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美緩發員工工資,黃光裕夫婦已多次減持套現

2022-11-04 20:03

繼9月被曝出欠薪后,國美集團再次陷入員工薪資風波。

11月3日晚,「國美停發員工工資」話題衝上熱搜。

國美電器多名員工向《財經十一人》證實,10月28日,國美電器董事長、前董事長黃光裕的妹妹黃秀虹在員工大會上表示: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了。

黃秀虹還補充:今后中長期,工資發放也存在不確定性。公司還要求員工簽訂一份承諾書,內容為「員工理解公司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員工工資有可能延迟發放」「不散播負面信息和情緒」等。員工可以各自去找主管簽字。

(網傳的國美員工承諾書,內容經採訪對象確認)

國美員工李勝(化名)告訴《財經十一人》,網傳的承諾函並不是最終版本,拿給他們簽署的承諾函將「半年到一年」的表述改成了「半年內」。有其他員工表示公司承諾函總共有三個版本,有些比較強硬的表述在第三版中被軟化了。

「有不少同事直接簽了。有些人不願意籤,會附上一系列補充協議,準備進一步跟公司談判。」李勝告訴《財經十一人》,「還有些人像我一樣,直接把那不平等條約揉了、扔了,準備撤了。」

作為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00493.HK)的大股東,前董事長黃光裕及夫人杜鵑在國美被曝出欠薪問題之前已多次減持公司股票。

港交所9月19日數據顯示,9月14日,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大股東黃光裕和杜鵑減持14.39億股,股東恆海投資有限公司和國美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均為黃光裕全資擁有)減持12.98億股,合計減持約27.37億股,約5.31億港元。

從2021年12月底到2022年9月19日,黃光裕夫婦多次減持,其持有的國美零售股份從205.84億股減少到153.75億股,合計超過50億股。

截至發稿,國美零售並未對此發佈相關公告或明確對外表態。

1600人的項目被裁至不到20人

此前媒體曾報道國美拖欠員工薪資,本應在9月25日發薪日下發的8月工資並未到賬,承諾的半年績效也未發放。直到最近,脈脈平臺仍有用户稱國美8月的薪資未到賬。

不過《財經十一人》聯繫的幾位員工都表示,8月工資最終還是下發了,雖然拖了十多天。9月的工資確實沒發(原本應該在10月25日下發),李勝表示,9月的社保也沒交。孫寧(化名)此前就職於國美電商部門,目前已離職。她透露,公司從5月開始就沒有為其繳納公積金。

張琪(化名)在國美電器北京線下門店從事綜合崗位近10年,她告訴《財經十一人》,今年公司先是修改了員工的工資構成,變相降薪;又修改了發放時間,將每月15日改到了25日。「工資沒有一個月是一樣的。」她説道。

張琪簽了承諾書,她認為籤不籤沒有區別:「之前關於工資構成變動的通知我就沒簽,但工資還是降了。」張琪和同事們都認為最差的結果是被裁員。此前別的部門有過裁員,但賠償金迟迟未發放到位,有員工接到公司通知,表示賠償會在2023年上半年陸續發放。

孫寧告訴《財經十一人》,2022年以來,公司一直在不停地裁員,4月和7月有兩次集中裁員。「4月我們團隊就走了一半的人。到了夏天的時候,業務的總裁也走了,人心惶惶。當時人力還勸我們‘離開要主動一點’,説最后都是要走的,現在走還能有賠償,再往后就不好說了。」

孫寧所在的項目起初有1600多人,到其離職時只剩下不到20人,且其中有不少為孕婦。「有些人已經離職很久了,內部系統上卻還能查到名字,因為沒人維護系統了。」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美零售共有25701名員工。而在2021年12月31日,國美還有32278名員工。也就是説,2022年前六個月,國美人員縮減了6577人。

公司的變化是一點一點被員工感知到的。一位內部員工表示,基本項目走到需要購買第三方的東西時,財務審批就不通過了,不批錢。加班的打車費也不報銷了。李勝告訴《財經十一人》,自己所在的分部爲了節流,「十一」之后取消了保潔,員工只能自己清掃辦公室,爲了扔垃圾需要走出去很遠。

李勝2021年4月加入國美分部,同期社招進來三四十個人,現在只剩下三四個,「問題是國美現在還在不斷招人,我之前勸退了好幾個」,李勝表示,「感覺國美不太在乎新鮮血液,現有員工歲數都比較大。」李勝認為很多老員工應該會留在國美,他們分部大部分人都簽了承諾書。

據《第一財經》報道,從接近國美的業內人士處得知,國美準備向廈門建發集團融資100億元,支持業務運營。《財經十一人》就此事詢問了一位國美電器內部員工。這名員工解釋稱,廈門建發出資幫助國美進貨,但國美必須嚴格保證利潤,不能虧損,而這在現階段比較難實現。國美正在積極找廠家簽訂生產條約。但對於具體融資金額尚不清楚。

黃光裕回來,國美的榮光沒回來

2020年6月24日,《北京商報》發佈消息稱,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已出獄。資本市場聞風而動,多家國美系上市公司的股價大幅上漲。

作為「國美神話」的締造者,黃光裕被外界認為是國美重現輝煌的最大希望。此前,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在獄中度過了近12年時間。在他入獄前,國美還高居「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的第一名,年銷售額達1200億元。可如今,國美已被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遠遠甩開,市場地位一落千丈。

2017年至2021年這五年,國美的營收逐年下滑,從715.75億元下降至464.84億元;五年間國美沒有一年盈利,虧損從4.5億元擴大至44.02億元,累計虧損超過220億元。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也極不樂觀,營收僅為121.09億元,同比下降53.5%,淨虧損29.66億元,同比下滑250.24%。

數據來源:國美零售財報。製圖:熊彥莎

出獄重掌國美之后,黃光裕給這家昔日的線下零售巨頭開出的藥方是「娛樂化營銷」的戰略,並且將其視作幫助國美在當下激烈的競爭格局中勝出的法寶。

2021年1月12日,國美將其App名字由「國美在線」改成了「真快樂」。4月7日晚,黃光裕出獄之后首次在公開場合發聲:「娛樂化營銷不是帶貨,是在娛樂中分享,把國美App存在手機上,在買貨的時候玩,玩的時候買貨。」

《財經十一人》在此前的報道中曾觀察到,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無論是讓國美門店店員作為主播的直播帶貨,還是真快樂網店上千篇一律的賣貨廣告,以及國美店員的跳舞視頻,距離黃光裕所説的「讓人喜歡看,願意去分享、去傳播,實現娛樂賣、娛樂買、分享樂」的理想還有較大的差距。

至少從目前來看,「真快樂」並沒有給國美帶來快樂。

數據來源:國美零售財報。製圖:熊彥莎

財報解釋,上半年全國疫情多次反覆,線下商業受到明顯影響,線上商業也因物流受阻而受到嚴重影響。在行業層面,2022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是近年來最低水平。根據奧維雲網統計,2022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9.3%,市場規模相比於疫情最為嚴重的2020年上半年,僅稍高99億元。家電線上渠道零售額同比下滑5.3%,是有記錄以來首次下滑。

2022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的存貨金額為26.46億元,比2021年末的63.52億元減少了58.34%。主要受到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減少的影響,存貨周轉天數由2021年上半年的64天,增加到2022年上半年的81日。

不過,擺在黃光裕面前更頭疼的問題或許是國美的內耗。

黃光裕出獄后,曾挖來百度前任二把手向海龍擔任國美在線的CEO,但向海龍任期不滿一年就離開了,有業內人士稱,向海龍的離職或許也與國美內部指令難以推行有關。

「國美里有一些‘老人’,他們在這里很多年了,幾乎不做事,就只是維護工作。」孫寧表示,「黃光裕回來之后,像真快樂App業務的人很多都是從競品公司招來的,工資高,老人們不服氣,也不願意配合。」

入職國美之前,孫寧在多家互聯網電商平臺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但在國美的工作與她過去的職場經歷落差巨大。她表示,國美是她經歷過的架構和人事最複雜的電商公司。「兩派人會互相推諉工作,導致資源無法聯動,甚至一個報批被卡半年也是有的;有好幾次,我們的項目已經審批推進到總監以上了,但就是因為大領導,一個老國美人不批,結果涼了。」

2021年2月18日,黃光裕在國美控股集團高管會上豪言要「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現在20個月過去了,國美卻要依靠「爲了確保公司經營業務儘快恢復,繼續對同戰略轉型和業務改善提升」為由來延發員工工資,不知能不能度過這個難關。

作者為《財經》記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辛曉彤 楊立贇 顧翎羽,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