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09 11:45
高鐵呼嘯。從柳州站出來,一路向東。橫穿「江流曲似九迴腸」的柳江,由柳南區跨入魚峰區,五菱新能源就坐落於此。
短短兩年間,在柳江之畔,昔日荒蕪搖身一變,一座總投資約25億元的現代化、智能化的整車標準制造工廠拔地而起。這個佔地824畝的汽車基地,正肩負着上市公司五菱汽車(0305.HK)及其母公司廣西汽車集團轉型升級的重任,是五菱汽車未來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的重要平臺。
「我們希望通過產品研發、技術儲備,在整車市場上得到更多認可和發展。」廣西汽車集團總裁、五菱汽車董事局主席袁智軍稱,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進一步帶動整個集團在原有零部件業務的轉型升級。
袁智軍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當下,汽車電氣化浪潮洶涌,五菱汽車控股的公司五菱工業早已洞察行業變化,正積極轉身,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上謀篇佈局。以電動橋為例,從2019年實現零突破,到上月100萬臺新能源車橋下線,成為國內首家微型整體式電動橋產銷突破100萬台的企業,五菱工業用時不到3年。
而這只是開始。未來,五菱汽車將死磕研發,打好「技術牌」,利用發動機技術優勢向電機及電控系統領域拓展研究。
據五菱汽車202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研發開支同比增加61.9%。「面對新能源產業市場之龐大發展機遇,本集團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豐富產品線,增強品牌影響力,藉此提升新能源動力系統、零部件、商用整車產品銷量。」
正在檢測的新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年內,五菱汽車更是完成對五菱新能源公司的注資。在業界看來,五菱汽車深度綁定五菱新能源,不僅能獲取五菱新能源更多的零部件業務量,更能享受到整合市場資源形成的生態優勢和發展紅利。
「目前新能源業務佔比在10%以上,希望通過幾年的發展,達到50%以上水平,希望進程能夠進一步加快。」袁智軍對時代財經説道。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顯然,當「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早已刻進這家有着近百年曆史的企業骨子里,印記在每一代五菱人的血液中時,「向新而行,智啟未來」,則為這家企業的未來,注入了新的靈魂。
五菱新能源汽車基地里的宣傳標語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轉型是持續化的長期結果
時代財經:五菱汽車又達成一個重要里程碑——新能源車橋100萬台套下線,請問這項成績的達成用時多久?
袁智軍:在整個新能源轉型過程當中,五菱汽車旗下的五菱工業,很早就開始進行電動化后橋的研究。
因為車橋是五菱工業核心的產品之一,也是大量供應於主機廠上汽通用五菱核心產品的一個零部件。在新能源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意識到今后不管是商用車還是乘用車,核心零部件電驅動橋都是轉型核心。
新能源車橋100萬台套下線儀式 圖片來源:五菱工業
所以我們可以説在5年前就開始做技術上面的研究和儲備了。當時針對車橋的電動驅動模式,包括橋的大小等各方面,都做了市場調研,並與客户進行了系列技術交流。
三年前,我們基本上就有樣品的試製成品出來,然后就在客户的產品上面進行搭載,實際上這次的100萬隻電動橋下線,也是「5年前的規劃、3年前的具體落地」持續化的一個長期結果。
時代財經:目前純電動后橋主要客户有哪些?隨着市場拓展,產能方面有否壓力?
袁智軍:目前主要的客户有上汽通用五菱,還有福田、奇瑞、東風小康等做新能源車的主機廠。
這兩年,產能在持續提升。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微型電動車產品,我們剛開始的話都是獨家供應的。后續供應多家主機廠,在產能提升上,我們會根據它在市場上的需求,同步在青島、重慶、柳州等地,都建設了產能。所以,基本上,產能可以達到年產幾十萬台套的能力。
同時,在產品佈局方面,我們除了配套小型、微型車,還有輕型車,我們有十幾款產品都在進行開發,而且有相應的車橋供給我們的主機廠。
三電技術:加強合作,取長補短
時代財經:瞭解到五菱汽車正積極拓展新能源零部件產業,除了新能源電動后橋外,還包括電機、電控等產品,目前有沒有什麼最新規劃?整體的佈局現狀如何?轉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最大的挑戰來自哪里?
五菱汽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袁智軍:對於新能源領域的未來規劃,首先,驅動橋是我們在動力方面最終的核心產品之一。而在電機電控方面,我們之前也做了一些技術上面的研究和儲備,五菱汽車旗下的五菱柳機在涉足電機電控時,也有碰到一些困難。
我們通過和掌握控制技術的科技公司進行合作,比如我們在五菱柳機成立了合資公司柳州臻驅電控科技有限公司,然后發揮雙方的優勢:我們發揮製造的優勢,他們發揮控制軟件方面的(優勢),由此形成一個有機的結合。今后的話,我們也會通過更多的行業合作,最終讓我們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搭載菱擎混動技術新車明年推出
時代財經:公司自主研發的「菱擎」前置后驅混合動力系統,目前搭載情況如何?有沒有哪些合作伙伴可以透露一下?
袁智軍:混動方面我們有幾個系統,一個是我們集團自己的商用新能源車。
另一個,是我們五菱柳機推出的混動系統,目前在上汽通用五菱車型上有所搭載。發動機從0.6L~3.7L的我們都有。從整個範圍的拓展來看,我們五菱柳機動力都能覆蓋。
我們集團自身的新產品會搭載我們的混動技術。目前的話,我們正在進行工裝造車階段,然后再進行各種實驗道路實驗,計劃是明年完成開發。
五菱汽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目前,汽車混動技術處於風口之上,相比其他友商,五菱汽車的優勢在哪里?
袁智軍:混動技術路線每家(企業)都有不同特點。但核心點的話,混動它一個是要節能,一個是減排,這兩個指標每個公司是一樣的,但我們結合自身的技術和儲備能力,比如「菱擎」混合動力系統的話,后驅是我們的特長。很多乘用車它是用前驅在做混動,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既有前驅,也有后驅,但后驅技術是我們比較獨特的技術能力和特點。
它在性能表現、節能減排等方面,都能達到國內標準方面比較高的水平。用我們的話來講,在行業相應的混動技術中,我們各項指標是居於前列的。未來發展的話,如果要做到四驅車型,我們在這個方面的技術能力也有儲備。
對新產品的開發從未停步
時代財經:近期港股市場有些低迷,五菱汽車或多或少受到一些衝擊。后續在市值管理方面,有沒有什麼規劃?
袁智軍:首先,我們對新產品的開發從未停步。按照我們的想法,不管是原材料上漲,還是疫情等影響,它可能階段性的。未來整個市場提倡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對應的就是我們在產品的技術含量,還有在附加值上面有一定的體現。
在新產品的研發方面,這幾年我們持續加大投入,爲了應對當前、甚至未來的情況。相信隨着我們新產品的投入,可以應對各種市場變化,包括終端市場。
品質好的產品、零部件,再加上相比行業較強的控制成本能力,以及技術儲備,我們可以做出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來面向客户、面向市場。
產線上的新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瞭解到五菱汽車的零部件產品已搭載在20萬+車型上,能否介紹一下?高端乘用車配套領域目前情況如何?
袁智軍:零部件的話,搭載的高端車型,主要是針對一些皮卡、SUV,我們跟長城等主機廠,都有這方面產品的應用。
新能源業務佔比幾年后將達到50%以上
時代財經:在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浪潮下,五菱汽車如何把握機遇?
袁智軍:整個轉型就是一個機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整個集團圍繞汽車全產業鏈的一些核心內容進行佈局,包括整車生產基地等。
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目前處在一個持續增長的方向。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產品研發、技術儲備,能夠在整車市場上得到一些認可和發展。
在這個過程當中,整車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集團在原有零部件方面一些業務的轉型升級。除了在原有客户上進一步拓展好產品外,同時,對集團而言,會在新能源領域當中發揮更好的作用,這個更多體現在以「電」為核心的一些產品佈局上。
五菱汽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現在新能源業務佔到整個公司業務板塊的大概比例是多少?
袁智軍:整體在10%以上。我們希望通過幾年的發展,(這個比例)要達到50%以上,希望進程能夠進一步加快。
用市場化方式來吸引人才
時代財經:伴隨汽車智電化趨勢,人才戰也愈發激烈,五菱汽車在爭取優秀人才、招聘方面有沒有什麼規劃?
袁智軍:在吸引人才方面,柳州在地域方面有其先天不足因素,我們現在主要是通過業務、資本市場、人才需求信息方面的傳播,在業內廣泛尋找人才,也得到業內不同領域的響應。
我們針對一些特殊人才,也會採用市場化的方式來吸引。目前也有不少研發、核心領域的一些技術骨干加入我們的團隊。甚至,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加強和行業內的科技公司或者相關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等。
產線上的工人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會有一些股權激勵嗎?
袁智軍:股權激勵是有的。我們的新能源公司正進行混改計劃,股權激勵方面,部分骨干會根據相應的成績持有新能源公司的股份,后續我們根據這個方式還要走向資本市場上,這樣能夠根據我們公司的發展,更大程度地激勵我們內部員工。這個方面的計劃已經獲得政府的批准,我們現在正在實施過程當中。
時代財經:也就是説未來新能源公司會IPO?
袁智軍:走向資本市場,可能是一個方向。相信這也是每個公司的方向之一。在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一個是要解決技術問題,一個是解決資金問題,核心關鍵還是要把業務做好。
通過技術和管理應對成本壓力
時代財經:五菱汽車旗下的五菱工業已連續5年登上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在2022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上還前進了4名(位列第77名),五菱工業是如何做到的?
袁智軍:一方面,在能源轉型過程當中,我們從傳統的零部件,包括底盤、車身等,更多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另一方面,在拓展業務上,我們不斷拓寬目前相應客户的量和質。
這兩年來,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之外,我們其他客户所佔的份額比例逐年提高,縱向幅度還是比較大的,新增的業務去年有超過40%的增長,所以才能在如今的市場情況下維持原來的規模,然后穩定地發展、增長。
即將交付的五菱新車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目前行業面臨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等挑戰,五菱汽車方面怎麼看待這個現象?又將如何應對?
袁智軍:原材料漲價方面,五菱汽車已經面臨了很多年,更多的話是通過自身的技術、產品的附加值、內部管理(去應對)。因為大宗物料的成本上升,其實不光是今年,在2017年底到2018年就開始了,尤其是鋼材、塑料等,價格都是一路高漲。
技術的話,我們有很多集成技術,通過沖壓或技術攻關,在零部件性能各方面不改變的情況下,多用一些新材料。比如説我們從普通鋼到超高強鋼的運用,我們去年已經攻克了超高強度鋼管在汽車上面的具體應用課題,也是國家級的專項技術,熱氣脹這樣的一個技術,這個是國內的空白。
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做到使用更少的材料來達到零部件的性能,這樣就可以在這個方面降低成本。另外就是通過內部的管理,進一步進行優化。
時代財經:柳州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迅猛,「柳州模式」對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何借鑑意義?
袁智軍:當時,柳州在轉型做新能源汽車時,我們自己也分析,如何去做得更好。柳州是具備這樣一個基因和能力的。首先,柳州是廣西的工業城市,第二,柳州在造車方面,擁有一個很長的歷史文化或者是造車基因。同時鋰電企業也進來了,在柳州形成了很好的產業集羣。
再者,還有相關配套設施。政府方面確實也很瞭解工業的需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相關的政策、配套比較全。
結語
在柳州這座有着百年榮耀的工業之城中,電氣化轉型正不斷加速。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柳州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3.1萬輛,佔汽車總保有量的13.01%。1-6月,該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54.63%(相當於每銷售100輛汽車中,就有54輛是新能源汽車),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領先,日常通勤出行率超40%,繼續引領中國二、三線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作為柳州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五菱工業在汽車零部件深耕超過30年,連續5年登上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甚至被冠以「神車供應商」之名。
如今,在汽車加速「觸電」下,五菱汽車更是潛心佈局,以電動橋為支點,撬動整個集團新能源轉型。據悉,電驅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三大核心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車中,整個電驅動系統成本僅次於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的性能、效率、尺寸、重量、可靠性、集成度等直接關聯整車的駕乘體驗。
在不斷深耕下,目前五菱工業已具備乘用車電驅動系統、微型車電動橋、輕型車電動橋、中型車電動橋四大產品平臺。在減速器的結構方面,五菱工業能夠提供偏軸、同軸和完全同軸三種減速器。在集成度方面,無論是單減速器,還是行業熱門的二合一、三合一電動橋,五菱工業根據客户的實際需求靈活供應。
「百萬再向上,奮進新徵程」,在五菱工業第100萬臺新能源車橋下線儀式上,其喊出這樣一句話。面向未來,五菱汽車在新能源領域還有更大的追求。
五菱新能源規劃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根據五菱新能源「3+3+3」戰略規劃,第一個三年(2022-2024年)其將實現「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第二個三年(2025-2027年)要做到「要素協同,做強核心」,最終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
事實上,翻開五菱工業的歷史發展卷軸,一個「變」字貫穿始終。無論是早期的拖拉機、微車時期,后來的集團化運作時期,還是如今的新能源轉型期,這家企業「一步一個腳印」,抓住每一個重大產業發展機遇實現躍升。
而每一次的跨越,既需要動力,也靠定力。作為五菱汽車的掌舵者,袁智軍深諳其道,「轉型就是一個持續化的長期結果。」所有的一鳴驚人,不過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在不斷求變下,五菱汽車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