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萬噸小麥加工項目緣何落户重慶忠縣?

2022-11-14 05:51

轉自:農民日報

  近日,重慶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沙河」)年加工100萬噸小麥項目在重慶忠縣正式投產。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全面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30億元以上,生產規模居西南片區首位。

  忠縣縣委書記江夏説:「項目可有效帶動忠縣及周邊區縣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對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保證區域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也將為忠縣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在重慶金沙河全封閉車間里,機器運轉,和麪、壓面、切分、烘乾、遴選、包裝等多個環節在流水線上自動完成。透過窗玻璃,金沙河集團副總經理郭寶恩指着生產線説:「這批從安徽亳州來的小麥,經加工製成掛麪,將很快銷往本地和四川、貴州等省。」

  「目前,項目一期建設完成,投產11條生產線,一天可生產掛麪500噸以上。」郭寶恩介紹,項目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加工小麥100萬噸、年產麪粉75萬噸、掛麪35萬噸,可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000個,間接就業崗位2000個,預計年產值30億元,創造利税3000萬元。企業常年儲存小麥10萬噸、麪粉1.5萬噸、掛麪5000噸,緊急情況下可保證區域糧食安全。

  「真正促使公司下定決心落户忠縣,一是忠縣縣委、縣政府及忠縣人民對金沙河面業的重視和支持;二是忠縣作為長江沿線重要的樞紐節點,有港口運營、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充分具備大進大出的產業發展和產品運輸條件。」金沙河集團總經理魏燕超説。

  據悉,近年來,忠縣堅持特色產業集羣、特色中等城市「雙特」發展思路,高水平打造「三峽庫心·長江盆景」,加快建設「一地一城三區」,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28億元,增長6%。忠縣這方發展的熱土,吸引八方客商紛至沓來。

  去年3月,金沙河集團首次到忠縣考察,便被其政府「零距離服務」態度、良好的營商環境、多元立體的物流體系吸引。

  「服務十分貼心。」重慶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基建負責人侯田平舉例説,在北方與南方建廠是有差別的,「南方多山,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我們完全不知道。忠縣政府提前介入,幫我們釐清建設須知,讓我們少走了彎路,這纔有了7個月建廠、投產的驚人速度。」

  的確,忠縣速度背后,是政府對企業幫扶的熱心和決心。

  忠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金沙河項目落户忠縣后,縣委、縣政府組建專班,開通綠色通道,為企業紓困解難;園區管委會派專人全程跟蹤服務,一周內完成工商註冊、項目備案、銀行開户、人才公寓入駐、項目用地掛牌出讓、中介機構選定等工作。同時,園區管委會根據項目建設步驟以及企業需求,從住房保障、工商註冊、項目備案、項目用地、供電保障等,倒排任務完成期限,本着高效原則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比原計劃提前30天安排施工隊伍開展進場施工作業。

  「選擇落户忠縣,新生港的港口優勢也是重要因素。」郭寶恩算了一筆賬,「物流成本我們必須考慮,選擇水運,1噸小麥的運輸成本差不多會降低100元,而且運量更大。」他表示,忠縣新生港作為交通運輸部批覆的長江上游首個萬噸級碼頭,還可實現「鐵水公」聯運,這樣一來,金沙河眾多公司就可以形成深度聯動,比如陝西的小麥、新疆的小麥都可以快速運達。

  「重慶金沙河年加工100萬噸小麥項目是新生港‘前港中倉后園’佈局的重大項目,必將為忠縣打造特色產業基地注入新的強勁動力,為新生港提供更多優質貨源,新生港也將為重慶金沙河面業降低物流成本創造良好條件。」江夏稱,下一步,忠縣將一如既往秉承「兑現比承諾更重要」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企業服務,用好「一區兩羣」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與大渡口區一道,升級打造以重慶金沙河面業為核心的小面產業園,為重慶小面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早日建成西南地區最大面條加工基地,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