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滾導」詹姆斯·古恩入職DC,「打工人」晉升聯合CEO

2022-10-28 14:52

DC又弄了個大新聞。

隨着《黑亞當》上映以來,海外熱度的持續走高,影片獲得了較高的關注。有消息稱影片也有望在11月與內地觀眾們見面,國內觀眾對於本片也有着極大的期待值。同時,亨利·卡維爾也將回歸繼續出演超人,更是給全球各地的DC迷帶來了一顆定心丸。

同時,就在兩天前,大家熟悉的 「滾導」詹姆斯·古恩被任命為DC工作室(DC Studios)的聯合主席兼聯合首席執行官,和他一同被任命的還有製片人彼得·薩夫蘭(Peter Safran)。兩人將一起領導DC的電影、電視和動畫工作 。DC工作室是華納兄弟新成立的部門,將取代之前的DC影業。二位的聘期將從今年11月1日正式開始,為期四年。

這一重大舉措將正式標誌着DC內部架構的重組,同時,某種程度上象徵着DC內部也出現了一位既懂內容、又能統領大局,可以和漫威的凱文·費奇正式叫板的核心人員。

一直以來,詹姆斯·古恩和漫威以及DC之間的合作關係錯綜複雜。如今,「滾導」正式入職DC,公司人事進行大變動,這一系列動作是否能給DC的未來帶去新的面貌呢?

DC工作室成立取代DC影業,詹姆斯·古恩任聯合CEO引發關注

根據Hollywood Reporter本月25日的一篇報道顯示, 詹姆斯·古恩和彼得·薩夫蘭被任命為新成立的DC工作室的聯合董事與聯合首席執行官,兩人將直接向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的CEO大衞·扎斯拉夫(David Zaslav)匯報。該工作室將取代之前的DC影業,負責DC旗下的電影、電視、動畫等方面的運作 。

在這里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華納和DC內部的架構組成。

作為好萊塢歷史第三悠久,同時也是超級巨頭的公司之一,華納旗下的公司構成相當複雜。我們常説的華納兄弟影業(Warner Bros. Pictures),它其實是隸屬於華納兄弟娛樂(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而華納兄弟娛樂又隸屬於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 Inc.)。這其中, 華納兄弟探索由從AT&T剝離出來的華納媒體(WarnerMedia)和探索公司(Discovery Inc.)於2022年4月8日合併而成,大衞·扎斯拉夫擔任CEO 。

詹姆斯·古恩和彼得·薩夫蘭如今負責的DC工作室,取代了原本的DC影業。 而DC影業本隸屬於DC娛樂(DC Entertainment)旗下的一個部門,在此之前,DC影業的負責人一直由沃爾特·濱田(Walter Hamada)擔任。

濱田的職業生涯始於三星影業的助理,之后成爲了哥倫比亞影業的製作副總裁。2007年,他加入了華納兄弟旗下的新線影業,並擔任了10年的執行製片人。2018年,《正義聯盟》口碑和票房遭遇滑鐵盧,濱田被華納兄弟任命為DC影業的負責人,主要負責DCEU相關電影的製作。本來這份任命合同是一直到2023年,但是在上周,就已經傳出了濱田離職的消息。

扎斯拉夫上任后,宣佈將花10年的時間重塑DC格局。他所帶領的華納兄弟探索公司,做出的第一個大動作,是 今年8月,取消了原本於年內將在HBO Max流媒體平臺上將播出的電影《蝙蝠女》的發行計劃 。也就是説,未來本片將不會以任何形式進行發行,包括院線上映、流媒體上線,以及發行碟片等等。

根據《紐約郵報》在此前曝光的消息,《蝙蝠女》在內部的試片會議上,被反饋為質量太差,甚至被稱作是「DC的災難」。因此,爲了品牌的聲譽,高層決定「棄片」止損,停止以任何形式發行本片。本片的導演由曾執導過《絕地戰警:疾速追擊》和漫威劇集《驚奇少女》的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擔任,同時,本片也是邁克爾·基頓30多年來首次迴歸主演蝙蝠俠一角。據悉,本片的成本高達約9000萬美金。

或許是由於濱田跟大衞·扎斯拉夫率領的華納新領導層摩擦不斷,因此導致了他的憤而離職。而DC影業羣龍無首,也引發業內外推測紛紛。

有人認為,濱田在職的這段期間,DCEU並沒有發展到和漫威的MCU平起平坐,他應該負起首要責任。如今,他一走,留下這麼一個「燙手山芋」,不管對誰來説,這既是一份令人垂涎的工作,但也絕不是一件輕松的美差。

大衞·扎斯拉夫曾公開放話,表示希望找一個類似漫威影業掌門人凱文·費奇那樣的人,來掌控所有華納旗下的DC內容。 所以,很多人認為,華納恐怕要花至少幾個月才能找到新的繼任人選。沒想到,這麼快,就已經找到了理想中的人選。

有人看到古恩和薩夫蘭於近日出現在華納公司內部,與華納兄弟影業的聯合主席兼聯合CEO邁克·德·魯卡(Michael De Luca)就未來要合作的項目進行會面。 邁克·德·魯卡曾任米高梅電影集團的負責人,獲得過三次奧斯卡提名。今年7月,他與另一位前米高梅高管帕梅拉·阿布迪(Pamela Abdy)一起,接替託比·艾默里奇(Toby Emmerich),成為華納兄弟影業的新一任主席兼CEO。

據消息人士透露,該項合作協議的序曲最初也是由德·魯卡在夏天提出的,儘管彼時工作室也在與另一位製片人林單(Dan Lin,曾任《哥斯拉大戰金剛》《小丑回魂》等影片製片人)進行不太穩定的談判。如今,塵埃落定,古恩和薩夫蘭順利入職DC負責工作室事務。扎斯拉夫要求兩人直接向他匯報,一定程度上也展現了他對於DC未來走向的重視。

創作者直接擔任高層,意圖給DC注入更多新鮮活力

關於「滾導」,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而他與漫威和DC之間的「相愛相殺」也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他所執導的兩部《銀河護衞隊》系列讓漫威賺的盆滿缽滿,更是收穫了一眾好口碑。不過,由於被網友們扒出多年前在網上發佈的涉及「戀童」的不當言論,他隨后被迪士尼開除。然后,DC火速聘請了「滾導」執導重啟版的《X特遣隊》,而在多位演員以及粉絲的説情下,迪士尼又重新復聘他執導《銀河護衞隊3》。

如今,漫威那邊,《銀河護衞隊3》即將於明年5月5日上映,在此之前,他執導的《銀河護衞隊:聖誕特別篇》會率先於今年聖誕節與觀眾們見面。而DC這邊,由於《X特遣隊》取得了相當積極的反饋,直接催生了由約翰·塞納主演的熱門衍生劇《和平使者》,目前正在制 作第二季。可以説 雖然有一些小插曲,但「滾導」真正做到了漫威DC「兩開花」。

彼得·薩夫蘭則是知名的製片人,成立了薩夫蘭影業(The Safran Company)。他與詹姆斯·古恩一起合作了《X特遣隊》和《和平使者》等項目,同時他還是DCEU旗下的《海王》《雷霆沙贊!》等片的製片人。他與華納的合作關係可以追溯到10年前,其中包括著名的「招魂宇宙」旗下的《招魂》《安娜貝兒》等系列恐怖片。

可以説,DC任命兩人直接負責DC工作室的一切事務,這是一項驚人的舉措。 在此之前,幾乎沒有過創作者本人直接擔任大公司高管的情況,這在真人電影領域可謂是頭一次。 而兩人接下來的未來動向也不禁讓人充滿期待。

據消息稱, 古恩和薩夫蘭分工明確,古恩將主要負責內容創作層面的把關,而薩夫蘭則負責商業和製作部分 。兩人也將繼續執導和製作項目,並真正發揮高管的作用。這項協議將為期四年, 在這四年間,古恩將由DC獨有 ,也就是説,明年5月的《銀河護衞隊3》后,該系列將正式告別「滾導」,這也給MCU那邊的該系列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雲。

不過,與MCU不同的是,DC旗下的電影有多個不同的創意宇宙。這些宇宙的歸屬也成爲了大家議論的方向之一。

據消息人士稱,託德·菲利普斯即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投入製作的續集 《小丑2》將不屬於兩人負責的職權範圍,而是將直接由華納影業負責人德·魯卡和阿布迪負責 。而在濱田手下工作的馬特·里夫斯,根據他創作的 《新蝙蝠俠》有一個還處於萌芽期的宇宙,但目前尚不清楚該項目未來將屬於誰的職權範圍 。除此之外,包括DCEU在內的一些相關事務以及影視劇的創作,都將由古恩和薩夫蘭負責。

不僅如此,古恩和薩夫蘭二人也將和華納兄弟探索的多位高層管理人員一起共事,包括電視工作室部門的老大錢寧·鄧蓋(Channing Dungey);HBO和HBO Max的凱西·布洛伊(Casey Bloys);美國網絡集團主席兼首席內容官凱瑟琳·芬奇(Kathleen Finch);消費品部門的主管帕姆·麗芙德(Pam Lifford);以及華納互娛的大衞·哈達德(David Haddad)。 DC工作室將在整個公司內共享一切資源,這對於二人擴大未來的業務版圖,可以説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雙贏協議各方看好,DC前景令人明朗

如今,面對這一合作協議的達成,各方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期待。

扎斯拉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非常高興詹姆斯和彼得這兩位專業人才加入我們這一世界級的團隊,併爲DC未來的創意方向負責把關」。他認為他們數十年的豐富製作經驗,和在全球範圍內創下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優質記錄,足以讓他們制定更加宏遠、龐大的圍繞電影、電視和動畫領域的長期戰略。

德·魯卡和阿布迪也表示十分興奮:「詹姆斯是一位出色的電影製作人和講故事的人,而彼得是一位非常成功且多產的製片人,讓他們共同致力於打造屬於DC的新時代無異於夢想成真。 基於對DC宇宙強烈的感受和熱情,讓這些‘星星們’進行排列組合是再好不過的決定。 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深入挖掘並與這些無與倫比的創造性思維合作。」

至於古恩和薩夫蘭,更是直接表達了對於未來前景的期待。「我們從小就對於這些角色着迷,並深深喜愛着這些超級英雄們,十分榮幸成爲了他們的管家。我們也十分期待與世界上最才華橫溢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們合作,創造一個綜合的、多層次的絢爛宇宙,通過這些最美麗、宏大、動人的故事,從而為這些世界範圍內的戲劇體驗注入新的活力。」

在情報君看來,雖然今年以來,華納經歷了一系列內部架構的調整和重組,多位前高層紛紛出走,都讓人對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打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但如今塵埃落定,旗下最重要的部門之一DC能迎來這樣的結局,也算是喜事一樁。

對雙方來説,這無疑是一次雙贏的交易。

華納自然是看中了古恩和薩夫蘭豐富的製作經驗,以及長期以來積累下的優質口碑。 毫無疑問,詹姆斯·古恩從最早的執導獨立影片,到后面慢慢負責大體量的超英片,並取得世界級的矚目,他天馬行空的鬼馬點子自然是最好的加持。而彼得和華納也保持着長期穩定的合作,旗下的「招魂宇宙」在世界範圍內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吸金招牌。因此,大膽啟用兩位一線製作人,一位負責創意內容,一位負責商業架構,可以説是「撿到寶了」。

而對於「滾導」本人來説,本來就有「左右開花」的重要經驗,雖然和前東家迪士尼冰釋前嫌製作了《銀河護衞隊3》,但是 相比於尚不明朗的職業前景,遠不如一份安心的四年聘期合同來得讓人踏實 。換做是誰,又可以對這份極富挑戰性和誘惑性的超級大offer説不呢?

不過,兩人究竟能交上一份怎樣的答卷,這恐怕還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畢竟,對於大多數創作者而言, 創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並不天然的劃上等號 ,甚至有很多導演雖然創作能力一流,但從性格上是不擅於與資本大佬,還有其他工作人員進行很好溝通的,更不用説是在華納這樣的超級巨頭中工作。而且,如何真正發揮高管作用,結合DC旗下的一系列超英人物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與其他導演進行長期良好的合作,帶領DC工作室進入下一個「十年計劃」,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雖然扎斯拉夫對二位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但一定程度上來看, 詹姆斯·古恩常有,但凱文·費奇不常有 。「滾導」真的能成為DC獨當一面的核心大腦,直接叫板凱文·費奇領軍的MCU嗎?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無念,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