天涯的原因,也是基於天涯的落寞。
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天涯而不是別的平臺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時,他回答,「相對於知乎、百度貼吧,天涯的內容少很多,也更純粹,所以避免了一些矛盾糾紛。在這里發帖更多是把這里當成一個樹洞,想要改變自己,但不想在大平臺上面暴露自己。」
「也許正是因為人少,天涯才成了今天的樣子,輸在人少,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功呢?」這位00后大學生言道。
更多人的腳步,是走向離開。衞洋是天涯多年的「斑竹」(即,版主),曾經成為天涯「斑竹」是一件難事,也是一種互聯網上的「榮譽」,但如今衞洋已經很少登錄網站了。
談起天涯的版主生涯,衞洋還是感嘆良多。在他看來,當版主的那些年,作為一個普通網友,版主們都是在「用愛發電」。
當版主有很多「職責」,比如對自己所在板塊的帖子進行刪除、編輯、限制回覆、加精華等等操作,衞洋回憶,當年做這些「工作」花費了自己不少業余時間,而天涯對他們這些用愛發電的版主沒有任何報酬,只有偶爾會收到的小禮物。
而成為「斑竹」,曾經意味着高要求和榮耀。要當上天涯熱門板塊版主並不容易,曾擔任天涯版主,並因熱愛而入職天涯工作的柳月告訴燃次元,「想做天涯版主需要先申請,然后管理員審覈,審覈通過會發公示,如果公示期間網友們反對聲音特別大,那麼站方和管理員也會考慮撤銷版主資格。」
如今,這一光環已經不再。諸多曾經的版主,也如衞洋一般,鮮少再登錄論壇。
天涯是一個佛系的公司,曾經的天涯員工小尼表示,「這個公司不是一個像我們如今熟知的互聯網大廠一樣的地方,它沒有那種緊鑼密鼓的KPI和戰略目標,它有自己獨特的氛圍。對於管理層而言,並沒有來自投資方的壓力,他們更喜歡隨着自己的性子管理這個網站。」
但2015年,小尼也離開了天涯,他坦言,「其實主要是因為收入問題,作為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多年來,天涯的薪資待遇缺乏吸引力。」
同樣的原因,也讓柳月選擇離開,「入職三年,消磨了我對天涯的愛。」當然,讓柳月最終決定離職的原因,同樣是因為天涯的薪資待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用愛發電」、佛系運營,曾經正是這兩點成就了天涯的發展壯大。但走到論及增長和效率的時候,這些似乎就不再是優點。
從「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到無人問津
從盛到衰,天涯的成功與失敗都有時代的痕跡。
1999年,天涯誕生於海南,或許正是因了海南三亞「天涯海角」之景,得了天涯社區之名。90年代也是中國BBS(即,電子公告板)的年代,水木清華、貓撲、天涯、搜狐論壇、新浪論壇相繼面世。
那時的天涯,喊出了「全球華人的網上家園」的口號。
如今看來這個口號有些過於大了,但在當時天涯卻幾乎名實相副。根據天涯披露數據,2003年,天涯已有300萬註冊用户,日訪問量在2000萬左右。但當時,中文互聯網網民只有7950萬人。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那時的天涯也是現象級網絡文學的土壤。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熊頓的《滾蛋吧,腫瘤君》都通過天涯社區與網友第一次見面。天涯網友也具有很強的公共熱情,在諸多公眾事件上都羣策羣力,多有貢獻。
一時間,天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甚至出現一句口號,「全民話題,天涯製造」。
然而出圈的作品和事件並不能給一家公司直接帶來穩定的收益,也很難驅動公司進一步擴大。於是2005年,天涯啟動資本化流程,在開曼羣島註冊天涯控股,試圖通過金融手段獲得資金並擴展業務。
正處頂峰的天涯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05年7月,IDG資本、清科創投、大唐發控對天涯進行了A輪融資,融資規模數百萬美元。不久,清科創投、聯想控股、Google、君聯資本又發起了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其中谷歌出資100萬美元認購天涯控股6.67%的股份。
但在融資之后,天涯的上市之路卻沒那麼容易。經歷了回購谷歌持股,創業板上市門檻提高,直到2015年天涯才終於掛牌新三板。但因為沒能及時披露2015年年報,僅僅6天后就被暫停轉讓。此時,天涯仍然連年虧損,2013年到2015年,天涯分別淨虧損3116萬元、4036萬元、1990萬元。
天涯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的同時,互聯網世界已經發生了鉅變。新對手層出不窮,新浪博客、QQ空間、校內網等新平臺出世,成為用户的新寵。互聯網也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天涯作為PC時代的產物,面臨着艱鉅的轉型任務。
很顯然,天涯沒打贏對手,也沒登上移動互聯網的快車。
11月10日,燃次元在易觀千帆看到,2022年9月,天涯社區App的月活躍人數僅為59.52萬。在記錄時間內,從2014年7月至今,天涯社區App的月活躍人數在2016年4月到達頂峰,為293.44萬人,但此后持續下降,從2020年6月開始,月活躍人數已持續低於100萬人。近一年時間,維持在55-63萬之間。
「天涯的繁榮是各種偶然因素集合在一起的結果,對於管理層來説,他們可能更擔心有什麼不可控因素讓天涯喪失長久以來的氛圍,在移動互聯網大潮席捲而來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做出太多改變,而是選擇了保守的方向。」小尼直言。
在澎湃新聞評論的文章下,也有用户直言,「轉型不及時,從文字轉型視頻時扭扭捏捏,技術不過關,幾大板塊,主板、副板、城市版,數據居然無法融合在一起,一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到了天涯高層就各自為政,生怕誰搶了誰的市場……當年每年都有優秀斑竹、管理員大聚會,大家每次都提出了不少建議,但採納的少之又少,被淘汰也成為必然……」
除了時代和環境的外因,天涯衰敗也有內因存在。
內容平臺的興起,由內容為驅動,落寞除了時代的變化、用户的轉移,也離不開內容的衰敗。在小紅書平臺、蘋果App Store「天涯社區」App的評論下,燃次元也看到,諸多用户表示,「之前不死心偶爾還會上天涯看一看,但現在已經沒有大神帖了,風光不再了。」
以及「自從天涯改版后大部分人都去了知乎和貓撲,改版后的天涯把好多板塊取消掉了,天涯現在也沒有瀏覽歷史,而且里面充斥着各種廣告,我覺得這是天涯的敗筆,還有就是出現閃屏閃退,難道天涯的技術部和市場運營部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嗎?」
柳月也説道,近十多年來,天涯的板塊已經沒有「大神」級人物擔任版主了。
天涯已經成為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只是逝去的並非只有天涯,曾與天涯並稱為「BBS雙子星」的貓撲,早在2021年4月就已關站。
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BBS、貓撲和天涯都被甩在后面。
天涯還有救嗎?
在「被執行超億元」的消息傳出之前,天涯似乎仍在積極自救。
20多年來,創始人邢明多次努力想跟上時代的浪潮,資本化、開闢新業務,都是他嘗試過的方向。就在今年,天涯還在努力抓住目之所及的救命稻草,開闢了元宇宙相關業務的常識,似乎想要搭上新的風口。
今年7月,天涯社區發佈了「從網絡社區到元宇宙-天涯虛擬世界白皮書1.0」,正式宣佈進軍元宇宙。
當時邢明對此抱有頗高期待,在微信朋友圈説道,「感覺一個時代正在過去,各方面都在發生革命,有幸親歷穿越了Web1.0和Web2.0,更符合互聯網本質精神的Web3.0蔚然成勢不可阻擋。」而「天涯的某些天然基因非常吻合這個趨勢。」
當年7月,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邢明也表示,雖然天涯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但由於與生俱來的元宇宙基因,現在天涯社區完全可以跨過移動互聯網而直接在元宇宙領域進行佈局,並藉此新賽道一舉扭轉此前公司下滑的勢頭而重新崛起,「預計天涯虛擬世界的初始版本將於2022年9月9日正式上線試運行」。
邢明還透露,天涯有一個「天涯虛擬世界如何跟行業結合」的深度規劃,目前初步確定選擇要結合的行業有兩個,分別是旅遊和白酒。
但燃次元看到,距離天涯的「元宇宙白皮書」發佈幾個月過去了,目前天涯社區推出的元宇宙產品主要是 「天涯元鑽」。
這也並非什麼新事物,因為早在2017年,天涯已經發布過一款數字藏品「天涯鑽」,它的應用場景是在論壇中為帖子衝榜。
「天涯元鑽」更像是「天涯鑽」的升級版,「天涯元鑽」選擇了天涯成立23周年來的23句論壇金句作為內容,每顆售價39.9元。很多網友熟悉的「信春哥得永生,信曾哥不掛科」「實乃人間慘劇,竟無語凝噎」「神馬都是浮雲」等都被選入其中。
爲了配合銷售,天涯還推出了盲盒隱藏款,並且承諾集齊全不23句和隱藏款可以獲贈iPhone14。
天涯官方表示,「天涯鑽」和「天涯元鑽」都具有收藏價值,在未來天涯鑽將和用户共同開發,接入更多第三方開發場景,並且和全球互聯網原創作者、原創內容價值掛鉤。同時,論壇開闢了天涯鑽相關板塊「天虛界部落」,用以供產品持有者交流。
不過,天涯的元宇宙產品似乎反響不佳。截至發稿前,「天虛界部落」成員僅有127人。
天涯的元宇宙項目仍然停留在數字藏品和社區代幣層面,究竟天涯鑽和內容如何實現深度融合,目前還看不到端倪。對於天涯來説,如何用好手里有價值的用户內容信息,仍然是一個問題。
在元宇宙之前,天涯也嘗試過電商、遊戲、個人付費閲讀、IP 運營、視頻、直播,但用户反響也不強烈,甚至頗多抱怨。
蘋果App Store「天涯社區」App的評論下,就有用户表示,「一個好好的論壇竟然變成以直播為主,你們運營是不是對論壇有什麼誤解!每天首頁上都是奇奇怪怪的人,每次改版都去掉去想要的,瀏覽記錄也不能編輯了!想要天涯像以前一樣,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天涯自己!」
每一代內容平臺都有自己的難題和困境。貓撲、天涯是被遺忘的擔憂;天涯的后起之秀微博如今也得思考用户時長下降的難題,據Quest mobile統計,2020年12月和2021年12月,微博的用户日均使用時長分別為46分鍾和43.8分鍾,呈現下滑趨勢。
00后愛用的B站,也要思考破圈和盈利。
對於天涯,老用户懷念它的情懷,並時常回憶曾經在此度過的青春,但也都直言「好久沒登過了」。
天涯即使現在還活着,仍有用户發帖,也掩蓋不了它被大多數人拋棄的事實。更何況天涯已經負面纏身,11月10日,燃次元在企查查App上看到,目前圍繞天涯社區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風險高達236條,關聯風險234條,歷史風險亦有377條。
其中236條自身風險包括33條限制高消費、9條被執行人、21條股權凍結、39條欠税公告以及其他。在自身風險的103條司法風險中,最早到2011年12月,最新到2022年年8月。
天涯的未來會是「歲月靜好」的樂視,還是沉寂於江湖?邢明能同羅永浩一般上演「真還傳」嗎?有待市場的考驗。
*文中飛飛、文文、衞洋、小尼、柳月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