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09 14:30
請問,上周日(11月6日)是什麼日子?
很多老二次元聽了,可能會有一個脫口而出的答案。
那就是經典動畫《刀劍神域》中,大型腦機、完全沉浸、在線角色扮演遊戲SAO(《Sword Art Online》)上線的日子。
在《刀劍神域》的故事設定中,十年前的11月6日,SAO讓主角桐人被困在「異世界」之中。
觀眾們之所以對這個日子念念不忘,不僅因為《刀劍神域》這部番好看,還因為它在動畫發展史上有着開宗立派的地位。
有人認為,刀劍雖不是第一部玩穿越、異世界、遊戲元素的動畫,但它提供了簡單且完善的故事結構和要素,啓發了眾多從業者,才讓異世界有條件成為一種比肩校園戀愛、機戰動畫的「主流類型片」。
聚集了眾多異世界動畫主角團的Q版動畫《異世界四重奏》
但即使撇掉異世界的包裝,《刀劍神域》憑嚴謹的故事和價值主張,也稱得上是一部具有文學性的社會寓言。
(此處有一個輕微劇透預警)
根據劇中的設定,2022年到來之時,VR、腦機技術高度發達,遊戲已經可以實現感官的完全沉浸體驗,讓玩家產生穿越到異世界的感覺。
而SAO就是這個劃時代的遊戲作品。
主人公桐人,年僅14歲的初中生,因為反感現實中複雜的家庭問題,一直迷戀冰冷但可控的電腦遊戲。這讓他成為6歲就會組裝電腦的IT高手,並且獲得了SAO的內測資格。
可馬上,他的掌控感就徹底消失了。
一萬多個本來只想打打遊戲的玩家,在登陸的首日被遊戲開發者突然告知:
你們出不去了,退出遊戲的按鍵被我摳了。另外,遊戲機已經控制了你們的大腦,當你們在遊戲中的生命值歸零,現實中的肉體也會死去。
想活着出去,就必須有人通關。
玩過RPG遊戲的都知道,game over是件多容易的事,遊戲僅開始1個月之后,就有2000人無法甦醒。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中,玩家的肉身不可能熬得住經年累月的植物人生活。
《刀劍神域》講的,就是在長達數年的艱難冒險中,桐人邂逅各式各樣的人,目睹自己和他人掙扎、成長的故事。
異世界往往被當作爽文,主人公可以通過異世界奇幻的條件,輕易獲得理想的生活。
但刀劍卻一點都不「爽」,畢竟對現實生活再不滿,也很少有人想穿越到一個失敗率接近40%的地方。
作者川原礫的創作出發點與后來流行的異世界剛好相反,模糊現實與虛擬的界線這個主題,對他來説更有魅力。
封閉環境中的生存博弈、極致壓力下的人性流動、生活鉅變對人類道德觀的影響……這些對小説家而言,才稱得上一場讓多巴胺狂飆的創作實驗。
破次元壁地想,川原礫和他筆下的SAO開發者茅場晶彥應該是同一種人,他們都把自己創造的世界當做試驗檯,都期待在其中出現意料之外的發展。
《刀劍神域》的創作水準,放在今天依然驚艷。
很多人看着看着,就會在彈幕里感慨「我都快忘了這是一部戰鬥番了」,敍事深度,讓它無法被某個符號簡單地定義。
遊戲規則宣告當天,年輕的桐人馬上面臨了第一道將影響其人生觀的重要選擇。
自己是享受內測玩家的經驗便利,高效率獨自闖關?還是和朋友的團隊組隊,幫助他們但降低自己的安全性?
這段劇情的光影和構圖很有意思。獨行意味拋棄,是一條簡單但灰暗的道路。
不肯背棄團隊信任的朋友站在光中,目送桐人走入暗影。
貫穿全劇的強大但虛弱、渺小卻偉岸的矛盾,就這樣奠定下來。
同樣的構圖方式還出現過一次,桐人面臨了同樣的選擇。但這次,他選擇幫助這位叫幸的女孩所在的團隊。
幸時刻恐懼着冒險帶來的死亡威脅,所以高強度刷等級、刷裝備之后的桐人,這次站在了光明的一側。
桐人不是自大自戀的角色,他幫助幸,源於他謹慎的推理和對曾經背棄朋友的行為感到內疚。
但一場人算不如天算的事故,也意外上演。
因為桐人的等級過高,觸發了迷宮的遊戲機制,導致怪物的等級升高。
他自身的存在,直接導致了幸在他的眼前,被怪物圍毆致死。
幸死后,桐人拿到儲存着幸遺言的道具,播放的時候,出現了一段幸的回憶畫面。
在幸錄製曲子的部分,鏡頭捕捉的是倒映在窗户上的幸的影子,隨着這個長鏡頭不斷接近窗户,幸的影子逐漸與桐人重合,最終被桐人沉默的身影替代。
這里的鏡頭運用很絕。
本來這里是需要換鏡頭的,但窗户的存在可以讓觀眾在一個鏡頭中同時看到兩個人物,這是非常純熟的影視語言。
重合是因為兩人心心相映,卻也隱喻了雙重的死亡,幸自身的悲劇,此刻浸入了桐人的靈魂。
窗户讓兩人感情融為一體,但它同時又承擔了彼岸的功能,幻影終究是幻影。
動畫比較反套路的一點是,接連的重創並沒有讓桐人飛速的成長。
他想不通,所以選擇自我放逐。在之后一段時間里,桐人不要命了似地單挑BOSS級怪物,只是爲了刷出復活道具。
結果當然是一場空,復活道具只能在玩家死去的十秒內使用。
此刻的桐人沒有注意到,他雖然想不明白這瘋狂且無意義的悲劇到底為何存在,但他已經開始思考自己人生中最關鍵的問題——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強大和力量?
桐人后來遇到的幾件事,都在引導他找出答案。
一對現實中的夫婦,在遊戲里也結了婚。女性在現實中是「沒有任何不滿的理想妻子」、「可愛、順從、沒有吵過一次架」,這是丈夫最喜歡她的地方。
進入遊戲世界后,妻子變得更有活力、更自信,成爲了團隊的核心。而丈夫反而因為精神脆弱,忍受不了死亡焦慮的摧殘逐漸病態,萌生出了「被拋棄在原地」的怨恨。
最終,丈夫選擇在這個「殺人合法」的世界,把妻子「永遠封印在記憶里」,設計殺害了她。他甚至用過來人趾高氣揚的語氣告誡桐人「你迟早有一天會明白,在得到愛情,並即將失去的那天」。
女主人公亞絲娜説得好:
原作小説是2002年開始連載的,從這里可以窺見大眾文學中的女性主義先鋒色彩。
類似的故事不是妙手偶得,殺人取樂的橙色玩家、以通關事業為名欺凌弱小的工會、對結婚后道具儲物欄共享的設定的討論……
這些纔是《刀劍神域》格局最大的地方,異世界是一面鏡子,用來折射現實的道具。
所以它熱衷描寫,現實中的病和業障,在極端背景下會如何一步一步發展到晚期。
如果説JOJO留下的名言是「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那麼《刀劍神域》的puchline應該是「人的意志可以超越系統的力量」。
但究竟是什麼樣的偉大意志,才能超越在遊戲中等同上帝的系統?這個答案桐人在通關SAO、成為拯救了6000條人命的英雄之后,也沒弄明白。
反而由於另一位反派須鄉的登場,女主人公亞絲娜——此時已經成為桐人的戀人——被困在另一個遊戲中,一直沒有甦醒過來。導致桐人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最終決戰時,桐人被掌握了系統權限的須鄉按在地上摩擦。
本來我期待着桐人可以靠自己戰勝系統。
但他之所以能贏,只是因為須鄉剽竊了SAO的技術框架,導致上一個BOSS茅場黑進系統,借給了桐人權限更高的管理員身份。
桐人的原話也能體現出他的自我諷刺:「接下來,就是你這個‘小偷皇帝’和我這個‘鍍金勇者’的戰鬥了。」
桐人用「鍍金勇者」自稱是一種警醒:無論自己還是反派,在遊戲中獲得的強大是代碼賦予的數值,都是虛偽的。
熱血青年可能會覺得,這場戲沒有體現出「超越系統」是種遺憾。
但可能,認識到這一點本身,理解異世界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后,方有資格窺見超越系統的真諦。
「超越系統的意志」對桐人來説,就是他對亞絲娜的愛,是誕生於虛擬世界,卻因為共患難、同生死而無比真實的愛。
「如果亞絲娜一天沒有醒過來,我的現實就一天也不會再前進」。
桐人在故事的最后丟棄了裝備、數值和英雄的稱號,這些毫不重要,作弊才能贏那就作弊,重要的只有一件事——讓亞絲娜醒過來,一起轉動現實世界的齒輪。
這或許纔是《刀劍神域》想要謳歌的東西:
朋友,月光下的異世界之旅,終歸是一場夢。
唯有這滿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的生活,才值得被認真對待。
《刀劍神域》不僅是被模仿的範本,同時也是動畫創作者們進行反叛的對象。
動畫迷們吐槽異世界題材被玩壞,是一種表達不滿的方式。其實動畫行業的中堅力量們,雖然喜歡趕異世界的大流,但始終在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縛,或者説「解構」異世界。
所以后來,業界才誕生出了《OverLord》《Re0: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等等佳作。
《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用出場就讓主角團成員領便當的操作,提醒了觀眾異世界只是另一種現實。
《OverLord》顛覆性地用反派視角觀察人間的眾生相。
《Re0》把遊戲中S/L(存讀檔)的元素開發到極致,把主角一次次從死亡的懸崖邊上,踹了下去。
《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是迄今為止最好笑的喜劇動畫之一。説到喜劇,當然也少不了最近B站正在熱播的《奇幻世界舅舅》。
整整十年,異世界動畫一直在不斷的結構和解構的對抗中前進,想演好這個舞臺的人,還在輪番登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嗶哩嗶哩」(ID:bilibiliwx),作者:30歲男法師,編輯:worthend,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