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激光雷達第一股合併救急,市值曾高達18億美元,併購后僅值4億

2022-11-09 14:51

爲了不在寒冬中死掉,兩家激光雷達公司,合併了

這兩家公司分別是Velodyne、Ouster,曾幾何時,這兩家都是明星公司,激光雷達也是自動駕駛行業新寵,然而就在大規模量產之際,這兩家企業卻不得不抱團取暖。

更慘的是,兩家企業合併之后,並沒有起到1+1大於2的效果,兩者的市值僅為4億美元

要知道,Velodyne作為激光雷達第一股,兩年前借殼上市之際,估值一度達到18億美元

來源:Velodyne

曾經的輝煌,為眼下的落寞埋下了伏筆。

01只為省錢

合併協議是11月4日籤的,根據條款,每股Velodyne股票將在收盤時兑換0.8204股Ouster。

完成這筆交易后,Velodyne和Ouster的股東們將各自擁有合併后公司約50%的股份。兩家公司的合併交易預計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在此之前,兩家公司還是繼續獨立經營業務,直到合併交易完成。

新公司CEO將由原Ouster CEO Angus Pacala擔任。原Velodyne的CEO Ted Tewksbury將擔任董事會執行主席。完整的董事會和執行團隊將在晚些時候公佈。現在知道的信息是,董事會將由八名成員組成,每家公司任命四位。

來源:Ouster

Ouster和Velodyne都是激光雷達傳感器製造商。在技術路線上,兩家公司是緊密關聯的。

Ouster一直致力於打造適用於汽車、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基礎設施的高分辨率數字激光雷達傳感器,在2018年開發的高性能數字激光雷達,可以支持定製開發,如動態調整範圍、視野和各種分辨率配置。

來源:Ouster

Velodyne更是汽車激光雷達的早期先驅,發明了實施環繞視圖激光雷達傳感器,廣泛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工業、智能基礎設施和機器人。

來源:Velodyne

合併之后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客户羣體上做到互補,同時降本增效

「Ouster的尖端數字激光雷達技術,表現爲強大的單位經濟性和為新產品提供性能收益,輔之以Velodyne幾十年的創新、高性能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以及成熟的全球客户足跡,使合併后的公司能夠加快在快速增長的市場採用激光雷達技術,並滿足各種客户需求。」Velodyne的CEO Ted Tewksbury表示。

截至11月9日,Ouster和Velodyne的市值分別為1.84億和1.86億,Ouster和Velodyne的目標是在擬議合併結束后的9個月內實現至少7500萬美元的年化成本節約。

此外,管理層計劃精簡運營支出,以建立一個符合合併后公司預計收入增長的總體成本結構。隨着全球商業足跡和分銷網絡的擴大,合併后的公司預計也將提供更多的交易量,降低產品成本。

02對手變盟友

其實Velodyne 和 Ouster在激光雷達界都是有着一定地位,一個是激光雷達元老,一個是曾被海外資本最看好的創業新秀

這兩位都曾在激光雷達界風靡一時,可今昔不同往日,落魄年年有,今年尤其多,Velodyne 和 Ouster 爲了生存已經苦苦掙扎很久

Velodyne的成立可追溯到1983年,做音響起家,慢慢的轉變到激光雷達市場,前幾年激光雷達玩家較少,風頭幾乎都被Velodyne 搶了去,就算價格高昂,但稀缺的機械式激光雷達一度成為各大主機廠追捧的對象。

來源:Velodyne

就連國內的百度也因害怕供應鏈斷掉選擇入股Velodyne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申請破產的激光雷達鼻祖Ibeo,也是Velodyne 從音響變軌到激光雷達的間接領路人。

2004年,當時Ibeo的單線激光雷達在DARPA挑戰賽上大放異彩,作為前輩的Velodyne果斷轉型,擠到激光雷達的賽道,並很快做大做強成為一哥

在別的企業還在為量產發愁的時候,Velodyne已經在為自動駕駛公司穩定供貨了,還是唯一一家。

Velodyne的主要產品是機械式激光雷達,也有固態激光雷達,所以同樣是生產機械式激光雷達的Ouster自然成爲了Velodyne的強勁對手。

在Velodyne大放異彩的時候,Ouster還是一位襁褓中的嬰兒,Ouster成立於2015年,不過發展勢頭很猛,爲了保持穩定的營收,Ouster還擴展產品線——也就是工業測繪的方向,為量產做好充足的準備。

雙方曾經在高精度傳感器方面展開過激烈的競爭,就在今年初,Velopyne 還曾起訴 Ouster侵犯其專利

Ouster 也一度被國外獨立金融研究平臺 Seeking Alpha 稱為是「最值得投資」的激光雷達公司。

來源:Ouster

這兩家公司的主打產品都是車載機械式激光雷達,而現在激光雷達市場發展火熱,説的最多的反而是車規極激光雷達,這種激光雷達上車需要符合形狀、尺寸、可靠性等嚴格的車規極要求,一般是固態及半固態產品纔可以上車。

而車載機械式激光雷達,大多適用於Robotaxi、L4自動駕駛研發,如今Robotaxi、L4自動駕駛迟迟不能落地,車載機械式激光雷達也只能是一個虛架子。

Velodyne倒是已經開始生產固態激光雷達,也已經宣佈和現代汽車開啟合作,但這兩家公司對固態及半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進度實在緩慢,量產最早也得2025年。

在2020年有五家激光雷達公司上市,其中就包括Velodyne 和 Ouster,還有前段時間已申請破產的Ibeo,而現如今濤濤后浪已經在不斷的拍打着這兩位老將。

在市場的如此壓迫下,獨行俠不好做,手拉手或許能走出點名堂。

03有潛力,但目前不多

「今年是激光雷達上車元年!」

這話從去年説到現在,到底是不是,沒有人會給出確切的答案。

從激光雷達發展的現狀來看,新公司能夠直接進入到正確的研發路線,而老玩家纔剛開始轉變研發方向,時間上未免有些延迟

很多企業已經過上了入不敷出的艱難日子,和Velodyne同年上市的Luminar在上市一年后投入研發的費用同比增長129.91%,這個數值比收入同比增長要多的多。

同時上市的這幾家公司股價都經歷了斷崖式下跌,比如Aeva的股價從最高點的每股10.1美元下滑至1.88美元,最新市值僅有3.93億美元,而當時Velodyne的最新市值僅1.86億美元。

來源:網絡截圖

當時的先鋒Velodyne如今到達除破產的Ibeo外幾乎最慘的狀況,開始找到其他企業抱團取暖並不足奇。

在Velodyne 和 Ouster宣佈抱團取暖的時候,國內市場的禾賽和速騰幾乎同時發佈短距補盲雷達,國外合併過冬,國內瘋狂內卷

激光雷達和自動駕駛有扯不斷的關係,兩者可以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激光雷達的加入可以提升高速公路輔助駕駛、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自適應巡航控制等功能的可靠性。

現階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加裝激光雷達了,這一行業也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迎來爆發。

這不免讓人想起,前段時間背靠兩顆大樹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宣佈破產,曾經的老靠山大眾和福特為實現L4自動駕駛表示無力。

福特也表示完全實現自動駕駛還需至少五年的時間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一個是至少五年,一個是在未來十年內,自動駕駛和激光雷達都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只有不斷的砸錢和研發。

此次合併事件,在Ouster首席執行官Angus Pacala看來不可避免,對於自動駕駛行業領域的發展,公司首先是要有足夠雄厚的財務實力,而已經不富裕的兩個家庭,承受不住各自研發,只能進行整合。

來源:Ouster

也就是説Velodyne 和 Ouster能夠通過節省工程、製造和管理方面的成本來鞏固它們的市場地位。

合併后現金余額將達到3.55億美元,未來3個季度還有望節約7500萬美元的成本。合併后,會尋求建立更快的盈利模式。

雖然新公司還未成立新名字,Ouster首席執行官Angus Pacala已經表達了對新公司的期待,並表示激光雷達技術的前景非常光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作者:曹婷婷、曹子彰,編輯:在洲,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