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時隔兩年再任CEO,唐巖能救陌陌嗎?

2022-11-03 20:5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兩年前,陌陌(后更名為摯文集團)在2020年10月24日這天宣佈,公司創始人唐巖辭去CEO的職務,由公司總裁兼COO王力接任。

  當時,唐巖説,「我認為沒有人比王力更勝任領導陌陌的工作」。但時鍾撥至2022年,唐巖的這番話似乎少了一個前綴——「除了我之外」。

  10月28日,摯文集團發佈公告,稱王力因健康原因從即日起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該職務由董事長唐巖接任。不過,王力仍然擔任集團的執行董事兼總裁,協助唐巖推進公司的核心戰略。

  這次,唐巖對外表示,「王力作為我共事多年的創業夥伴,在擔任CEO期間盡職盡責,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因為長期的高壓工作,使得他身體健康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對於從事全面性的管理工作感到力不從心,在溝通之后決定卸任CEO這一職務」。

  這樣一來,僅隔兩年,摯文集團就完成了兩次CEO的更替,只不過,一來一回,摯文集團的CEO依舊是唐巖。

  但是,相較兩年前,眼下的摯文集團和其所處的市場環境都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唐巖重回一線,能給公司帶來什麼變化?這是外界最希望得到的答案。

  唐巖能否收心?

  過去兩年,唐巖作為摯文集團董事長,已經很少拋頭露面。上一次看到,是在去年10月份,當時,山西省遭遇極端強降雨,摯文集團向山西災區捐贈了1000萬元。

  摯文集團在新聞稿中提到了唐巖——「摯文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唐巖表示:摯文集團作為平遙國際電影展連續五屆的首席贊助商,與山西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能為受到連日暴雨災害波及的山西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在社交媒體上,關於唐巖的信息也不多,21世紀經濟報道是在一則招募演員的公告中,找到了一些關於唐巖的信息。

  該公告是在為電影《終極格鬥》招募演員,而此電影的出品公司是陌陌影業有限公司,出品人為唐巖。

  事實上,唐巖當時辭去陌陌CEO一職,后續的職業規劃就是做電影。王力曾透露,唐巖很向往行業的寬度,「他從事過很多行業,從工程行業轉型媒體行業再到社交行業,再到如今的電影行業,橫跨的每個行業都做得有聲有色」。

  后來,王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又提到,唐巖很早就不想做CEO了,因為他不喜歡那種事務性的工作,對這個沒有特別持續的熱情。反倒是搞電影,是唐巖真正感興趣,也能夠沉浸進去的。

  但這些話放到今天,也變成了外界質疑唐巖的依據:過去,唐巖對管理公司沒有熱情,現在重新做回CEO,他又是否真的有熱情帶領公司繼續前行?

  摯文集團需要「運氣」

  根據財報,摯文集團二季度營收31億元,同比下滑15.3%,淨利潤3.46億元,同比下滑25%。

  而用戶數據方面,2022年6月,摯文集團旗下陌陌App的月活躍用户數為1.112億,去年同期為1.156億。此外,二季度,陌陌App的付費用户總數從去年同期的930萬降至860萬,探探AApp的付費用户數也從310萬降至了220。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過去三年,那2019年可以算是摯文集團的巔峰,自此之后,摯文集團開始走向下坡路。

  2019年至2021年,摯文集團的營收分別為170.15億元、150.24億元和145.75億元。而2022年上半年,摯文集團的營收為63億元,同比下滑12%。

  若拆解具體業務,摯文集團的營收主要由直播、增值服務、移動營銷和手機遊戲等四塊業務構成。其中,除了以會員服務和虛擬禮物為核心的增值服務,在過去三年保持了小幅的增長,其他三塊業務則均出現大幅下滑。

  比如直播服務,其營收從2019年的124.48億元降至2021年的83.78億元,移動營銷收入3.31億元降至1.59億元,手機遊戲業務收入則從9200萬元降至4700萬元。

  截至11月2日美股收盤,摯文集團的股價為4.93美元/股,市值約為9.77億美元,這較唐巖兩年前交棒時,跌去了超60%。

  過去幾年,直播業務的快速發展,已經超過增值服務對公司的營收貢獻,甚至幫助摯文集團站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依靠打賞的直播收入模式已經遇到增長瓶頸,不僅是摯文集團,整個直播行業都面臨同樣的挑戰。

  王力此前表示,過去十年,陌陌沒有參與過真正「打過仗」,可能是一種運氣。而這種運氣,一方面是陌陌踩準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抓住了陌生人社交的強大需求,另一方面,則是2015年9月推出的直播服務,踩準了直播的風口。

  但現在,摯文集團能否再抓住一次運氣,步入新的增長軌道,這將是重返CEO崗位的唐巖,需要回答的問題。

  (作者:白楊 編輯:林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