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露營創業兩不誤,遠程汽車發佈超級VAN,明年就交付

2022-11-08 15:10

物流領域新「卷王」來了。

昨晚(11月7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CEO範現軍操着一口略帶親切的山東普通話開啟了遠程汽車一年一度的品牌日。

來源:遠程汽車

在發佈會上遠程汽車公佈了創領行業發展的全場景零碳智慧物流方案——天地一體化系統,也是國內首個物流開源系統。

來源:遠程汽車

同時還推出了兩款重磅車型,其中包括吉利旗下首臺無駕駛座艙的重卡——遠程星瀚H,並且基於此車型,落地了無人重卡L4 級自動駕駛技術

面向城市場景,還推出了可按需求定製的全新車型——遠程超級VAN,目前已開啟盲訂,這款全新車型,具備乘商兩用屬性,將於2023年下半年小批量交付。

將開啟A輪融資

大家對於遠程汽車可能有些陌生,遠程汽車是背靠吉利,專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品牌,在2016年10月正式成立,產品體系覆蓋重卡、輕卡、小微卡、LCV、客車等商用車的場景。

來源:遠程汽車

遠程汽車有國內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究院,匯聚了全球超2000名研發工程師,累計申請專利1700余項,主導並參與了65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制定。

秉承着「碳中和」的理念,新能源重卡已經成為全球商用車巨頭的重要發力點。

這樣來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既有可以保障的未來,又有可以抓住的現在,所以這一行業自然備受金融資本的重視。10月26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宣佈完成Pre-A輪超3億美元的融資,這輪融資由隱山資本領投,由傳化、中信證券投資、湖南湘潭產業基金、吉安資本、韓國未來資產等跟投。

來源:遠程汽車

發佈會上遠程汽車還表示近期還將開啟A輪融資。

今年1-9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同比增長169.7%,其中遠程新能源輕卡1-9月市佔率達24.2%,總體銷量排名行業第一,在覈心產品新能源物流車方面,遠程1-9月實現同比增長259%,市佔率為19.58%。

乘商兩用

超級VAN的外觀採用了一貫的新能源風格,使用封閉式的格柵,前臉採用貫穿式燈組,

側面造型則有着濃郁的歐式風格,不僅可以看到雙A柱組成的超大三角窗,后方的車廂長度也可根據需求靈活選擇。

尾部則採用懸浮式外置豎向尾燈,以實現左右對開式尾門的180°開啟。

來源:遠程汽車

另外,車子頂部可以換成太陽能板的車頂。

A柱內側還有外后視鏡配對的顯示屏,一些物理按鍵也有所保留,大尺寸的側窗也帶來了不錯的側向視野。

內飾方面,新車中控臺顯得非常簡潔,使用了了極簡風格的雙聯屏和雙輻方向盤,這樣的佈局在傳統商用車上並不常見,似乎可以側面印證其「乘商」兩用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車內大量採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基環保塑料。后方的車廂可載人可拉貨,最大裝載容積可達12m³,家居創業兩不誤。

遠程超級 VAN 基於遠程自研 GMA 線控智能架構打造,遠程GMA 線控智能架構轉角精度 0.1°,線控轉向響應時間 100ms,制動能量回收能力0.3g,線控制動系統建壓響應時間為150ms。

來源:遠程汽車

其最長純電續航可達400km。遠程汽車在發佈會上表示,超級VAN將於 2023 年小批量交付試用,2024 年全球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超級VAN有個最大的亮點,用户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由設計車身,靈活選擇不同組合車型。新車還「突破乘商邊界」,具備一定的家用屬性,並集成比較高階的駕駛輔助技術。

得益於自研的GMA線控底盤架構,讓底盤與車身不在僵硬的結合在一起,實現解耦,並且驅動形式還可以覆蓋前驅/后驅/四驅,和純電/換電/增程/混動的驅動形式。

來源:遠程汽車

將制動、轉向等機械連接轉化為信號交互;同時採用模塊化設計,有九個模塊可靈活組合,實現軸距、前后懸自由變化及動力、制動、懸架、轉向等系統的自由搭配。

用遠程的話來講就是真正的實現千變萬化按需定製

來源:遠程汽車

也就説它既可以做城市物流車、無人智慧貨倉、還可以做旅居露營車、直播車、移動咖啡車、定製網約車等。

發佈會上第二款重磅產品遠程星瀚H無座艙重卡,是吉利第一臺基於遠程星瀚H高階智能化和電子電氣化架構打造的新車。

來源:遠程汽車

早在四年前,爲了應對特斯拉的Semi,遠程汽車就開始着手打造星瀚H這款產品,現在Semi交付在即,吉利自然是坐不住了,將星瀚H帶到公眾面前,並且預計2024年就要上市。

造型設計確實有科幻感,以往座艙位置則採用下凹式結構,后方緊接着牽引鞍座,從而有效縮短裝車之后的整體長度。

來源:遠程汽車

橫條尾燈採用簡潔的造型設計,也有着相當強的未來感。無人駕駛場景下,L4級高階自動駕駛系統也必不可少,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列隊行駛。

來源:遠程汽車

目前該車已經開始了原型車的測試,可能率先在港口投入試用,未來將覆蓋物流園區、礦區等限定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旗下的時空道宇也出現在了這次發佈會上。雙方達成戰略合作的意向。

來源:遠程汽車

爲了配合其立體化的物流體系,時空道宇表示在2025年部署72顆衞星,建立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

寫在最后

從某種意義上講,商用車的自動駕駛落地可能比乘用車還要推進得更快。

範現軍在發佈會開場中就表示了自己對於未來商用車行業的未來期望,「技術的升級對單車效率提升終歸有限,智能無人化的立體物流網纔是最終實現高效物流的方案。」

來源:遠程汽車

確實,在港區等路線相對固定、路況相對簡單的封閉道路上,智能駕駛的准入和使用門檻也會大大降低,「點到點」的固定線路以及多高速路段簡化了自動駕駛使用場景。

無座艙的星瀚 H 正是遠程汽車實現了封閉道路自動駕駛的產品。

或許是自新能源商用車2017年經歷高峰期后,由於市場驅動力不足導致銷量一路下滑,但從去年開始隨着新能源產業的日漸成熟,新能源商用車在政策的驅動下再次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來源:遠程汽車

今年1-9月份商用車市場銷量整體消沉的市場環境下,銷量新能源商業車市場銷量不降反增,在商業新能源商用車銷量20.4萬輛,同比增長61.9%。滲透率達到8.2%,首次超過8%。並且在三年內保持持續增長。

在新能源重卡有如此迅猛的勢頭下,作為自動駕駛最有可能率先商業化落地的場景。自動駕駛商用車已站上投資風口。

華泰證券測算,自動駕駛商用車的市場規模則在2023年-2035年將分別達到2932億元、4530億元和6221億元。千億級的市場規模也吸引着自動駕駛企業湧入商用車賽道。

眼下大批L4自動駕駛企業遭遇寒冬,要麼是燒錢太多,要麼商業化落地難。而遠程汽車背靠吉利,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超電實驗室」(ID:SuperEV-Lab),作者:王磊,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