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在一線城市「失寵」后,選擇品牌下沉的「蔻馳們」會好起來嗎?

2022-11-02 16:08

轉自:貝殼財經

蔻馳(Coach)正在逐漸向下沉市場滲透。近日,蔻馳在陝西省寶雞市開設了全新門店,這是繼黑龍江大慶市后,蔻馳在中國四線城市落地的第二家門店。對此,蔻馳母公司泰佩思琦(Tapestry)亞太區總裁、品牌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葆焱(Yann Bozec)表示,該店是集團未來一年內在中國開設30家門店的計劃之一,部分門店將深入中國三四線城市。

當其他奢侈品品牌都選擇在一線城市熱門商圈開首店、旗艦店時,泰佩思琦集團卻反其道而行。這一擴張策略是否會稀釋泰佩思琦集團旗下輕奢品牌的價值呢?

泰佩思琦在一線城市「失寵」,第四財季業績喜憂參半

據消費者蔡怡回憶,幾年前北京的各大百貨商場中,總能見到蔻馳的門店,它們通常處在商場一層較為顯眼的位置。隨着時間的推移,部分曾佔據「C位」的蔻馳門店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比如北京老佛爺百貨,自開業便入駐的蔻馳門店現已換成名聲大起的加拿大鵝門店。而同屬泰佩思琦集團的凱特·絲蓓(Kate Spade)諸多門店,也默默被近些年大火的桑德羅(sandro)等輕奢品牌取代。

儘管今年7月蔻馳在北京三里屯南區開設了品牌概念店,但品牌也在向折扣店遷移。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發現,目前該品牌在北京擁有5家奧特萊斯店。

財報顯示,在截至7月2日的2022財年第四季度內,泰佩思琦集團營業額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較疫情前的2019財年同期增長7%,全年銷售額增長15%,毛利率為69.6%。其中,蔻馳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8%至12.1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至3.52億美元,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8%至49.2億美元,經營利潤率超過30%。財報稱,這主要得益於價格上調后多款手袋產品的持續暢銷。

不難看出,上述業績對於泰佩思琦集團來説稱得上是「喜報」,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該集團2022財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卻大跌32%。

該集團首席執行官Joanne Crevoiserat在電話會議上指出,集團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的整體表現已有所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復,預計2023財年第一季度還會出現15%的下滑。此前,Joanne Crevoiserat也表示,中國對於整個奢侈品行業來説都是關鍵,「中國消費者的韌性在過去兩年中已獲得印證,一旦疫情防控穩定,就會重新購買奢侈品。」

品牌下沉並非壞事,錯位競爭同樣具有潛力

事實上,對於蔻馳或整個泰佩思琦集團旗下品牌而言,品牌下沉並非是一件壞事,這一舉措也可以成為品牌深挖消費潛力的具體表現。

從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到古馳(Gucci)、博柏利(Burberry),這些老牌奢侈品品牌在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一二線城市都有着成熟的市場。相比之下,受限於經濟產值、消費者偏好和人口規模等因素,三四線城市一直不受重視,許多品牌認為,這些城市缺乏與其奢侈品品牌定位相符的奢華購物中心。

相較於奢侈品品牌動輒幾萬元的定價,泰佩思琦集團旗下品牌的價格更低。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蔻馳手袋的銷售價格並未超過萬元,凱特·絲蓓的手袋價格在1000元至5000元。

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監測,時下中國,均價3000元-5000元的皮具箱包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增速較快。楊葆焱也曾公開表示:「我們已經有不少客户來自三四線城市,相信那里有一個集羣,可以讓我們擴大規模,同時集團也想靠近客户的所在地。」

對此,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認為,奢侈品市場最主要滿足兩種需求,即高端消費者的生活必須,以及大眾消費者的消費升級,而蔻馳這類輕奢品牌的主要購買力顯然是后者。

周婷表示,與高奢級奢侈品品牌相比,蔻馳採取了錯位競爭模式。所謂錯位競爭,首先是客户錯位,更多針對大眾消費者;其次是產品錯位,比很多奢侈品品牌更注重實用性,價格相對低一些,性價比高一些;第三是渠道錯位,在三四線城市佈局更多門店,就是渠道錯位的一個表現,同時也説明三四線市場已經成為很多品牌下一步競爭的重點,具有巨大潛力。

編輯 李錚

校對 柳寶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