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1-04 00:28
|
||
|
||
|
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即將啟動任內首次訪華行程之際,德國政府批准中企入股漢堡港引發持續熱議。當地時間10月26日,德國聯邦政府正式批准中遠海運集團收購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24.9%的股份。
據德新社10月27日報道,朔爾茨在首次訪問希臘時對這一決定表示支持,稱允許中資入股漢堡港的決定「是正確的」。
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歷來是中國貨物通往歐洲的重要樞紐和集散地。據新華社報道,早在1731年,一輛載滿茶葉、絲綢與瓷器的廣州商船就曾駛入漢堡港,這被認為是中國貨船與漢堡港的第一次相遇。200多年后的今天,隨着中歐班列將陸路運輸與漢堡港相連,漢堡成爲了「一帶一路」的交匯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中資入股漢堡港經歷了怎樣的曲折,對於漢堡港的未來發展有何積極意義?漢堡港在中德、中歐貿易往來中又承擔了怎樣的重要角色?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漢堡港營銷協會聯合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阿克塞爾·馬特恩以及德國漢堡駐中國聯絡處首席代表潘樺。
漢堡港營銷協會聯合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馬特恩:
中資入股有利於漢堡港加強供應鏈
新京報:10月26日,德國政府批准中遠海運集團持有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24.9%的股份。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漢堡港和中遠海運集團的合作情況?中資入股對於漢堡港的未來發展有何積極作用?
馬特恩: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amburger Hafen und Logistik AG,HHLA)是漢堡港的兩家集裝箱碼頭運營商之一,與中國航運公司有着長期的合作關係。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COSCO)(中遠海運集團前身)的船舶40多年來一直專門呼叫HHLA集裝箱「福地」碼頭(CTT)。
HHLA 與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CSPL)(中遠海運集團子公司)的合作計劃正是這些長期合作關係的結果。雙方已於2021年9月21日簽署了相關合同。10月26日,德國政府批准CSPL有條件收購運營公司HHLA福地碼頭24.9%的少數股權。
我們歡迎在與聯邦政府的客觀和建設性會談中找到了解決方案。在CSPL的投資下,HHLA CTT將成為亞洲通往歐洲的首選樞紐。我們期待 HHLA 與中遠海運集團的合作能夠加強供應鏈、保障就業並支持物流和供應鏈的順利運作。
新京報:對於中資入股漢堡港一事,德國內部和歐盟內部存在一些質疑之聲,一些人對此持反對態度。你怎麼看待這些質疑和擔憂?
馬特恩:漢堡港一直代表着開放精神和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基於此,漢堡港多年來一直與中國企業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這些合作超越了業務領域,並通過多次互訪得到維護和進一步深化。這同時也讓雙方建立了信任。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吸取這樣的經驗,因此我們也需要認真對待外界的擔憂。我們的任務是減少這些擔憂,併爲推進進一步的瞭解和更深入的合作做出貢獻。
新京報: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導致全球出現供應鏈危機,德國、歐洲都面臨着能源危機。在此背景下,漢堡港遭遇了怎樣的挑戰?
馬特恩:今年上半年,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導致漢堡和俄羅斯港口之間的集裝箱吞吐量下降。不過,運輸鏈很快得到重建,波蘭、芬蘭、瑞典和丹麥的海運集裝箱吞吐量再次上漲,漢堡作為波羅的海地區轉運交通樞紐的作用再次得到加強。
事實上,受俄烏衝突影響,包括漢堡港在內的所有歐洲主要工業中心都不得不推動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在德國經濟部於今年8月批准提前實施后,漢堡天然氣供應商Gasnetz Hamburg將從2023年開始擴大漢堡氫氣工業網絡(HH-WIN),這將使正在建設中的「漢堡綠色氫能中心」從2026年開始為大型工業提供能源。這個網絡將從原來的40公里擴大到60公里,並且已經計劃連接漢堡港的12個氫能項目。
漢堡港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能源樞紐。就在上周,第一批從阿聯酋運往德國的低碳實驗用氨順利完成,抵達由HHLA運營的氣候中性集裝箱碼頭Altenwerder。該試點交付成為德國和歐洲中期綠色氫進口的重要里程碑。
總的來説,從原材料稀缺、人員短缺、疫情導致的封鎖,到戰爭、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導致重要運輸路線關閉等問題,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以找到解決方案。
德國漢堡駐中國聯絡處首席代表潘樺:
漢堡港是中歐貿易第一大港 也是關鍵海鐵聯運港
新京報: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被譽為「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它對於中德、中歐貿易合作有何重要價值?
潘樺:漢堡港一直是中國貨物通往歐洲的一個重要門户港口,也是中歐貿易的第一大港。早在18世紀,漢堡港就和中國的港口有商船往來。到如今,漢堡港每3個集裝箱中就有1個是來自或者去往中國的。
隨着陸路中歐班列的開通,漢堡港又成為中歐鐵路運輸的一個樞紐港。因為漢堡港的所有碼頭都有鐵路連接,所以它也是歐洲最大的一個鐵路港口。由此,漢堡港成為一個關鍵的海鐵聯運港口。
新京報:11月5日,第五屆上海進博會將在上海開幕。此前漢堡港已連續四年參加了上海進博會,今年展出的重點是什麼?是什麼推動漢堡港連續5年參加進博會?
潘樺:今年漢堡港會繼續參與展示。對於進博會,我們從第一屆開始就非常積極地參加。我記得第一屆進博會時,我們只有一個9平方米的標準展臺,到去年第四屆時展臺已經有54平方米。
事實上,漢堡港的負責人很想親自來進博會推廣漢堡港,但因為疫情行程受阻。不過我們中國聯絡處會繼續代表漢堡港參展。
今年進博會上,除了漢堡港營銷協會(HHM)、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之外,還有一個MEC集裝箱安全系統公司也會參展。我們展出的主要是港口多式聯運服務,其實是服務於整個供應鏈的。
漢堡港在進博會上展出,主要目的是擴大我們的「朋友圈」,希望更多的中國客户、國際客户將漢堡港作為貿易往來的主要海陸樞紐。
新京報:另外我們注意到裝載着第五屆進博會展品的「中歐班列-進博號」9月26日從漢堡出發了。能介紹一下「中歐班列-進博號」的情況嗎?
潘樺:「中歐班列-進博號」是東方國際集團運營的一個班列,去年開出了第一列,今年應該是第二列了。每年「進博號」都會把參加進博會所需的展品從德國運過來,起錨港就是在漢堡港。
新京報:漢堡市和上海市一直保持着友好的關係,兩市還有哪些領域的合作交流?你對於未來深化兩市關係有怎樣的期待?
潘樺:漢堡和上海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兩個城市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譬如都是本國的經濟中心之一、都是本國最大的港口等。兩個城市的性格也有相同之處,都比較務實。
1986年設立了漢堡駐中國聯絡處后,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開發落實友好城市項目。幾十年來,漢堡和上海、和中國的交流合作擴展到各個領域。我們有政府高層代表團互訪,有經濟合作論壇,有學生交流、專業培訓交流、文化體育合作等。此外,2004年,上海港和漢堡港還建立了友好港關係。可以説,漢堡和上海是所有友城關係中的一個典範。
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德兩國的交流。譬如2020年,上海曾作為嘉賓城市被邀請參加漢堡港的生日慶典,但因為疫情沒能成行。我們希望疫情危機過去后,上海和漢堡可以恢復並加強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這種溝通交流將有利於推動雙方各領域的合作。
新京報:德國總理朔爾茨即將訪華,隨同的是一個商界代表團。此次訪華對於推動中德合作和中德雙邊關係的發展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潘樺:德國是新冠疫情暴發后七國集團(G7)國家中首個對華訪問的國家,朔爾茨總理的此次訪華行程無疑釋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我想,朔爾茨總理此次訪華,也將推動德中企業界的往來與交流,從而推動兩國后續經濟合作。
新京報記者 謝蓮 本版圖片/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