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焦點分析 | 電摩成為摩博會新主角,但年輕人接受它還需要時間

2022-11-08 13:43

文 | 余洋洋

編輯 | 彭孝秋

置身山城重慶的大街小巷,你很難不被這座城市濃厚的「摩托車文化」吸引。

因為高低錯落的特殊地形,在絕大多數城市受到歡迎的「小電驢」因續航和動力限制在重慶難以普及,且相比小轎車,摩托車在具備充足動力的同時車身小巧靈活,摩托車由此成為重慶人的主流代步工具。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以下簡稱摩博會)近期在重慶舉辦,有超10個國家的700余家企業參展,亮相展車逾800款。此次摩博會,除了等傳統摩托車品牌,也有不少電動摩托車型展出,以及諸多智能設備與電池、充電設備供應商,電動化、智能化無疑是今年摩博會的新亮點。

在一級市場,電動摩托車也是今年備受關注的投資主題之一。

據36氪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7月至今,已先后有17家短途電動出行領域企業獲得融資,單輪融資金額多在千萬美元級,融資輪次多集中於A輪及以前。相比2019至2020兩年間的不足5起,翻了整整三倍。

在電摩領域,包括浩萬新能源、派電科技、鯊灣科技、達芬騎在內的多家創業公司今年陸續獲得大額融資,其中浩萬、派電和達芬騎都在重點研發智能電動摩托車,試圖用更加新潮獨特的產品打開市場。

電摩成為摩博會新主角 

如果説資本流向只能反映未來市場空間,那麼大公司的佈局則證明了這一趨勢實際落地的可能。

前不久,全球最大摩托車生產製造商本田宣佈,將在2040年代中期停產兩輪汽油車,新車轉換為純電動(EV)摩托車。美國摩托車品牌哈雷將其電動摩托車部門LiveWire成功拆分,與一家名為AEA-Bridges Impact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合併,成為美國第一家公開上市的電動摩托車公司。

在國內,春風、錢江等傳統摩托車廠也正陸續推出電摩,小米則以生態鏈模式入局,在去年底入股了一家名為「蘇州坦途」的電動出行新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了電動摩托、電動滑板車、腳踏車等。

今年摩博會,電摩以及電摩供應商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參展羣體。包括寶馬、隆鑫等傳統車廠以及ZERO、浩萬、達芬騎等電摩創業公司都展示了最新推出的電摩車型。

美國純電摩托先驅品牌Zero Motorcycles在此次摩博會完成了進入中國市場后的品牌首秀,展出了ZERO SR/S 、ZERO SR 、ZERO FXE等三款電摩。

浩萬推出的一款電摩Senmenti 0,以及一款兩輪智能駕駛概念車Senmenti X較為特別。Senmenti 0售價12.6萬元,最高續航300km。

浩萬推出的電摩Senmenti 0

在整車結構佈局上,Senmenti 0拋棄了傳統燃油車的結構佈局和傳統電動車分體式三電的佈局,將電機、電控、電池包熱管理統一集中控制,進一步降低熱管理的重量和體積,進一步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Senmenti 0配置了超過30余個主要的核心傳感器,包含遍及全車關鍵部件的温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空速傳感器、智能攝像頭、9軸IMU姿態檢測單元、毫米波雷達等,全方位收集車輛狀態、周邊環境與車身態勢信息。  

隆鑫旗下高端電摩品牌茵未在摩博會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動摩托車Real 5T,共有Real 5T、Real 5T Pro、Real 5T Ultr三個車型,配備三元鋰電池,最高車速達115km/h,最高續航240km,售價分別為25880元、28880元以及31880元。

在充電方面,Real 5T配備750W便攜充電器,Pro和Ultr版本可適配汽車充電樁接口。

36氪還在摩博會上發現,電動摩托車已經能通過儀表盤、行車記錄儀等設備實現聽音樂、導航等基礎的智能化。

智能導航顯示屏

浩萬和茵未等品牌此次發佈的電摩均配備了智能儀表盤,一些智能儀表盤供應商也展示了他們的軟硬件產品以及搭載的品牌車型。除了最基本的數據顯示之外,屏幕普遍具有行車記錄功能,並能接收電話和播放音樂。

除了摩托車整車品牌外,眾多裝備、零部件供應商也參與了本屆摩博會。儀表盤、行車記錄儀、電池、智能車機供應鏈企業都在電動化的浪潮中尋找機會。

一家兩輪車智能儀表盤供應商告訴36氪,他們提供的產品普遍配置是兩個攝像頭+一塊圓形屏幕,用户可以直接安裝在摩托車上,近年來電摩客户呈增多趨勢,電車的定製化需求更多,主要面向生產電摩車型的品牌輸出B端產品方案。

電摩的商業化拐點何時到來?

按騎行需求,摩托車可以分為三類,生產資料、代步工具、休閒娛樂工具。

受疫情對人們出行方式的影響、90乃至00后消費者崛起,以及抖音等社交媒體對摩托車文化的傳播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摩托車文化」也在近幾年快速發生改變,在代步工具屬性之外,用户也更加重視摩托車的玩樂屬性。以運動、休閒、娛樂為主要用途的中大排量摩托車更契合年輕消費者品質消費和個性化消費的趨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重慶,摩托車長期作為本地居民的代步工具被叫做「摩的」,而在最近兩年,騎着哈雷等價值數十萬、帶有四缸發動機的大馬力摩托車在洪崖洞等景區招攬遊客成為一種新的商業現象,遊客們樂意花上兩百塊錢,只為讓「鬼火少年」帶着自己在重慶飛馳兩圈,同時感受機車的速度與山城的熱辣。 

洪崖洞街邊穿梭的摩托車

這種變化在本屆摩博會也有所體現,在開幕首日首發的30款新車中,大排量、中高端的玩樂摩托車車型超過半數。

摩托車的「玩具屬性」成為主流消費趨勢也為電摩發展帶來了新難題。

一個最直接的問題是電摩沒有換擋操控體驗。目前最受年輕人歡迎的跨騎燃油摩托車,因為其具備油車固有的「換擋操控」、「油離配合」等操控體驗,增加了車的玩樂屬性,而電車只需一腳「油門」就可高速行駛,雖然操控更加便捷,但樂趣也少了很多。

電摩所能提供的智能屏幕或智能座艙體驗是否為消費者的剛需也存在疑問。相比四輪車,摩托車並非一個封閉的空間,摩托車座艙需長期暴露在室外經受日曬雨淋,除了基本的儀表盤和行車記錄功能外,更多的線上娛樂交互功能是否為消費者所需要仍有待驗證。

且相比油車,電摩在沒有價格優勢的前提下也尚且不具備品牌優勢,這成爲了年輕人買電摩的又一阻礙。談及對電摩的態度,36氪在摩博會現場交流的幾位車友均表示,如果花10萬塊,自己更願意買一輛杜卡迪或者寶馬,因為那樣顯得自己「更酷更有錢」,前兩者已經成為摩友圈的社交硬通貨。

除了傳統的燃油摩托車,電摩還有一個更強勁的隱形對手——「小電驢」。礙於新國標對車輛總重不超過55公斤的要求,「小電驢」的電池最高續航長期限制在100公里左右,但雅迪等品牌已經推出了續航達200公里的新國標電動車。如果續航達到200公里及以上的「小電驢」進一步普及,解決了兩輪車的中長途城市通勤問題,電摩的市場或將被進一步擠壓。

美國純電摩托先驅品牌Zero旗下電摩ZERO SR / S

電摩在資本與產品端的熱鬧已經顯現,但電摩相比傳統燃油摩托車是否更具市場優勢?電摩創業公司又能否如新造車勢力一樣攪弄行業風雲?一切仍待時間檢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